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七篇

本文已影響 9.15K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掌握,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識。

3、通過創設愉悅的遊戲情節,來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用塑料繩在地面上圍一個大圓、一個大三角形、一個大正方形。

物質準備:

1、半圓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種不同的大型組合積木若干。

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一幅畫。

  【活動過程】

1、遊戲:找朋友。[講一講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

教師出示用幾何圖形拼組的畫,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找一找畫面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娃娃?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逐一觀察、比較、講述,加深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

2、遊戲:作客。

教師以圖形娃娃的身份與幼兒做遊戲。邀請幼兒去各個圖形娃娃家作客。

師:“現在我們一起到圖形娃娃家去作客吧!來,先讓我們一起學袋鼠跳到圓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跳到已劃好的圓形中去)再讓我們一起學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爬到已劃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後我們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誰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兒一起跑到正方形)

3、遊戲:娃娃請客[培養幼兒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教師創設遊戲情節:圖形娃娃邀請小朋友吃飯,把幼兒帶到有半圓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師:“小朋友,你們看圖形娃娃家吃飯的桌子有哪些形狀呀?(幼兒回答)對。圖形娃娃說,一下子來了這麼多朋友,小桌子已經坐不下了,它們要把小桌子變成大桌子,你們有辦法嗎?(幼兒分組合作拼擺桌子,培養幼兒互助的能力。)[兩個半圓形的桌子可拼組成一個大圓形的桌子、一張長方形的桌子和兩張正方形的桌子拼組成一張大正方形的桌子、4張小正方形的桌子可拼組成一張大正方形桌子]

師:“桌子有了,椅子還沒有,我們就用積木來拼做椅子吧!不過,圓形的桌子旁要放圓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吧!(幼兒動手來擺放積木,把它們進行拼組成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分別放在所對應的桌子四周。)

4、遊戲:送禮物

師:“圖形娃娃邀請我們來做客,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先送一個大蛋糕給它們,不過,圓形娃娃喜歡吃圓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歡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歡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錯了,娃娃會不高興的。[用兩個半圓形的積木拼成一個圓形、用兩塊三角形的積木拼成一個正方形,用兩個小三角形積木拼成一個大三角形。]幼兒在“生日快樂”的樂曲中將積木一層層的進行拼搭,體驗歡快的情緒。

5、和圖形娃娃告別,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主題目標:

1、關注周圍的事物在秋季的變化,感受秋天的美,積極學習運用多種手段表達自己對秋天的認識。

2、在活動中有探究的興趣,知道樹木、花草、蔬菜、農作物、水果等在秋天的變化。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秋天的快樂。

活動流程:

根據秋天的季節特徵,在主題實施過程中我們把它劃分爲:"秋天的天氣"、"秋天的落葉"、"秋天的品嚐會"三個方面。在幼兒園裏,我們帶領孩子在幼兒園撿落葉,和樹葉做遊戲;發動家長雙休日帶孩子去秋遊,去發現秋天各種事物的變化;還讓幼兒帶來秋天的水果大家在一起品嚐。孩子們在走走、看看、找找、玩玩、嚐嚐中獲得了體驗,知道秋天悄悄地來了,給人們帶來了喜悅,帶來了豐收。

主題反思:

本主題以認識秋天爲中心,通過秋遊,聽故事,小製作,體育遊戲等活動激發幼兒對大自然地探索興趣,引導幼兒發現天氣與植物生長變化的密切關係,感受秋季的明顯特徵,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興趣是幼兒一切活動的源泉,是幼兒獲得主動發展的前提。《綱要》中也曾多次提到"興趣",我們開展的各項活動也是重在激發孩子的興趣,因爲幼兒願意獲得知識,比知識本身更重要。本主題活動歷時兩週,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幼兒感知了秋天的季節特徵,觀察各種動植物的變化,讓孩子瞭解秋天人們如何收穫,樂意參加各種收穫活動,體驗豐收的喜悅。根據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們在設計本主題的時候,以秋天爲主線索,主要圍繞幼兒身邊熟悉的事物,如秋天的天氣、秋天的樹木、有趣的葉子、秋天的果實等方面開展教學活動,讓孩子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來,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我們在每一個單元下預設和生成的活動是有一定的連續性的。例如在"秋天的天氣"中,我們從引導小朋友感受天氣變涼懂得要多穿些衣服,瞭解秋天的衣服和夏天的衣服相比較有什麼不同,並鼓勵引導幼兒學習獨立穿脫衣服和扣鈕釦等。以上系列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到秋天應該通過穿適宜的衣服取暖,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而且引導我們思考:天涼了,要保護自己的身體還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從而引申出秋天天氣乾燥,要及時喝水補充水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由此可見,我們的每一個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

本次活動中,幼兒很投入,家長們也很支持老師的工作,利用雙休日帶孩子到戶外拍攝了很多秋天的相片。我們甚至沒有想到孩子們能觀察得如此細緻,觀察到了秋風吹樹葉飄落時像在舞蹈一樣,有的幼兒還能用動作來模仿……他們在這次活動中認識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在輕鬆愉快自然的氛圍中,教育目標得到了很好地實現。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能對三種形狀進行區分配對。

2、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形狀若干。

2、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麪包若干。

3、果醬、毛巾、碗、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樂,幼兒自己自由找好朋友抱一抱。

1、出示圓形,請幼兒觀察並說說圓形的形狀特徵。(依次出示三角形、正方形)。

2、請幼兒找到圖形寶寶,並說一說自己是什麼圖形。

3、請相同圖形的幼兒上來,大家一起和圖形寶寶打招呼。

4、遊戲:圖形寶寶找朋友。

二、麪包好朋友。

1、教師示範。

2、幼兒分組操作。

3、分享活動。

活動反思

“麪包好朋友”是一個小班的活動。旨在通過麪包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感受,並能自制夾心麪包,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並一同品嚐的樂趣。

在活動第一環節,我請小朋友們一起玩找朋友遊戲,找到好朋友一起抱一抱,激發幼兒興趣,引出圖形。

於是,順利過渡到第二環節,讓孩子們初步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並在找朋友的基礎上,讓加深難度,讓幼兒幫圖形找朋友。大部分幼兒都能找到和自己一樣圖形的做好朋友,只有個別幼兒,在我的幫助下找到了朋友。

第三部分讓孩子們自己來動手操作。畢竟通過自己動手得到的經驗會比聽來的知識經驗要牢固。由於我事先的物質準備和知識經驗的鋪墊做得較好,在孩子們動手環節中,發現已經完全不需要我的幫忙了,孩子們一個個先拿好一塊麪包,然後塗上自己喜歡的果醬,再找到麪包好朋友,而且一個個都對得很整齊,連最難對整齊的三角形也對整齊了。

在贈送環節中,孩子們知道送給別人東西要兩隻手一起拿纔是最有禮貌,於是一個個都能做到兩隻手送好朋友夾心餅乾呢!哈哈,小朋友們都是有禮貌的好寶寶,不過,還有個別小朋友是自己做自己吃,還有待再加引導。

通過這個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能初步認識了方形、圓形、三角形,而且通過操作都能成功製作麪包好朋友,達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其實,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將活動的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做好,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預計,對班裏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做好了解和關注,以幼兒爲本,我想,這將會既尊重每個幼兒的獨特體驗,又促使各種感受而達成多層面的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名稱:數學活動《認識顏色》

活動目標:

1、認識紅、綠色。

2、學習按顏色對物體進行分類。

3、樂意並愉快地參與數學活動,能在活動中大膽發言。

活動準備:

教具:紅綠顏色卡片,兩座房子,兩隻小兔子,兩樣顏色的蘿蔔圖片多個。紅綠兩種顏色球的圖片,紅花幾朵、綠草圖片多個、綠圖形多個。

活動過程:

一、認識顏色。

教師出示顏色卡片。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兒有兩張卡片,這些卡片都是哪些顏色呢?(紅色、綠色)

二、學習按顏色分類。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今天咱們小班來了兩位客人,是誰呢?(出示穿紅衣服的小兔子),小朋友們叫它紅兔子。同樣方法出示綠兔子讓孩子認識或和綠兔子打招呼。師:今天,小兔子要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它要搬新家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兔子的新房子(出示紅綠房子粘在黑板),並把紅綠兔子送進新房子裏。

(2)、師:小兔子們愛種花,紅兔子愛種紅花,綠兔子愛種綠草。(出示紅花綠草找邊講邊粘世上去)。

(3)、教師出示兩個紅綠色球的圖片問個別幼兒是什麼顏色?並讓幼兒送給兔子玩。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小兔子們也喜歡拍皮球,紅兔子喜歡拍紅色的球,綠兔子喜歡拍綠色的球。誰來給他們分球呢?(找兩名幼兒送皮球)。

三、集體遊戲《喂兔子》。

師:紅兔子和綠兔子呢,在草地上又是種花又是拍皮球突然覺得肚子餓了。怎麼辦啊?(引導幼兒說出各自的辦法)。師:小朋友們,小兔子最愛吃什麼呀?(蘿蔔)。我們去拔一些蘿蔔給兔子吃吧。

(教師出示多個蘿蔔的圖片撒在地上),引導幼兒觀察蘿蔔的顏色,讓幼兒說出蘿蔔的顏色並把蘿蔔按顏色分別送給兩隻小兔子。師:可是紅兔子愛吃紅蘿蔔,綠兔子愛吃綠蘿蔔,小朋友一定要把紅蘿蔔送給紅兔子,綠蘿蔔送給綠兔子好嗎?幼兒和老師一起拔蘿蔔,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拔的蘿蔔是什麼顏色的。最後請幼兒把蘿蔔送到相應的兔子家裏。邊送邊說:紅兔子吃紅蘿蔔……。

四、結束遊戲《顏色找家》

師:今天小班小朋友表現真好,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小圖形,拿到紅圓形的小朋友成了紅寶寶,拿到綠圓形的小朋友成了綠寶寶開着火車去外面做遊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有高興或者不高興的事情可以向朋友或老師傾訴,如果把不高興的事情悶在心裏是會生病的。

2、通過觀察、理解圖片的含義,遷移自己的生活經驗,瞭解傾訴是一種讓別人瞭解你的方法,是一種使人快樂的方法。

3、在活動中,樂意將自己的事情向別人傾訴並樂意做一個傾聽者。

  活動準備:與活動相關的圖片一張。內容爲:在教室中有一個小朋友在哭,他的周圍有許多的小朋友。

  活動過程:

一、瞭解遇到高興或者不高興的事情等各種情況都可以向別人傾訴。

1、幼兒遷移自己的經驗,爲哭泣的幼兒想解決辦法。

教師出示圖片,問:“大家看看,這張圖片上有誰?他怎麼了?

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怎麼才能讓他不哭呢?”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想出多種方法去幫助圖片上的小朋友。

讓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自己的情感體驗,知道把不高興的事情

放在心裏是很難過的,而且還容易生病。

知道傾訴的內容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傾訴的人也可以是不同的。

教師小結:大家可以把自己高興的、不高興的、難過的`、愉快的等等很

多很多事情告訴別人。你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好朋友、老師,告訴你想告訴的一切人。這樣大家可以瞭解你、幫助你,還可以分享你的快樂或者幫你解決問題。

二、嘗試向同伴傾訴,體驗傾訴和傾聽的感受。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找一個朋友,也可以是老師,互相說一件你想說的事情。(讓幼兒兩兩嘗試傾訴)體驗與人交流的愉快。

教師:現在你有什麼感覺呢?說的人有什麼感覺,聽的人有什麼感覺呢?

教師小結:大家認真地說,認真地聽,與同伴講述自己心中的事情。你們以後心中有什麼事情就可以想小朋友說,可以對老師說說。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知道瓶蓋子的作用,在尋找瓶子特徵的過程中,嘗試選擇合適的蓋子與瓶子進行匹配。

2. 樂意探索擰、按等不同方法,嘗試蓋緊瓶蓋,發展手部動作。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 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重難點:

通過自己動手給瓶子蓋蓋子,發現不同的蓋子適合不同瓶子。

發展孩子的手部動作,給各種瓶子蓋蓋子,並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瓶子都是有蓋子的,如果生活中少了蓋子會帶來很多方便;

環境準備:幼兒收集各種不同形狀、功用的瓶子;泡沫板若干(和幼兒人數相當);橡皮筋(細而長,便於孩子操作);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並引導幼兒討論蓋子的作用

老師:我們的超市裏有許多有用的瓶子,有飲料瓶、食品瓶、化妝品瓶、洗滌用品瓶等大大小小式樣不一的瓶子,老師想在這些瓶子裏裝東西,可是一不小心把瓶蓋子全弄亂了,這下該怎麼辦呢?

重點提問:老師心裏真着急,沒有了蓋子,瓶子還能用嗎?爲什麼?

【這一問題幫助幼兒瞭解蓋子對瓶子的重要性,旨在和孩子們共同討論缺少了蓋子會發生哪些問題。孩子們紛紛表示沒有瓶蓋子是絕對不行的,有的孩子說:“沒有蓋子,髒東西會跑到瓶子裏面去的。”;有的孩子說:“沒有蓋子,瓶子裏面的東西會流出來了,都浪費了。”;有的孩子說:“沒有蓋子,裏面的東西不衛生了”;有的孩子說:“沒有蓋子,小蟲子會飛進去,東西就不能吃了”……】

老師根據孩子的回答進行小結:引導幼兒討論瓶蓋子的作用——沒有瓶蓋子裏面的東西會跑出來,會被弄髒,用時不方便,吃的東西就會變得不衛生。

二、“找蓋子”

1、 教師鼓勵幼兒動手爲瓶子找合適的蓋子,將配好蓋子的瓶子放在自己的泡沫板上。

這一環節中,能力較弱的孩子最少爲3個瓶子找到蓋子,能力較強的孩子最多爲6個瓶子找到了蓋子,他們高高興興地將配好蓋子的瓶子捧到了自己的“家”裏(泡沫板上),還和旁邊的同伴互相介紹自己的瓶子和蓋子呢!

【老師觀察到,孩子在幫瓶子找蓋子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方法,有的孩子通過觀察瓶子和蓋子的顏色來配對;有的孩子通過瓶子和蓋子的大小來配對,老師仔細觀察,記住孩子們的這些方法,小班的孩子語言能力還比較弱,可能自己使用的方法說不清楚,老師觀察入微,稍後可以幫助孩子梳理經驗。】

2、你給幾個瓶子找到了蓋子?

【一筆帶過的一個環節,鞏固小班孩子點數的能力,尋找到數量多的孩子老師可以在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幫助。】

3、爲什麼還多出來幾個蓋子呢?它們到底是哪些瓶子的呢?

【孩子們大多找的都是大的、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一些瓶子,例如飲料、洗髮水、沐浴露、面油等,而一些平時不常見的,例如香水瓶、保健品都沒有人幫着找蓋子,還有就是一些蓋子特別難蓋的,蓋的方法和平時使用的不太一樣的,孩子們就採取放棄的辦法了。】

4、是怎麼找到最合適的蓋子的?怎麼幫它蓋蓋子的呢?

【根據孩子尋找過程中的方法,以及剩餘瓶子大家共同找出的方法,幫助孩子共同梳理瓶子找蓋子的各種方法:有的孩子根據瓶口大小找到蓋子的;有的孩子根據瓶子和蓋子的顏色找到蓋子的;有的孩子根據蓋蓋子的方式找到蓋子的;有的孩子根據擰、按的不同方式找到蓋子的(老師重點介紹蓋子的不同蓋法)……】

5、每個瓶子都有不同的蓋子,那麼瓶子裏的東西是怎麼出來的呢?

【通過老師和孩子的演示,總結出了各種瓶子出東西的方法:按、擠、倒……】

三、“找朋友”

1、每個孩子去找兩個“好朋友”瓶子,這兩個好朋友要有一個地方是一樣的,比如說它們都是飲料瓶子……;

【旨在鼓勵孩子發現瓶子之間的共同點,例如顏色、功用、按取方式或者是一摸一樣的瓶子,發展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辨別事物的能力。】

2、將找到的兩個“好朋友”瓶子用橡皮筋捆綁在一起,送到自己的泡沫板上;

3、向大家介紹自己找到的兩個“好朋友”瓶子一樣的地方;

【因爲老師介紹演示的是飲料瓶子找朋友,所以找飲料瓶的孩子特別多,還有的孩子找到洗髮水的瓶子做朋友;有的孩子將顏色相同的兩個瓶子做朋友;有的孩子找了兩個都是玻璃瓶做朋友;有的孩子找了兩個都是用按德方法將東西弄出來的瓶子做朋友……】

四、活動小結

小結瓶子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

【激發幼兒繼續尋找、探究的興趣。】

活動反思:

針對小班幼兒來說,我設計的這個活動總體上比較滿意。活動前,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瓶子和蓋子、把玩弄瓶子和蓋子,目的就是爲了讓幼兒積累一定的經驗,經常見到幼兒對瓶蓋的擰、開等動作很感興趣,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較多見, 活動很容易在幼兒園小班開展。在活動中幼兒都能動手嘗試,在反覆的操作中能找出瓶蓋和瓶口匹配才能蓋上的方法。

活動結束後.我將活動操作材料投放到區角遊戲中,一來讓能力弱的幼兒可以得到鞏固練習,二來進一步滿足幼兒的操作慾望,三來鼓勵幼兒留意觀察生活中不同類型的瓶子和蓋子,發現了奇特的瓶子和蓋子,可以帶來與同伴一起分享。讓幼兒初步產生對事物的好奇心,並有初步的探究意識。

專家點評:

這節課有三個特點:一是要求明確,操作有序;二是擴大了幼兒的活動範圍,活動時更寬敞;三是注意了幼兒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活動的過程中,鄭老師沒有牽着幼兒的鼻子走,也沒有一放了事,而是讓幼兒明白了具體的操作要求後進行自主活動,並且有充裕的時間鼓勵幼兒看看、講講。整個活動始終保持着寬鬆、和諧、快樂、有序的氣氛。目標層層遞進,教學方法使用得當,體現了有效教學。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知道昆蟲會用擬態來保護自己,並能按照擬態的不同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各種昆蟲的擬態圖片、集合圖片

活動重點:

昆蟲擬態的涵義

活動流程:

引起愛好---初步接觸---觀察分類---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引起愛好

1、出示圖片: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看看它是誰?

2、引導觀察:它是誰?它在哪裏?

二、初步接觸

1、觀察蓬萊蛾獵蟬,提問:

(1)、你們看見它了嗎?

(2)、單獨觀看:它長得什麼樣?爲什麼剛纔我們找不到它?

(3)、蓬萊蛾獵蟬爲什麼要長得象樹上的斑點?

2、介紹擬態:昆蟲爲了保護自己,能模擬別的東西的本領就叫擬態。

3、過渡提問: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昆蟲會擬態這種本領?

三、觀察分類

1、出示圖片:這些都是誰?

2、熟悉不同的擬態:這些昆蟲都是模擬什麼呢?(蚱蜢、竹節蟲、尺蠖、貓頭鷹蝶、寬尾鳳蝶幼蟲)

3、小結:有些擬態昆蟲是模擬植物讓敵人看不見來保護自己、有些是模擬別的動物恐嚇敵人來保護自己。

4、提出分類要求:哪些是模擬植物?哪些是模擬動物?

5、出示集合圖片,幼兒操作:把模擬植物的放在一起,模擬動物的放在一起,該怎麼放?

(模擬植物的放竹節蟲那邊,模擬動物的放貓頭鷹蝶那邊)

活動結束:

提問:除了昆蟲,別的動物會不會用擬態來保護自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