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合集8篇

本文已影響 3.65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合集8篇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安全標記,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

2.知道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使幼兒初步懂得遇事不慌,初步對安全標誌產生興趣。

3.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幼兒語言表達、動手動腦及創造想象力的能力。

活動準備:

PPT圖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標誌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圖片,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1.觀察生活中常見的五顏六色的標誌,(教案:)如各類汽車標誌、郵電標誌、天氣標誌、食品包裝標誌等。

2.請幼兒議論並:這些標誌用簡單明瞭的固定圖案告訴我們什麼事或者怎麼做。

(二)幫助幼兒領會安全標誌的工作,安全標誌的特徵

1.提問:

爲什麼要有安全標誌?安全標誌有什麼作用?你怎麼知道它是安全標誌呢?

2.幼兒討論並得出結論

(1)生活需要安全,安全標誌可以給我們帶來方便;

(2)安全標誌的作用是提示或者警告;

(3)安全標誌的特點是圖案簡單,一目瞭然。

3.通過遊戲讓幼兒發現標誌在生活中的作用。

遊戲:找標誌。

幼兒分成兩組,站成兩排,面對面。老師把圖標的卡片放在兩組中間的桌子上,並播放PPT,讓幼兒觀察PPT的每張圖片上應該給它放上什麼安全標誌,說對的那組得一分,得分最多的獲勝並得到獎勵。

(三)引導幼兒認識幾類常見的安全標誌教師出示安全標誌卡片分別介紹:

1.禁止標誌:用於阻止人們做某些事情的。如禁止煙火標誌、劇毒標誌等。

2.警告標誌:用於提醒人們注意、小心的。如交通信號燈、道路急轉彎標誌等。

3.指示標誌:用於提醒人們應該怎麼樣做的。如安全出口、安全甬道標誌等。

(四)通過看視頻,讓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標誌

1.教師播放視頻,讓幼兒觀看視頻。

2.教師:這些標誌在我們生活中告訴我們不能做什麼事、注意什麼事、和提醒我們該怎麼做, 有了這些標誌,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安全。

活動延伸

1.教師與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安全標誌,把見到的安全標誌畫下來。

2.在遊戲角創辦"安全標誌展覽會",請幼兒欣賞並學習分類。

3.利用日常活動加強對禁止標誌、警告標誌、指示標誌的識記,隨時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瞭解防盜的設施與方法。

2.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求知慾、創造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本目標從認知、能力、情感等多角度確立,內容涉及社會、健康、科學、美術等多個領域,力求 "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各種防盜設施、方法的圖片資料。

2.畫有"住宅小區、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利用生活經驗引出課題

討論:你們家有沒有被偷掉過東西,是怎麼一會事?

(從孩子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孩子參與踊躍,描述繪聲繪色,興趣充分激發)

2.瞭解各種防盜方法。

(1) 幼兒介紹自己瞭解的防盜方法。

(通過實物投影儀,幼兒把準備的圖片資料在電視屏幕上展示,並介紹給大家)

(2) 幼兒佈置展板,教師鼓勵幼兒觀看並相互介紹。

(3) 鼓勵幼兒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盜方法介紹給大家。

3.通過討論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1)"有了這麼多的防盜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爲什麼?"

(2)"原來,小偷是會想盡壞主意偷東西,所以我們在平時生活中還要注意些什麼?"

(3)"如果我們真得發現小偷該怎麼辦?"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在放鞭炮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2、放煙花爆竹如果被炸傷應該做怎樣的緊急處理。

二、活動課時:

三、活動準備:

課件放煙花爆竹及被炸傷的圖片、演示儀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被炸傷後做的緊急處理。

難點:學習放煙花爆竹的正確姿勢。

五、活動過程:

1、導入語:

放課件放煙花爆竹及看圖片。並提問:他們在做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2、進入主題:

a、說話。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b、自救辦法記心上:

放鞭炮是很危險的事情,小朋友不要獨自放鞭炮。一旦不小心被鞭炮炸傷,要學會用正確的辦法自救。幼兒用書P47。

c、安全預防很重要:

看看下面的小朋友誰做的對?

d、大家快樂又健康:

如果你自己偷偷放鞭炮的時候,手背鞭炮炸傷了,你會怎樣做在你認爲對的選項下面打對號。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標誌是生活中對人們行動的一種指示、是簡單形象的圖畫語言,尤其是安全標誌在生活中能對我們進行提示、警告。它們是幼兒常常見到但又不易引起注意的安全標誌。通過活動的開展組織幼兒觀察、探索,知道自己應該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這樣才能既保護自己又不造成危害,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探索學習,使幼兒認清安全標誌,教育幼兒不要玩火、電等危險物品,遵守交通規則。

2、引導幼兒發現嘗試,讓幼兒知道應該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響集體。

3、通過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安全標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及動手製作的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交通安全、嚴禁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等內容的小故事,並配有關的安全標誌。

2、事先讓幼兒收集有關的安全標誌。

3、每幼兒一套安全標誌七種:注意安全、人行橫道、步行、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

4、畫紙、水彩筆、剪刀等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一、找安全標誌:

1、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⑴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演示,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勵幼兒探索根據什麼標誌過馬路?

2、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

⑴爲什麼要有這些安全標誌,這些安全標誌有什麼用?

⑵除了馬路上的安全標誌,你還見過什麼安全標誌,在什麼地方見過的,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⑶請幼兒繼續觀看多媒體演示,尋找有關的安全標誌。

二、議安全標誌:

1、幼兒嘗試從托盤中找出安全標誌,並介紹這些標誌是什麼意思?

2、討論安全標誌的用途:我們生活中爲什麼有這麼多安全標誌?它們對我們有什麼用途?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沒有這些安全標誌行不行?爲什麼?

3、議一議沒有安全標誌的危害:

(1)想一想、說一說,如果沒有這些安全標誌的危害。

(2)總結:每個人都生活在集體中,作爲社會中的人,一定要按安全標誌上的要求行動,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響集體。如果不這樣,會出現很多問題,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就不能正常進行。

4、遊戲:看誰找的準教師說出一種安全標誌名稱,請幼兒迅速找出相應的安全標誌卡片。

三、設計安全標誌:

1、想一想,我們班、幼兒園什麼地方需要懸掛安全標誌。請小朋友嘗試動手設計和製作,讓安全標誌告訴我們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應該怎樣做。

2、請小朋友介紹自己設計、製作的安全標誌的內容和作用,並用簡練的語言講給大家聽。

活動延伸:

幼兒找需要安全標誌的地方懸掛上自己製作的安全標誌,並繼續探索相關的安全標誌,嘗試理解安全標誌的含義。

活動反思:

回顧本次活動,目標的制定,符合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活動準備也很充分,活動過程則選用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模式,以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整個活動,幼兒興趣一直很濃,通過遊戲讓幼兒參與其中,積極性很高。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玩一玩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尋找、發現、觀察各種各樣的安全標誌,如:交通安全標誌、嚴禁煙火標誌、當心觸電標誌等。通過活動能認清安全標誌,知道每種標誌的作用,懂得安全標誌能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做什麼事,該怎麼做。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集體中,作爲社會中的人,一定要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才能保護好自己,才能健康快樂地生活和學習。活動中,不足地方是應該多引導、鼓勵,使能力較弱,生活經驗不夠豐富的幼兒大膽發言,主動探索,讓所有幼兒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1、培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2、培養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通過活動提高幼兒的蹦跳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各種交通標誌、畫有標誌或無標誌的拼板若干、立體骰子若干、帶有交通標誌的禮物若干、磁帶、錄音機、有交通標誌的牌子

活動過程:

一、 隨音樂跳兔子舞進入活動場地。

二、 你才我翻

“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交通標誌啊?你們所說的可能會在後面的黑板上哦!”

三、 出示各種交通標誌,引起興趣。

1、出示紅燈標誌,提問: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標誌呀?”(紅燈)“它代表什麼意思呀?”

2、出示綠燈標誌,提問:

“小朋友這又是什麼標誌呀?”(綠燈)“那它又代表什麼意思呀?”

討論:爲什麼要有紅綠燈呢?

3、出示畫有“交通事故”的圖標,提問:

“請問這張圖標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那要如何避免發生交通事故呢?”

4、出示畫有“閃電”的圖標,提問:

“那麼這個圖標用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四、 進行拼圖活動,爲遊戲做準備。

“小朋友,你們看這裏有很多標有‘紅燈’、‘交通事故’的標誌,還有一個骰子和兩個代表出口和入口的箭頭,讓我們把他們拼起來通向中間的幼兒園,我們四人一組趕快來試試吧!”

五、 和幼兒共同商討遊戲規則並用圖標的方式進行表示,讓幼兒知道每個標誌的意義,併爲幼兒示範遊戲一遍。

“我們通向幼兒園的路都拼好了,那我們就可以來玩〈〈爭分奪秒〉〉的遊戲了。那遊戲總要有個規則,那你們想想該怎麼定規則呢?”(按幼兒所定的規則在圖標旁邊進行表示,以便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教師示範遊戲一遍,幫助幼兒掌握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都定好了,玩起來一定很有意思,我先來試一試,你們可要給我加油哦!”

六、 幼兒進行遊戲,教師進行指導並維持秩序並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反思: 近期對於幼兒的安全問題放在了幼兒園工作的首位,我園一直重視幼兒的安全教育,我們每星期都會給幼兒上交通安全課,還利用走廊把交通安全知識用兒歌貼出來。在外操場畫了模擬交通安全圖,平時讓幼兒去走一走。

《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次活動來源於社會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交通安全要從幼兒抓起,本活動幼兒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在遊戲中有的幼兒不遵守遊戲規則,今後還要多加強練習。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根據《綱要》的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和深遠的實踐意義。

當前全球氣候異常,災害頻發。面對頻頻發生的地震,學會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是多麼重要!幼兒的年齡比較小,生活經驗比較缺乏,對一些突發事件不能做出正確處理。爲了讓幼兒對地震有初步的認識,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活經驗,我設計了本節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地震的基本知識及地震的形成,在發生地震時,能夠從容面對,採用正確的方法保護自己。

2、讓幼兒感受地震災區的嚴重災情,鼓勵幼兒爲災區獻上一份愛心

3、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災區受災幻燈片、地震知識課件、自救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地震相關的圖片,讓幼兒瞭解地震的危害。

教師: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圖片裏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幼兒:略

教師:地震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害?

幼兒:略

教師小結:地震時,使建築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樑斷裂……所以給我們生命和財產帶來了極其嚴重的損害。地震還可能引發火災、水災、瘟疫。

  (二)看課件,瞭解地震的形成過程。

教師:小朋友知道了地震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災害,那麼地震是怎麼樣形成的呢?接下來請小朋友看一部短片,看誰能在短片裏找到答案。

幼兒:略

教師小結: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動,在地球表面有許多的板塊,這些板快不停的運動,當板塊與板塊之間擠壓太緊,造成了板塊的滑動就引起地震。

  (三)通過遊戲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怎麼樣保護自己。

1、與幼兒討論地震發生時如何保護自己。

教師:當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怎麼樣保護自己呢?怎麼樣做纔是安全的呢?

幼兒:略

現在,咱們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麼保護自己的?

⑴、有序地快速地跑到空曠的地方。

⑵、暫避到洗手間、廚房等空間小的地方。

⑶、躲在桌子、牀鋪等堅固的物體下面。

⑷、不可從二樓往下跳。

教師:如果在高層建築居住,我們應該怎麼逃生?(乘坐電梯還是自己徒步從樓梯下?)

幼兒:略

教師:我們切記不可乘坐電梯。因爲地震可能使線路短路,造成停電,地震也可能使電梯門變形而無法打開,這樣我們就會被困在電梯裏面,無法逃生。

⑸、教師:小朋友請看,這是什麼標誌呢?

幼兒:安全出口。

教師:假如我們在商場或者影劇院,我們該怎樣逃生呢?

幼兒:略

教師:我們就要找安全出口,從安全出口撤離。

教師小結自救方法。

2、通過遊戲活動,讓幼兒知道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藏。

教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地震小遊戲《地震來了我不慌》,當聽到警報聲就表示地震來了,小朋友要在十幾秒的時間快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來,現在咱們一起體會一下十幾秒到底有多長時間。(教師幼兒一起數數,感受十幾秒的長短)。

幼兒遊戲。(教師手拿小錘督促幼兒將身體藏好)

幼兒遊戲後,請幼兒說說採用了什麼方法保護自己。教師及時肯定做得好的幼兒,對不合適的躲避方式及時糾正。

  (四)引導幼兒幫助災區人民,培養幼兒關心別人的良好品德。

教師:20xx年青海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很多房屋倒塌導致很多人無家可歸,小朋友沒有辦法上課,甚至沒有衣服穿,沒有食品吃,你們感覺怎樣?(難過)。如果以後再有地震發生,我們該怎樣幫助災區的人們?(幼兒討論)

剛纔,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表達了自己的愛心。謝謝你們這些愛心小天使,祝你們天天快樂。

活動反思:

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礎教育的目標是讓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幼兒安全自救教育實踐突出教育的實踐性,重在模擬、練習及遊戲,學習自然災害應急避險技能。設計這節課的主要意圖就是要給孩子們講解有關的地震知識,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意識,知道災難來臨時不要驚慌,要學會正確的自救,要有戰勝困難的自信,樹立不怕苦,堅強、勇敢的信心。

這節課總體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兒沒有親身經歷過地震,它比較宏觀,離幼兒的基礎知識、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如果採用傳統的方法教學,幼兒會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爲了突破這個難點,並引起幼兒的認知共鳴,我利用網絡收集了大量有關地震的素材,製作了地震相關課件,幼兒通過看、聽、讀、想、玩來了解地震。這樣的教學,真正解決了無法跨越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幼兒觀察和研究,從而來達到活動目標。教學中,當孩子們看到那些多媒體視頻及圖片的時候,孩子們對地震都感覺到害怕,感覺到難受,他們的心和我一樣是沉痛的。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學習到了地震的相關知識,在討論的'時候,他們能夠很積極的參與,遊戲演習的時候也能夠愉快的參加,孩子們在遊戲中再次學習到自救、救援等知識,這個過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內容。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

2、增進幼兒的實際演示能力。

  活動內容:

各種常見的交通標誌

教案准備:

1、常見交通標誌的圖卡。

2、馬路模型

教案過程:

1、展示事先準備的交通標誌圖卡,請幼兒說說自己認識的交通標誌的意義。

2、老師介紹常用交通標誌的意義。

3、結合具體交通標誌,利用馬路模型進行汽車行駛演示活動。

4、延伸活動,可將標誌圖卡放入語言區,讓有興趣的幼兒句續探索。把馬路模型放入益智區,提供模型汽車讓幼兒開展演示活動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標誌的意義。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不同的電梯,認識電梯裏的標識。

2、學習電梯的乘坐方法,學會謙讓,遵守公共場所的禮儀行爲。

3、初步瞭解乘坐電梯的急救措施。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事先和附近高層的保安聯絡,分組做電梯的安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出示樓梯圖片給孩子認識。提問孩子這是什麼(樓梯)我們從教室到操場就要走樓梯,那你們覺得走樓梯累不累。

2、出示第二張圖片(高樓大廈)。提問這幢樓高不高,你覺得我們從一樓走上去累不累?

3、小結:人們想了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電梯。

二、認識電梯裏的標誌。

1、你們乘坐過電梯嗎?

2、老師這裏有一些不同的電梯圖片,出示圖片升降梯(這種一般是在建築工地上用的,扶梯,觀光電梯,一般電梯,孩子們說說坐過哪些電梯,都在哪裏坐過)

3、看來小朋友們都坐過電梯。那你們有沒有注意過電梯裏有一些標誌,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下這些標誌。

出示圖片,認識電梯裏的標誌,說說這些標誌都有什麼作用?

三、學坐電梯。

我們接下來看看視頻中的小朋友是怎麼來坐電梯的,看時候請大家仔細看仔細聽,待會老師有幾個問題,看看哪個小耳朵聽得最仔細。

1、播放視頻。

2、提問:視屏中的小朋友要犯了那幾個錯誤:

①用身體擋住電梯門;

②亂按電梯按鈕,這樣做會怎麼樣?

③在電梯裏又蹦又跳,這樣會碰到別人,讓電梯發生故障,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3、教師小結:乘電梯既要注意安全,也要相互謙讓。

四、學習急救措施。

1、如果電梯出故障了應該怎麼辦,看看我們的急救超人是怎麼做的?

2、播放視頻。

3、你們來說說看應該怎麼做。

4、教師總結:首先應該保持冷靜,不要慌。然後我們可以使用報警鈴。打119,或者脫下鞋拍打電梯門,向外面的人求助。如果我們發現電梯運行突然加快時,我們要迅速按下每一層樓的按鍵,做好自我保護的動作。

活動反思

1.根據孩子的“興趣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 萊辛說過這樣一句話:“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興趣是學習的源泉與動力。每每發現,幼兒在上高樓時,總喜歡去乘電梯,進了電梯都想自己去按按鈕,即使夠不到,也希望家長把他抱起後自己操作。他們對電梯有着濃厚的興趣,和走樓梯比較後也初步感受到了電梯的速度和奇妙。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梯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商場裏、醫院裏、超市裏、各大廣場裏、各小區裏、圖書館裏……到處都有電梯,因此孩子對電梯有生活經驗。選定了電梯這一大方向,又可以圍繞它選擇哪些有價值的內容呢?基於活動的開展是爲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提高他們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把內容的重點放在學乘電梯,讓幼兒掌握一些真實的生活技能。這樣的選材纔是有效的。

2.合理利用家庭、社會資源,瞭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家庭是幼兒園社會化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幼兒社會化的首任教師。新《綱要》提出:家庭是幼兒園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合作能力。社會是幼兒社會化的第三課堂,教育要培養造就符合社會需要的人,就必須走向社會、融入社會,充分利用幼兒周圍的人力資源、物質環境等,拓展幼兒學習的空間。組織活動前,我給每位孩子準備了一張有關電梯的調查表,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完成,瞭解幼兒對乘電梯到底有多少經驗,並鼓勵大家去試着乘坐電梯,發現不同的電梯類型等。這對活動目標的制定和環節的設計都有很大的幫助,活動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3.模擬真實的社會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情境教學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爲了組織這個活動,教師去醫院拍了真實的電梯視頻,包括乘坐的過程。並用一個去醫院看望生病小朋友的情境把這個上下電梯的過程串聯起來,使幼兒感受整個真實的情境,從而自主地參與,投入在活動中。在這個社會情境中還創設了問題情境,遷移幼兒的經驗,學習解決生活中有關電梯的問題,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真正的發展。

社會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不可缺的環節與步驟,也是幼兒鞏固所學知識、吸收新知識、發展智能的重要途徑。當然,孩子的社會發展並不會通過一個社會活動就有所成就,他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在老師進行社會活動的設計時,如果只是紙上談兵、說教,沒有貼近幼兒生活,讓幼兒去操作,去解決生活問題的話,是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的。我們要選擇合適的內容,制定合理的活動環節,採取互動的活動方式等,使社會活動更具操作性和實踐性,從而使孩子能更好地走入“社會”。

小百科:電梯是指服務於建築物內若干特定的樓層,其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於水平面或與鉛垂線傾斜角小於15°的剛性軌道運動的永久運輸設備。也有臺階式,踏步板裝在履帶上連續運行,俗稱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