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

本文已影響 3.06W人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街道上的各種常用字。

2、培養幼兒想象力和連貫的語言表達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一幅街道圖形的棋盤圖片、一盒數字卡片、棋子若干。

【遊戲過程】

1、每人拿一個棋子放在印有街道圖形棋盤的起點上,經猜拳遊戲決定抽卡片的順序。

2、抽出一張數字卡片,把棋子放在圖片上相應的場所,並講出該公共場所的名稱。(例如,抽到數字3,棋子走3格,這格的圖片或漢字是電影院,該幼兒必須說出,這是什麼地方,可以去幹什麼的短句。)所有參加者按順序抽籤遊戲。

3、如認不出漢字或說不出完整短句,就算輸,停抽卡片一次。最後誰的棋子先到終點,誰就贏得勝利。

【活動反思】

準備充分;整堂課流程清晰,老師語言、要求簡單明瞭,教師的示範準確,幼兒明白易懂;老師是孩子的玩伴,學習氛圍愉悅;良好的同伴互助,孩子樂在其中;通過體育活動,發展了幼兒的能力,還激發了幼兒主動的學習,從而獲得新經驗的提升。

但孩子的活動量還是不夠,如果適當增加一些集體活動,量大一些,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鍛鍊。

小百科:終點即是指一段行程的結束之處,也代指徑賽中規定的終止地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活動來源於我們的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象形字是中國歷史的痕跡,在活動中,讓孩子根據象形字的形瞭解中國有趣的漢字,潛移默化的幫助孩子積累一些中國的知識,激發孩子對於文字的興趣,讓孩子爲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圖畫、象形認讀相對應的漢字。

2、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漢字,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瞭解本班幼兒對漢字的興趣和識字的情況

2、VCD一盤,PPt一個

活動過程:

(一)看有趣的象形字的VCD

帶來一個動畫片,裏面藏着好多象形字,考考你的眼力,能不能把他們一個一個的找出來。

觀察要點,繼續增加孩子對於象形字的興趣和好奇。

(二)出示象形字

1、我們古代的人就用這麼字嗎?

2、看圖猜字:引導幼兒觀察漢字認一認,說說這些漢字是怎麼認出的。

觀察要點:

1、孩子是否對象形字感興趣?

2、孩子能否發揮想象,積極的思考回答?

(三)找漢字

1、你在哪裏看到過漢字?

2、這些生活中的漢字你認識嗎?(出示PPt)

3、我們教室裏有哪些字呢?

4、你們認識這麼多的字,真了不起,那能不能幫助孩子漢字找朋友呢?

遊戲:漢字找朋友

  觀察要點:

1、孩子能否能圍繞着老師的問題積極的思考回答?

2、在遊戲中孩子之間是否有合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知道出場人物

2、能夠大膽表述圖中的內容,說出自己的想法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袋鼠、蛇、章魚、刺蝟各一張,教學大書

【活動過程】

一、《生日歌》導入,引導幼兒閱讀封面,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聽。

師:這是什麼歌?《生日歌》你們猜猜今天誰生日了?看這是誰?原來是袋鼠生日了,而且周圍還有什麼?是氣球,所以這本書就叫生日氣球,那袋鼠的生日會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引導幼兒逐頁閱讀故事大書,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出場人物第一頁:我們先來看看第一頁,這一頁有什麼?有袋鼠、小袋鼠、蛇、章魚、刺蝟,這些都是這本書的人物,你們覺得是袋鼠媽媽過生日還是小袋鼠過生日?(小袋鼠,因爲它頭上戴着一個王冠)

第二頁:你們看圖上在有誰?這是袋鼠媽媽、刺蝟、蛇還有章魚,你們覺得這是在生日開始的時候還是生日結束的時候?你從哪裏看出來?生日之後,因爲桌子上的點心都吃了,生日蛋糕也吃了。那袋鼠媽媽在做什麼?在給這些來參加小袋鼠生日的小動物發氣球。誰來說說這幅圖在講什麼?袋鼠媽媽會把第一個氣球發給誰?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頁。

第三頁:袋鼠媽媽把第一個氣球發給誰啦?是一個什麼樣的氣球?蛇先生把氣球綁在哪裏?(發給小蛇一個藍色的氣球,它把氣球綁在尾巴上)你們覺得袋鼠媽媽和蛇先生會說什麼?刺蝟和章魚是什麼表情?(很開心)那誰來說說這幅圖在講什麼。接下來袋鼠媽媽會把氣球發給誰,我們來看看第四頁。

第四頁:袋鼠媽媽送給章魚什麼樣的氣球?爲什麼要送這麼多的小氣球給章魚呢?(因爲章魚的腳太多了。)那章魚說了什麼?(謝謝!我喜歡這些小氣球。)小蛇和章魚拿到了氣球,那還有誰沒拿到氣球?(刺蝟)這時候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傷心、羨慕、着急、失落、)誰來說說這幅圖在講什麼。

第五頁:誰來說說這幅圖在講什麼?袋鼠媽媽給了刺蝟四個大氣球。

第六頁:小刺蝟拿到了氣球,心情又是怎樣的?(很高興、很開心的樣子。)袋鼠媽媽的表情是怎樣的?它爲什麼會有這個表情?(因爲它很擔心,它看到刺蝟快踩到氣球的線了)它會說什麼?(小心點兒)小袋鼠的動作是怎樣的?爲什麼?(因爲它很害怕)章魚會說什麼?小蛇又會說什麼呢?誰來說說這幅圖。你們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那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七頁。

第七頁:你們看發生什麼事了?(砰砰砰,氣球爆炸了)刺蝟的表情是什麼樣的?刺蝟會說什麼?(哎呦!好痛啊!)袋鼠媽媽的表情是怎樣的?(很着急的樣子)它會說什麼?(啊!小刺蝟,傷到你了沒有?)章魚和蛇先生又會說什麼?誰來說說這幅圖,刺蝟的氣球都破了,怎麼辦呢?我們來看看第八頁。

第八頁::小袋鼠做了什麼?刺蝟的表情是什麼樣呢?(很不好意思的樣子)袋鼠媽媽的表情是怎樣的?(很高興的、很開心的)誰來說說這幅圖,刺蝟收到小袋鼠的愛心氣球會說什麼?

第九頁:誰來說說這幅圖,你們喜歡小袋鼠嗎?爲什麼?(因爲它很有愛心,很善良。)底面:你們看這是誰呀?它是第幾個收到氣球的?刺蝟,第三個收到氣球。

三、通過書本人物的圖片,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師:剛纔我們一起把書本閱讀了一遍,你們還記得袋鼠媽媽把第一個氣球送給誰了?是一個什麼樣的氣球?第二個氣球又送給誰,是什麼樣的?最後送給誰,是什麼樣的,發生了什麼事?(送給蛇先生一個藍色的氣球,送個章魚許多的小氣球,送個刺蝟四個大氣球,但是刺蝟不小心摔跤了,把氣球都弄破了,最後小袋鼠送個刺蝟一個愛心氣球)

四、師幼共同閱讀故事文字部分,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的作者是怎麼寫這本書的。

五、結束師:今天我們一起閱讀了《生日氣球》這本書,這麼有趣的故事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夠使他們想說、敢做、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我設計了這次中班創造性講述活動,通過讓幼兒看看、想想、講講,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資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爲指導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爲寶的樂趣。我特設計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欣賞廢舊物變寶發明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發明一種美,從中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活動目的: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製作的作品,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進步幼兒的協商能力。

2.嘗試用多種廢舊資料製作海底世界,體驗發明的樂趣。

3.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物質預備:收集製作玩具的廢舊資料,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廢舊資料製作的有關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圖片。

2.經驗預備:幼兒對海洋的水生動物有肯定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激發愛好

讓幼兒欣賞由廢舊物製作的作品,引起幼兒製作的憧憬和愛好。

(二)自由選材,合作創作

在輕音樂播放的輕鬆氛圍中,讓幼兒自己選擇材料,並和同伴一起商討如何創作漂亮的作品,然後共同製作。

(三)動手製作作品

教師以參觀者的身份,利用提問引導啓發幼兒更好地發明創造作品。

(四)交流分享

1.讓每組派一位小朋友上來交流自己小組利用什麼來製作作品。

2.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欣賞、相互交流,激發了他們對廢舊物變成寶的愛好,體驗大家合作的樂趣。

五、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以後也可以自己動手利用家裏的廢舊物品來製作其他的物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健康

設計意圖

第一次閱讀《你不知道的三個朋友》這本繪本時,我就被其生動有趣的人物形象和豐富的內容所吸引。如何將這樣一個有一定理解難度的繪本帶給孩子們呢?在對繪本內容進行了畫面的取捨和呈現順序的調整後,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認真觀察、閱讀繪本。理解繪本內容。

2.能在生活中保持愉悅的心情,並樂於做一個傳遞快樂的人。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體現心情的場景圖片4幅,心情卡片、照片、心情標記、記號筆若干

3.心情魔法罐2個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活動主題

師:你們有自己的朋友嗎?跟朋友在一起是什麼感覺?(幼兒講述)

師:從你們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擁有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對嗎?其實還有三個朋友每天也陪伴在我們身邊呢!

2.觀察封面,激發閱讀興趣

提問:認識他們嗎?猜一猜,他們可能是誰?

根據幼兒的回答,分別認識肚子先生、心小姐、腦教授。

師:原來肚子先生、心小姐、腦教授就是“你不知道的三個朋友”,一起來看看這本繪本吧!

3.分段閱讀,理解故事內容

(1)認識三個朋友所處的位置

畫面一:在你出生的那一天,有三個好朋友住進了你的身體裏,腦教授住在頂層、心小姐住在一層的左邊、胖胖的肚子先生則住在地下室。

提問:這三個朋友分別住在哪裏?(幼兒指認)

師:心小姐住的地方比較神祕,一下子可能不一定感覺到,不過我有一段視頻可以幫助到你們哦!(教師播放心跳的動畫短片)

師:讓我們跟隨心小姐一起來跳一跳。(教師帶領幼兒原地跑一跑、跳一跳,然後引導幼兒將手按在心臟部位,感受心跳)

師:原來這三個朋友就住在我們的身體裏,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三個朋友每天在我們的身體裏做什麼工作呢?

(2)瞭解腦教授和肚子先生的主要功能

腦教授

畫面二:聰明的腦教授負責把你每天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嚐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收集起來,好讓你以後進行回憶。

提問:腦教授的工作是什麼?(幼兒講述)你們的腦教授現在在想什麼?

肚子先生

播放畫面三:幼兒觀察討論,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引導歸納。

①肚子先生負責加工你每天吃下去的各種各樣的食物。

②燙的食物他會先幫你吹涼,冷的飲料呢?不加熱會發生什麼事情?(肚子疼、拉肚子等)

③碰到你不愛吃的或者吃飽了,貼心的肚子先生會幫你把喉嚨打個結。

④如果你吃得太快、太猛了,惹惱了肚子先生,他會送你一個嗝兒。

4.重點感知,理解心小姐的工作

(1)討論、表達

畫面四:心小姐負責照顧你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心。

提問:你們認爲這些心包括什麼呢?(教師引導表述自己遇到的快樂和不快樂的心)

(2)觀看視頻

①地震後災區的場景,人們紛紛向災區人民獻出愛心。

師:災區人民現在是什麼樣的心?(傷心、難過、堅強)

捐錢的這些人是什麼樣的心?(關愛的心)

②哥哥和弟弟爲了丟失的玩具而吵架。

師:哥哥和弟弟分別是什麼樣的心?(哥哥——憤怒,弟弟——委屈)

(3)送心情標記

呈現四幅場景圖—快樂、憤怒、哭泣、害怕。

師:感受一下畫面中的主人公現在是什麼心情,請你從椅背上把心情標記拿下來,貼到相應的圖片上。

(4)畫“心”

①師:老師還爲你們準備了心情卡片,請你將遇到過的快樂或者不快樂的心畫下來。

②請l~2個幼兒說一說,然後把心情卡片送到心情魔法罐裏收藏起來。

(5)感知心小姐的工作

師:剛纔有小朋友畫了不快樂的心,心小姐是怎麼處理這些心的呢?

畫面五——畫面六:心小姐把流淚的心晾乾,把破碎的心粘好,把鬱悶的心抹平,然後把這些心小心地保存起來,好讓你送給別人。

師:當你不快樂的時候,你的心小姐還會跟你說些什麼嗎?

(6)觀看動畫,再次感知

①師:剛纔我們把遇到的心都收藏了起來,我把它交給心小姐,看看心小姐是不是可以把它們變成更快樂的心?

播放畫面七——畫面八:心小姐把不快樂的心變成快樂的心,從心情魔法罐裏跳出小朋友們快樂的心情卡片。

②教師從心情魔法罐裏取出貼有小朋友快樂照片的心情卡片(與視頻裏看到的相同),一一發給小朋友們。

師:讓我們把這份快樂藏起來,貼在自己的衣服上。

5.情感遷移,做一個樂於傳遞快樂的人

(1)師:小朋友們,你們快樂嗎?住在我們身體裏的三個朋友也很快樂哦!讓我們跟他們一起來段快樂的舞蹈吧!

(2)師幼隨着音樂《快樂song》,共同舞蹈。

(3)師:小朋友們,就我們快樂,行嗎?(不行]怎樣讓別人也快樂呢?(幼兒回答)

師:讓我們一起做個傳遞快樂的小小使者,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天天快樂!

反思:

本活動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對原繪本內容及呈現順序進行了調整,重點從情感角度出發,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1.重觀察。繪本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孩子去發現、思考,進而表達,這也是繪本教學的三要素。本次活動中,從封面到內容,每一幅圖片的呈現,教師都積極地引導孩子進行觀察,讓幼兒去發現去思考,從而瞭解這三個朋友的主要功能。

2.偏情感。在初次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多數人會糾結這隸屬於哪一類繪本範疇,科普還是哲學?因爲繪本中容納的知識很多,從科學知識到生命教育,內容生動、豐富。執教者對繪本內容進行了取捨和調整,以情感爲重點,進行了活動設計。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感受不同的心境,難點是在生活中要保持愉悅的心境,並樂於去傳遞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發揮想象力進行搭建,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2、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規積木、造型積木、ppt。

活動準備:

幼兒積累建構經驗。

活動過程:

一、聯繫

1、出示小朋友,以參觀他家的位置爲由,導入教學活動。

師:我叫小明,今天我帶你們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築在哪,準備好了嗎?

2、音樂遊戲《鑽山洞》,讓幼兒一個個通過鑽過拱門, 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築ppt。 師:我家到了,請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們認不認識這些新奇有趣的建築。

1)請幼兒觀察圖片,你們發現有哪些建築呢?

提問: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築呢?

2)和幼兒一起分享不同建築物的外形特徵。

提問:誰能說說這些建築像什麼呢?由哪些圖形組合在一起構成的?

二、建構

1、讓幼兒搭建自己喜歡的建築。

師:現在請小朋友用樂高積木來搭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起建築。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師提出操作要求,讓幼兒按操作要求進行活動,孩子自由選擇積木搭建,老師觀察指導。

三、反思

1、請幼兒介紹自己搭建的是什麼起建築。

師:現在請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麼起建築?

師:有誰願意來介紹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築?請個別搭建比較特別的幼兒出來示範講解)

2、你搭的建築物有什麼特別之處,用來幹什麼的?

四、延續

1、分組合作,給小動物建一個動物園。

提問:我們搭建了這麼多的建築,把他們放在哪裏好呢?幼兒回答。現在你們分成兩組每組6人,每組搭建一個小區,把你們的建築物放進小區裏。

2、展示作品。

師:好了,現在你們的小區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們搭好的建築物搬進去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想辦法改變紙的形狀,來托起一本書。

2.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紙若干、書若干、一張大的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提出問題:一張紙能托起一本書離開桌面嗎?

師:今天呀,來了兩位新朋友,書寶寶和紙寶寶。書寶寶上下左右打量了一下紙寶寶說:“你看我的身體多強壯啊,我能很輕鬆地托起你,你那麼瘦弱,呼~風一吹就跑了,哈哈~~”紙寶寶聽了很不服氣,生氣地說:“誰說的,我也可以托起你。”

師:小朋友,你們認爲紙寶寶能不能托起書寶寶呢?

二、幼兒預測並討論

幼:可以(不可以)

師:有的小朋友說可以,有的說不可以。那現在請小朋友討論一下,認爲不可以的說說原因,認爲可以的用什麼辦法紙寶寶可以托起書寶寶?(幼兒開始討論)

(討論結束,教師可以請幾個幼兒上來講一下他們的想法)

三、幼兒實驗

師:現在在小朋友身後的桌子上有書寶寶和紙寶寶,請小朋友去試試看,用什麼辦法可以讓紙寶寶托起書寶寶?(幼兒開始操作,教師進行指導和一定的引導)

四、討論交流

師:(出示一張記錄表)小朋友們都試過了,現在請一個小朋友來說說你是用什麼辦法讓紙寶寶托起書寶寶?(讓幼兒上來展示他的辦法)

師:一張紙改變了它的形狀之後就可以托起一本書離開桌面。(總結)

五、繼續故事,提出問題:有什麼辦法用一張紙托起很多的書呢?

師:現在書寶寶不太開心了,說:“我能托起一張、兩張、三張、很多很多的紙,你可以托起很多本書嗎?

幼:可以(不可以)

六、幼兒再次實驗

師:請小朋友們合作看看你的辦法能托起幾本書?(幼兒操作)

(操作結束,教師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展示一下)

師:我們今天用到了折的`、團的、卷的方法讓紙變成了大力士,那我們回教室想想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紙托起書離開桌子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前幾天,天氣突然變冷,一陣北風吹過後,幼兒園的院子裏落滿了樹葉,孩子們在幫清潔工奶奶撿落葉的時候,有幾個調皮的男孩玩起了落葉,樹葉被大風颳個不停,他們氣喘吁吁地追逐樹葉,並興奮地湊在一起說樹葉:“我撿到的法國梧桐葉變黃了”“你看我的這片葉子像小魚的尾巴”“大風把樹葉吹到天上了,像一架綠色的小飛機”等等。這不正是主題四中有關植物葉的話題嗎?既接近幼兒的生活,孩子們又十分感興趣,所以我設計了此次科學活動《小樹葉》。旨在幫助孩子們初步認識自己周圍的樹葉,瞭解樹葉的形態、結構及其功用等。

活動目標

1、觀察樹葉的特徵,簡單瞭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2、認識枯葉和綠葉,通過動手實驗,發現枯葉和綠葉的區別,培養幼兒的求知慾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瞭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茶葉是樹葉的一種。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枯葉和綠葉;

2、石臼、擀麪杖、剪刀、鵝卵石、記錄表;

3、茶葉包一個、茶壺、熱水、布;

4、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小樹葉》進入活動室。師:孩子們,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到了,天氣漸漸涼了,小樹葉發生了什麼變化?你知道它們是怎樣飄落下來的?(幼兒可以用語言、動作等表現)讓我們一起來和小樹葉跳個舞吧!(教師一邊和幼兒舞蹈,一邊灑落樹葉,幼兒每人撿起一片樹葉。)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直觀、形象地瞭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每部分的作用。

1、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師:“葉寶寶是由哪幾部分組成?”教師演示樹葉外形結構的課件,使幼兒知道大多數樹葉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

2、幼兒討論,初步瞭解樹葉每部分的作用。師:葉寶寶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的,那他們對葉寶寶來說都有什麼用呢?(幼兒討論)教師演示樹葉每部分作用的課件,向幼兒分別講解葉柄、葉片、葉脈的作用。

(三)通過幼兒動手實驗,發現綠葉和枯葉的區別,培養幼兒的求知慾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如果葉寶寶從樹上落了下來,慢慢地它會發生什麼變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小結:使幼兒知道葉寶寶離開了樹媽媽,就會一天天地幹掉,枯死,變成一片枯葉。

2、教師出示一片枯葉:枯葉和小朋友手中的綠葉有什麼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等方面回答)教師介紹記錄表,教會幼兒記錄的方法。幼兒選用桌上的工具進行實驗,教師巡迴指導。教師提問:誰來說說你剛纔是用什麼工具,發現了什麼祕密?小結:使幼兒明白枯葉與綠葉的根本區別:易碎、不易碎;沒有葉汁、有葉汁。

(四)使幼兒初步瞭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

1、師幼討論,初步瞭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師變魔術,知道茶葉是樹葉的一種。小結:茶葉是一種特殊的樹葉,它可以泡水喝,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好處。而且有些樹葉可以製成藥材,給人治病;有些樹葉可以製成樹葉食品、樹葉飲料,有利於人體健康。

(五)活動延伸

與幼兒一起到戶外蒐集落葉,做葉子粘貼畫。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是大班“奇妙的植物”主題中有關葉子的一個分支,我選擇的是孩子們最常見的也是現在這個季節有明顯變化的葉子——樹葉。

從整個活動設計上來看,內容非常豐富,它是由幾個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內容組成的。我注重不同領域之間相關內容和同領域中不同內容的整合,比如:既有音樂體驗,又有動手操作;既利用了多媒體,又添加了小魔術,使孩子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

從整個活動過程中來看,孩子們通過不同的表徵方式,表現出了他們對樹葉的認識,有肢體語言、有實驗記錄、有語言描述等等,動手操作的小實驗更讓孩子的樂不思返,我爲他們提供了多種開放性的材料,發揮了他們最大的自主性,使孩子們在不斷髮現問題中解決問題,像此次活動中有的孩子發現枯葉是乾的,沒有葉汁,但是他卻不知道怎樣記錄下來,當他得到老師的引導幫助後,很快地記了出來,我覺得這個過程是孩子思維的一個成長過程,使他們逐步地由具體形象思維轉向抽象邏輯思維。同時,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也動了腦,在操作的過程中也學會了記錄,在每一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後,知道了枯葉和綠葉的區別,進一步瞭解了樹葉。

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中一定還存在不足之處,敬請專家及同仁們多提寶貴意見,我將在大家誠懇的指導與幫助下繼續努力!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