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教案彙總6篇

本文已影響 2.11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幼兒園教案彙總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目標

1、知道夏天的水果。

2、 學習找相同的水果,體驗和同伴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材料

水果掛圖、水果圖片或者實物

  活動過程

重點:認識夏天的水果。 難點:在活動中找出相同的水果。

1、出示水果西瓜、桃子、葡萄等的圖片,讓幼兒辨認。

2、給小朋友掛上水果卡片,讓幼兒互相說自己是什麼水果。

3、遊戲“水果寶寶找朋友”

當音樂開始時,小朋友隨着音樂做不同的動作,當音樂停止時,幼兒尋找與自己所戴的水果卡片相同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

4、遊戲若干次後,小朋友可交換卡片,繼續遊戲。

  效果分析:

教育反思(▲√●)

教育

效果

目的的科學性( )環節的合理性( )材料的適宜性( )組織的靈活性( )

互動的有效性( )指導的針對性( )情感的交融性( )幼兒的積極性( )

問題

分析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複習9以內的數字、數數,並區分6與9。

  活動準備:

1、幾何圖形組合畫三幅(還有小動物)。

2、幼兒每人一份數字卡片

3、每組提供白色紙條、漿糊、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看圖編電話號碼。

(1) 我們將要去春遊了,我想邀請小動物一起去請大家想想辦法用什麼方法通知它們?(幼兒泛講)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那麼,用什麼方法最好呢?

(2) 打電話要查電話號碼,我們來查一查動物家的電話。

教師分別出示圖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師:這是小猴家的電話。讓幼兒觀察發現小猴家只有圖形,沒有號碼。

(3) 引導幼兒看圖數數編號碼。(三家全部觀察後,人人翻譯號碼)

(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數字貼號碼,也可用筆寫號碼)

請各組派代表在黑板上貼數字

集體念號碼 583469 583496 582734

驗證號碼的正確性,老師撥打電話。

  二、感知數字的豐富變化。

(1)思考:這些號碼都有6個數字,爲什麼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

(2) 觀察:在三個電話號碼中有哪些是不一樣的?

(小猴家的號碼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沒有這兩個數子,有的是2、7)相同的是什麼?

(三個號碼都是六位數,前兩位數都有5、8); (3)區分6和9

問:老師也常把6和9搞錯,請你們幫助我記住它。

( 讓幼兒說出6的圓圈在下面,9的圓圈在上面。)

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數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電話號碼

增強幼兒有關電話方面的知識

(1) 請幼兒大聲地讀自己帶來的電話號碼。

瞭解電話號碼是多位數的。

(2) 你們知道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上海地區的家庭電話是8位數的,手機是11位數的;常用的較特殊的電話是3位數的。)

  四、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1)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我們用數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

提示:可以用貼數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筆寫。

有意識地請幾個孩子上來念所編的號碼。

(2)教師巡視後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兒是否每個數字都用了,數一

你編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5延伸活動:把小朋友編的電話號碼做成電話簿。

幼兒園教案 篇3

和寶寶玩一玩親子游戲,你會發現寶寶在遊戲中,是那麼開心,同時,你也會發現,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也會一掃而光了。

遊戲準備:

畫架、臉部遊戲貼片、手絹

遊戲過程:

1.幼兒園老師將家長和孩子進行小組編號;

2.每個小組分得一個畫架,一幅臉部貼片;

3.遊戲開始,家長和寶寶迅速找出臉部的器官鼻子,然後,將其放在一邊;

4.然後,佈置好畫架,寶寶和媽媽一起將臉部除了鼻子之外的部分貼好;

5.貼完之後,媽媽和寶寶同時退後,並且,媽媽給寶寶用手絹矇住眼睛;

6.根據媽媽上下前後左右的指示,寶寶去給小人貼鼻子;

7.當媽媽感覺寶寶貼的位置合適的時候,吩咐寶寶將鼻子貼下;

8.最先完成遊戲的家庭獲勝。

幼兒園教案 篇4

主題目標:

1、學習用語言描述糖的形狀、顏色和味道,表達自己對糖果的喜愛。

2、欣賞糖果美麗的包裝,嘗試用糖紙製作漂亮的小物件。

3、願意與同伴分享糖果。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主題內容:

週一:社會《甜蜜糖果屋》

週二:藝術《棉花糖》

週三:語言《雲朵棉花糖》(脫班)

週四:健康《摘糖果》

週五:科學《小狗糖果屋》

社會:甜蜜糖果屋活動目標:

1、學習用語言描述糖果的形狀、顏色和味道,表達自己對糖果的喜愛。

2、願意與同伴分享糖果,知道不亂扔糖果紙。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幼兒自帶2——3種不同的糖果來園,

活動過程:

1、提問,引發幼兒吃糖的回憶和感受。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糖嗎?吃過哪些糖?看到過什麼糖果?自己最喜歡什麼糖果?

2、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幼兒從帶的糖果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糖果。

請幼兒介紹最喜歡的糖果,幼兒閱讀用書第13——14頁,自由交流。

教師小結:有各種各樣的糖果,如棒棒糖、棉花糖、跳跳糖和巧克力糖等,有大的,有小的,有硬的,有軟的,有不同顏色的、不同味道的等等。

3、嚐嚐糖果。

大家一起來吃糖。剝下的糖紙請幼兒拿在手裏。

提問:你吃的糖是什麼味道的?糖在嘴裏有什麼變化?

幼兒同伴間相互交換糖果,知道不亂扔糖紙。

討論:什麼時候不能吃糖?

4、佈置糖果屋。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糖紙佈置一個糖果屋。

美術:棉花糖活動目標:

1、瞭解棉花糖的製作過程,認識棉花糖的特性。

2、樂意參與手工活動,嘗試運用棉花粘貼的方法表現“棉花糖”。

活動準備:

1、掛圖2號。

2、幼兒人手一張白紙,一支水彩畫筆(記號筆),一把剪刀、一支固體膠(膠水)。

3、棉花若干,教師刨好的蠟筆屑若干。(各色顏料每桌一盤、棉籤)活動過程:

1、提問引題。

小朋友,你們見過棉花糖嗎?爲什麼取名叫棉花糖?棉花糖吃起來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棉花糖是用棉花做起來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掛圖和視頻,瞭解棉花糖的製作過程。

結合掛圖、視頻進行講解。

3、教師示範做棉花糖。

今天我們用棉花來做各種各樣的棉花糖。講解:首先是在白紙上畫出棉花糖的形狀,接着把畫好的形狀沿輪廓線剪下來;然後在圖形中均勻地塗滿膠水;再把把棉花均勻地粘貼圖形中,這樣棉花糖就做好了。

4、幼兒學做棉花糖。

幼兒製作,教師重點指導如何均勻地塗滿膠水,如何把棉花均勻地粘貼在圖形中。

完成作品的幼兒可以在棉花糖上撒上蠟筆屑,用手輕輕的搓揉,把白色的棉花糖變成彩色棉花糖。

活動反思:

首先活動材料的選擇上和原教案有一定的改變,把固體膠改成了膠水,因爲用固體膠的話黏貼的牢度不理想,棉花容易掉,第二個把蠟筆屑改爲了顏料,讓幼兒用棉籤來塗抹到棉花上,棉花糖這一課題對幼兒來說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並且通過觀看視頻,直觀感覺上更覺得棉花糖的神奇和美味,爲了提高孩子的構圖能力,我沒有事先框死輪廓,而是在示範中講解畫法,雖然有些孩子畫的形狀比較小,但是我啓發他可以多畫幾根棉花糖,出來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大多數孩子能自主完成棉花糖輪廓的構圖,本次美術活動在動手能力上對孩子來說是一次大的提升,不僅接觸了多樣的繪畫形式,打輪廓的能力也進一步提高。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夏天的主要水果------西瓜,能通過觀察、品嚐說出其主要特徵。

2、知道西瓜水分多,可消暑解渴,喜歡吃西瓜。

活動準備:

西瓜若干個。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青青藤,滿地爬,結出果子圓又圓,瓤甜水多綠汪汪。

2、運用多種方法感知西瓜的特徵:

a(出示大西瓜),讓幼兒觀察,提問:“西瓜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幼兒自由觀察、講述)幼1:“西瓜是圓形的,我還見到過橢圓形的西瓜呢。”

幼2:“西瓜是綠顏色的,我還看到上面有黑黑的花紋”。

幼3:“他的一端還有細細的尾巴。”尤嘉樂:“不對不對,那是西瓜藤,我見過西瓜地裏的西瓜------。”我讚許的向他翹翹大拇哥。經過一番討論,孩子們明白了,原來西瓜是長在地裏的,有長長的藤。

b教師將西瓜切開,請幼兒仔細觀察西瓜裏面是什麼樣:西瓜裏面紅紅的是瓜瓤,小小的黑黑的是籽。

幼1:“我還吃過黃瓤的西瓜呢,可甜了。”

幼2:“黃瓤的西瓜不甜”“不,我吃過,很甜。”

“那爲什麼我媽媽說西瓜的瓤紅了才甜”“我也不知道”。看到孩子對這個問題有了疑惑,我就鼓勵他們回家再向家長了解一下,讓孩子自己去了解答案。

3、討論吃西瓜的好處:

師:你喜歡吃西瓜嗎?爲什麼?

小結: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還能防止生痱子呢!

4、幼兒品嚐無籽西瓜並與前面的西瓜比較,體驗無籽西瓜吃起來更方便。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對民族文化初步產生興趣。

2、感受國慶節的熱烈氣氛,培養幼兒熱愛祖國和身爲中國人的自豪感。

3、與同伴、老師一起慶祝中秋,分享月餅,表現自己,感受中秋節的歡樂氣氛,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時間:20xx、9、30

活動地點:三樓多功能廳

活動對象:全體大班幼兒、教師、阿姨

活動準備

月餅、水果、音樂磁帶、話筒、有關中秋節的來歷、月餅的來歷的動畫、街道、馬路、廣場國慶環境佈置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宣佈活動開始,引起興趣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鐮刀。”請你猜猜是什麼?

2、講講月亮的變化,由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二、介紹中秋節

1、介紹中秋節的來歷:放“《中秋節》的來歷”的課件。

2、中秋節的習俗。

三、介紹中秋節的一些食品

1、放“《月餅的來歷》的課件”。

2、請幼兒講一講中秋節還有哪些吃的東西,我願意給誰吃,鼓勵幼兒願意給特教班的同伴們吃。

四、介紹國慶

1、提問: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哪天?今年是祖國媽媽幾歲的生日?

2、觀看視頻:瞭解各地是怎樣慶祝的?

3、討論:我們小朋友會怎樣慶祝?

五、各班表演

1、願意把自己快樂的心情表現出來,分班級進行表演。

2、全體幼兒共唱歌曲《大中國》。

六、分享中秋食物

各班孩子、老師一起分享月餅和帶來的食物。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開展的比較順利,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了節日的快樂。本次活動,我們是以茶話會的形式開展的,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看中秋節來歷的動畫,瞭解了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的來歷,並且通過師生互動的談話形式感受到了中秋節團圓、吉祥的氣氛。通過觀看視頻、討論的形式瞭解了國慶節並感受到了國慶的熱鬧。接下來的各班的節目表演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各班幼兒積極參與到表演中來,他們把平時學到的本領都展現出來了,最後在一曲合唱《大中國》中結束了表演。各班老師和幼兒一起分享中秋的食物,大家在一起感受團圓的快樂,孩子們在拿中秋月餅的時候,也沒有出現以往你推我搶的現象,大家一起品嚐着月餅,我們用照相機把這溫馨的一刻都拍了下來,同時也把這美好的回憶給拍了下來。

小百科: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纔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