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9篇

本文已影響 1.23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瞭解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藥盒、化裝品盒;彩筆、色紙、剪刀。

配套幼兒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紙盒有幾個面。

讓幼兒每人選一隻紙盒,在每一面標上一個圓圈,問:在紙盒上標了幾個圓圈?紙盒有幾個面?

拆紙盒。

請幼兒小心地找到紙盒粘貼的接縫,再小心地把紙盒拆開。讓幼兒找找原先畫的圓圈在拆開的平面紙的什麼地方。

做紙盒讓幼兒用拆開的紙盒做,在色紙上畫出輪廓和折印,再沿邊線剪下來摺疊成盒子。

操作卡片幼兒自己動手製作。

教後感:幼兒對做紙盒這一環節很感興趣,都很樂意動手剪,就發現小朋友在粘貼的時候不是很平整,有個別小朋友粘不起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材簡解】

幼兒生活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就像美麗的顏色一樣絢麗,而紅、黃、藍作爲三原色,它們相互交融、混合,又會變成其他的顏色,這些神奇的變化更讓孩子們驚歎不已。《綱要》中指出:科學活動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所以本次教學活動就是爲了滿足幼兒的探究興趣和操作願望而產生,激發孩子們探究顏色的興趣和積極性,爲他們提供一個廣闊的想象空問,進一步來探索發現顏色的神奇變化。讓幼兒在玩色這一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到了顏色的奇妙,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濃厚興趣將成爲他們繼續探索的動力。

【目標預設】

1、瞭解藍黃兩色擁抱會變成綠色、藍紅擁抱變成紫色、黃紅擁抱變成橙色的現象。

2、引導幼兒大膽操作紅、黃、藍變色遊戲,並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觀察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在玩色過程中感受顏色的變化現象。

2、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感興趣,積極探索變色的奧祕,學習用語言表達。

【設計理念】

隨着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創新,科學教育越來越受重視,科學活動也越來越貼近孩子的生活。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但是,在現階段教育活動中,科學探索活動絕大部分都來自老師的預設,對於幼兒自發生成的活動我們探索的較少。在科學活動中,看似自主的探索,卻是在老師約束的框框內匆忙活動,有時,將活動伸展開來又侷限於知識、材料、時間、精力等準備的有限而沒有很好的展開,這些都足以使孩子們無法深入探索科學活動,無法解決圍繞在孩子身邊的科學難題,從而對科學活動產生距離感,最終失去興趣。面對科學活動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和疑惑,我們思考:科學活動中,要用怎樣的引導和形式,能始終保持孩子對探究活動的興趣與慾望,激發孩子探究的靈性。帶着思考,我將源於孩子疑惑中的科學現象,引領孩子嘗試着做真實、簡單的探索活動。

【設計思路】

我班的孩子在玩橡皮泥的時候,常把幾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結果橡皮泥就變色了,這引起了孩子們的好奇:爲什麼這種顏色和那種顏色加在一起就會變顏色呢?孩子在疑問中對顏色的變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從孩子的興趣點和問題出發,開始了我們的探索活動。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1、師:今天有美麗的顏色寶寶到我們班裏來作客。看看是哪些顏色寶寶?(播放課件:藍色寶寶、黃色寶寶、紅色寶寶)看,藍色寶寶在和我們打招呼呢!(播放課件:藍色寶寶打招呼)藍色寶寶特別喜歡找好朋友,你們猜猜他會找誰做朋友呢?(幼兒猜測)瞧!藍寶寶找到黃色寶寶做朋友,親一親,抱一抱!好開心啊!誒!藍色寶寶怎麼不見了?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藍色寶寶怎麼不見了?怎麼變成綠色寶寶了呢?(播放課件:綠色寶寶)你發現了什麼祕密?(幼兒自由想象、討論、交流)(分析:第一環節以創設情境和談話方式導入,充分調動了孩子探究的好奇心,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藍色寶寶不見了,變成綠色寶寶的祕密。)

二、操作實驗,引導幼兒探索

1、師:孩子們,把你的藍寶寶和黃寶寶親一親,抱一抱,看看有什麼變化呀?

2、幼兒自主操作,證實自己的猜測。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展示實驗結果。

3、引導幼兒在記錄表上記錄實驗結果。(教師提供記錄紙和筆)

教師小結:好神奇啊!藍色和黃色抱一抱就會變成綠色!(教師播放課件:藍色與黃色的擁抱)(分析:在第二環節中,爲幼兒提供材料操作實驗,從虛擬的課件轉入現實事物,獲得成功後再次回到課件,幫助幼兒理解主題中"擁抱"的概念,並記憶藍色與黃色變化的規律)

三、深化問題,拓展幼兒思維。

1、師:藍色寶寶知道小朋友們找出了答案,開心的跳起了圓圈舞。看,他拉着紅色寶寶的手轉呀轉呀,誒,轉到哪裏去了?(播放課件:兩種顏色快速旋轉變色)

2、提問: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播放課件:紫色寶寶)他是怎麼變出來的?你是怎麼發現的?(請一幼兒做實驗)紅寶寶和黃寶寶也想抱一抱,誰來幫助他們呀?(幼兒操作)(分析:當幼兒通過探索獲得一定成果,並感受到自己的探索與發現是有意義的同時,也就進一步地提高了幼兒對本次活動的熱情。)

四、提升經驗,幼兒自主探索。

1、師:顏色寶寶們還想找更多的朋友抱一抱,跳圓圈舞呢!如果讓他們和其他的顏色寶寶擁抱跳舞,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教師提供各種顏色的橡皮泥材料)

2、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結果。

3、啓發幼兒將變色的過程編出兒歌:紅寶寶黃寶寶,抱一抱,抱一抱,變成一個橙寶……

4、幼兒學念兒歌《色彩的擁抱》。(教師播放課件:擁抱時的變化)(分析:這一環節中形象生動的課件模仿飛輪的旋轉對顏色變化的過程進行展示,又能夠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並記憶。最後活動落下帷幕,首尾呼應,讓人惑覺整個活動有始有終,也給孩子帶來了下次再打開帷幕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的期待,爲活動畫下圓滿句號))

五、活動延伸,抒發積極情感。

師:你們就像小小魔術師一樣,變出了這麼多美麗的色彩!那你們猜猜:要是三個顏色寶寶在一起擁抱跳舞會變成什麼顏色寶寶呢?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班的孩子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識了紅、黃、藍、綠、紫、橙、黑、白等不同的色彩,充分體驗到了色彩變化帶來的快樂,並掌握了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配色後的變化。整個活動以《小藍和小黃》繪本故事爲主線。分三個環節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節通過情景導入活動。第二個環節讓幼兒探索操作,引導幼兒觀察紅、黃、藍三種顏色兩兩配色後的變化。通過親自操作,讓幼兒更能切身感受顏色變化的神奇,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第三環節小結探索後的發現。在本次活動中我感覺做得較好的地方有:1、情境能夠貫穿始終,情境內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2、集體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主動探索爲中心,給了幼兒充足的時間自己去探索操作,保證了每個幼兒都能動手操作,發現顏色的變化。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分組活動沒有照顧到幼兒的個別差異,講述自己的發現時,沒有讓大多數幼兒發言。各種顏色的比例要課前試驗過,如紅和藍倒在一起變成紫色,紅色可以多點。課件的操作性不強,可作修改。這些都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的學習,吸取經驗和教訓逐步完善。

小百科:擁抱,人類行爲,禮儀名詞。拼音yōngbào,摟抱,多表示親愛。但也並非只能出現在情侶之間。出自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樑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知道水果與乾果的主要特徵,並瞭解他們都屬於植物的果實。

2. 根據水果與乾果的特徵進行分類,發展其分析綜合能力。

3. 引導幼兒體驗和操作的快樂,豐富知識經驗。

4. 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水果與乾果的特點

活動難點:辨別水果與乾果

活動準備

1. 水果(蘋果、桔子、梨、葡萄等數個);乾果(核桃、花生、瓜子等若干)。

2. 分類盒、果品胸飾。

活動過程

1. 教師與幼兒談話:激發幼兒興趣(提問法,引入課題認識水果)。現在是什麼季節?(引導幼兒說出“秋天”)秋天有哪些水果?(幼兒自由回答:蘋果、桔子等)。

2.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桔子,引導幼兒認識他們的特點。(從名稱、顏色、味道認識特點,酸酸的、甜甜的、有黃色的、有綠色的)。

3. 依次引導幼兒認識蘋果、葡萄的特點。

4. 教師出示核桃、花生、瓜子,引導幼兒認識他們的特點、幼兒自由討論(他們是水果嗎?)

5. 教師把水果與乾果放在一起讓幼兒比較他們的不同。(從顏色、味道、果皮果肉)

6.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總結:像花生、核桃這類顏色不鮮豔、果皮硬、果肉薄幹、水分少、味道香香的就是乾果

7. 教師請幼兒對果品分類(幼兒操作)

(1)用紙盒把水果和乾果封好,告訴幼兒紙盒裏裝着許多好吃的東西,請小朋友摸一摸,猜一猜是什麼?

(2)請幼兒摸出後回答是水果還是乾果?並放在分類盒(水果放在紅色一邊,乾果放在綠色一邊)

8.延伸活動:遊戲“果品找家”在室內貼上水果與乾果的標誌(紅房子是水果的家,綠房子是乾果的家)幼兒帶上果品胸飾隨着音樂自由的展現水果生長的動作,音樂停,果品娃娃迅速準確的找到自己的家。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我根據我們班的實際水平與接受能力,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採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的方式。運用觀察和操作,利用多種感官(讓幼兒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看一看)進行探索實際操作,讓幼兒知道水果與乾果的特點(水果顏色鮮豔、果皮薄、果肉厚、水分多、味道酸酸的甜甜的;乾果顏色不鮮豔、果皮硬、果肉乾、水分少、味道香香的)及他們的不同之處;運用遊戲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鞏固對水果與乾果的認識、分類。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運用提問、討論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由於本次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對吃也感興趣,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氣氛活躍,更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爲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能夠促進消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自主探索找出3的兩種分合方法,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係。

2.能正確的按數取物,學習3的加減法,會書寫數字3。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塑料雪花片玩具,數字1、2、3和分合號、加減、等號、加減算的式卡片若干,小動物卡片或教師教學資源,鉛筆,田字格本。

2.找朋友的音樂;幼兒學習資源?第18-19頁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3的.組成。

(1)老師手中有3個玩具,請點數老師手中的玩具。請幼兒說一說兩種不同的分合方法,並口述3的分合方式。

(2)教師拼擺3的分合方式,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分合式,理解兩部分數之間的相互關係,如3可以分成2和1,也可以分成1和2。

2.遊戲“找朋友”,複習鞏固3的組成。

將幼兒分成5組,請每組幼兒每人手裏拿一個數字1或者2,聽音樂“找朋友”,去找一個和自己手中數字湊起來是“3”的人做自己的朋友,然後握手、敬禮動作。“再見”時,兩人交換數字卡片繼續進行遊戲,聽音樂各組輪流進行。

3.引導幼兒操作自己手裏的小動物卡片,學習3的加減法。

(1)教師口述應用題,幼兒根據應用題內容取相應的小動物卡片,拼擺出算數式。如“草地上有2只小狗在玩耍,又跑來了一隻,請問草地上現在一共有幾隻小狗?”

(2)請幼兒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和符號所表達的意思。重點掌握“又跑來”是增加的意思;“求兩個數合起來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飛走了”是“減少”的意思,用減法計算。

4.指導幼兒在田子格紙上書寫數字3,掌握3像耳朵的樣子,提示幼兒在左半格寫。

活動反思:

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是充滿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夠集中,課堂的過程又是一個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所以我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養來設計教案,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這纔是一節較成功的課。經過教學之後我作出以下反思:學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最喜歡的是遊戲、活動。數學活動對於善於形象思維的幼兒來說更是枯燥單調乏味。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呢?從數學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我採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教學:

使用遊戲活動,一節課時間很長,孩子好動,長時間坐不住,課堂中我插了一些遊戲,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比賽中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幼兒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在小組中進行“奪紅旗”比賽,比一比誰做的有對又快,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我將不斷總結好的教學方法,將所學真正運用於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找出大書圖片中的“洞”。

2、知道大書中有些洞的用處。

3、嘗試用完整的一句話概括圖片內容。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大書《洞在哪裏》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活動

“小豬儲蓄罐有個洞,老師這些圖片上也都有洞,你能找出來嗎?”

二、觀看大書,理解內容

1、觀看第1—4頁,概括內容

(1)幼兒用完整的一句話概括圖片內容。

(2)教師歸納。

2、觀看第5—7頁,理解內容。

(1)“什麼洞要趕快補好,爲什麼?”

(2)“在什麼洞裏工作要小心,爲什麼?”

(3)“爲什麼空空的洞能變出小白兔?”

(4)“從哪裏的洞看進去,就知道沒有生病?”

(5)“什麼洞可以吹出好聽的音樂?”

(6)“還有哪裏有洞?”

三、再次看書,完整講述

【活動評析】

在這節課中,我讓幼兒仔細地觀察,並找出圖片中的“洞”,在這過程中,幼兒都在爭先恐後的舉手,快樂地尋找着“洞”。可見他們對此的興趣濃厚,在找到“洞”後,幼兒也能用完整的一句話表達圖片的內容,真的很不錯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美麗的春天來到了,到處都是美美的。春雨“沙、沙、沙”地下着,孩子們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看着窗外淅淅瀝瀝的春雨,教室裏播放這《小雨沙沙》的樂曲。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感受散文所表現的春天的美。

2、學習用優美的語言描述春天的景色。

3、仿編散文,並用完整的話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1、用優美的語言描述春天的景色。

2、仿編散文,並用完整的話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欣賞過春雨的自然景色。

2、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3、小燕子、小麻雀、小黃鶯的頭飾各10只。

活動過程

 一、以多媒體課件“春天的景色”畫面導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1、幼兒看課件畫面描述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在《春雨沙沙》的音樂聲中討論。

2、老師簡單小結幼兒所描述的內容,並將音樂聲放大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律動,表現讚美春色的快樂情緒。

 二、欣賞散文,並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表達春色的快樂情緒。

1、老師演示多媒體課件,幼兒欣賞散文一遍。

2、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散文內容,提問:散文的名字叫什麼?散文裏都有誰呢?它們各自認爲春天是什麼顏色的?

3、老師演示課件,幼兒再次欣賞散文一遍。

4、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散文內容:

①春雨像什麼?是怎麼落到地上的?

②小鳥們在爭論什麼問題?

③小燕子爲什麼認爲春雨是綠色的?(動詞:落、淋)

④小麻雀爲什麼認爲春雨是紅色的?(動詞:灑、滴)

⑤小黃鶯爲什麼認爲春雨是黃色的?(動詞:落)

 三、表演散文。

1、幼兒每人從座位下面拿出一個頭飾,並看好自己是什麼小鳥。

2、師幼一起朗誦散文,老師利用課件提示,幼兒表演。

4、幼兒互換頭飾,再次表演一次。

 四、仿編散文。

1、幼兒自由結伴進行仿編,老師巡迴指導。

2、老師示範仿編。

3、請2—3名幼兒到集體面前來仿編,給予表揚和鼓勵。

 五、結束部分。

1、放錄音:春雨的話。

2、帶領幼兒學說春雨的話。

4、律動《春天在哪裏》出活動室。

 附:教學反思

《春雨的色彩》,是一首很優美的散文詩,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基本內容,感受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學習散文詩中的角色對話,理解“屋檐”,“萬紫千紅”。在這一課時,我“放手”了,雖然課談不上精彩,但是很真實!“放手”的課堂,真實的學生;真實的老師,真實的課!孩子們心中的春雨,正在呼喚我們學會尊重他們。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尊重他們的心理自由,尊重他們的觀察,尊重他們的體驗,尊重他們的審美差異,這樣才能取得孩子們內心的認同,教育才能在他們身上達到預期的效果。在聽了小燕子、麻雀和小黃鶯的討論後,我讓同學們也來討論一下:你認爲春雨是什麼顏色的?同學們經過討論後,我放手讓學生各抒己見,課堂上真是鬧開了花:有的認爲春雨是白色的,有的認爲春雨是粉色的……還有的說春雨是彩色的,同學們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有的同學甚至還編出了和書上差不多的句子。上完這節課後,我既高興又慚愧。高興的是,大膽“放手”後,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思維活躍了,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了。但同時,我感到慚愧,與學生相處這麼久了,怎麼到現在才發現我班的一個個學生是那麼有見解啊!我差點淹沒了一個個具有潛力的人才呀!我培養的是有個性的學生,有主見的學生,而作爲年輕教師的我是否也需要一點個性?需要有自己的見解與思考……看來,所謂的接受新觀念只注重了表面功夫,舊觀念還是存留在我的腦海裏。因此,我們的幼兒教育必須要允許學生“插嘴”,讓學生自覺參與討論,暢所欲言,課堂教學多一點民主,少一點“紀律”,多一點活躍,少一點沉悶。這樣,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就縮短了,師生在課堂教學中處於一種和諧的交互活動狀態,以此促進學生創造性地學習,促使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看着課堂上孩子們那一隻只高高舉起的小手,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那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臉,我興奮極了。我相信,課堂上,教師只要留給孩子機會,只要告訴他們表達意見是他們的權利,只要說明很多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許多領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只要熱情地鼓勵孩子,真正地賞識孩子,就能看到孩子敞開的心靈之窗,就能聽到孩子發出內心深處的聲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使小朋友的應變能力得到提高。培養小朋友活潑開朗的性格。

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小朋友的應變能力。

難點:有序的開展活動。

活動準備

兒歌,小草帽10頂。

活動過程

過程一、導入

老師帶着一頂小草帽念着兒歌走進教室:我有一頂小草帽,可愛的小草帽,戴在頭上多麼好,美麗的小草帽。

老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來做個遊戲,讓每個小朋友都戴上可愛的小草帽。

過程二、分組練習

1.把小朋友分成每三人一組,讓他們或坐或站,講明遊戲規則,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草帽遊戲,從慢到快。(必須是前面的小朋友戴上草帽後,後面的小朋友才能摘下。必須是等後面的小朋友摘下草帽後,前面的小朋友才能戴另一隻。)

2.當小朋友熟練一些之後,老師把小朋友分成每六人一組逐漸提高練習速度。

過程三、比賽

1. 把小朋友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開始比賽。

2. 比賽結束,老師幫助落後的那一組小朋友分析原因並給予鼓勵。

3. 把兩組小朋友混合起來重新分組,再次開始比賽。

延伸:蹦跳練習

1. 變相蹦跳,不能撞到任何人。

2. 與同伴拉着手進行蹦跳練習。

教學反思

由於小朋友的反應快慢不同,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開始這種遊戲,會讓小朋友不適應,也會使小朋友情緒受挫。如果重新上這堂課,可讓小朋友多做幾次練習,獲得初步的經驗後再進行比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根據樂句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學跳邀請舞。

2、積極參與活動,表現大方,體驗共同舞蹈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不同顏色的彩紙4張、記號筆。

2、舞蹈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

1.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歡快、活潑。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會是什麼呢?(幼兒欣賞音樂)

知道禮物是什麼了嗎?(對了,是一段好聽的音樂)你聽了有什麼感覺?(歡快,輕鬆,想跳舞)

2.聽辨樂句,在每一樂句的句首處拍一下手。

1)、師: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遍,請小朋友們在每個樂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聽聽樂曲裏一共有幾個樂句。(教師邊拍手邊有語言輕輕提示)

拍了幾下手?有幾個樂句?(4句)

2)、師:請你們自己試着在樂句開始時拍一下手。(幼兒再次聽音樂拍手)

(二)創編動作

1.幼兒聽音樂自由表演,老師選擇動作進行記錄。

師:剛纔小朋友說這首樂曲非常歡快,聽了想跳舞,現在我們就來聽着音樂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我會把你們做的動作記下來哦。(播放前半部分音樂,教師記錄幼兒的動作)

2.幼兒根據圖譜學習舞蹈動作。

1)、師:看,老師記了幾個動作?

看圖譜逐一學習動作:這個動作怎麼做?怎麼樣做得更加漂亮?像在做什麼?給它取個名字?

2)、現在我們把這四個動作連起來做一做!(一遍)

3)、這一次,讓我們邊做動作邊走起來吧!(兩遍)

4)、好的,我們聽着音樂再來一遍,好嗎?前奏的時候我們要做好準備。(三遍)

5)、聽音樂表演舞蹈動作

師:剛纔我們是看着圖譜做動作的,如果我們不看圖譜能記下這些動作麼?(幼兒不看圖譜再來一遍)

(三)跳邀請舞

1、討論並學習做邀請的動作。

師:有了好聽的音樂,也有了好看的動作,我們把它變成一個邀請舞,好嗎?

邀請舞有邀請的動作,可以怎麼邀請朋友呢?請你來試一試?(教師示範,作提升:動作到位,一樂句做一次邀請)

師:邀請朋友應該有禮貌,眼睛應該看誰?去找個朋友試一試邀請的動作。(關注眼神的交流)

2、老師完整表演邀請舞,引導幼兒初步瞭解跳邀請舞的方法。

1)、師:我先來做邀請者,你們在圈上做什麼動作呢?

2)、師:你們看,我在什麼時候把朋友輕輕地請進來的?現在邀請者變幾個了?

3)、師:我們繼續來邀請朋友!(如果發現到邀請時還沒有找到朋友,應馬上引導:我們應該在哪個樂句就應該找到朋友?)

3、幼兒學跳邀請舞,在舞蹈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師:讓我們繼續跳舞吧。

師:跳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麼?應該怎麼解決呢?(如果多人找一個朋友,應該及時調整)

4、集體跳邀請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樂。

師:跳得開心嗎?想再來一次嗎?

5.延伸。

師:朋友都邀請完了,音樂還有好多,我們回到教室邀請更多的朋友一起來跳舞,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遊戲主題由來】

通過一次談話活動,我發現孩子們最近對藥的種類產生了興趣,還模仿藥劑師學着包起藥來,看着自己包好的"藥"整齊的放在盒子裏特別自豪。有的孩子建議開個醫院吧。大家一下來了興致,所以我們選擇了"醫院"這個遊戲。

遊戲總目標】

1、瞭解醫院工作人員及其職責,模仿和扮演醫生、護士及病人等角色,體驗角色扮演的樂趣。

2、能遷移生活中關於醫院的知識經驗,與同伴合作創設醫院的環境。

3、學習用協商、輪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能共同解決遊戲中出現的問題,不斷髮展遊戲情節。

4、合理擺放、愛護材料,創造性的使用材料。

5、緩解幼兒對醫院、醫生、打針等的排斥感和恐懼心理,在生病時從心理、身體上能配合醫生的工作。

6、對醫生這個職業充滿敬佩的感情,體驗醫生和護士工作的辛苦。

【遊戲目標】

1、瞭解醫院工作人員及其職責,初步扮演醫院中的各種角色。

2、生病時懂得要醫院看病,瞭解看病的基本程序:掛號-看病-取藥。

3、大膽有創造性地選擇替代物與遊戲材料,根據遊戲需要自制簡單玩具。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體驗模仿的樂趣。

【遊戲準備】

經驗準備:

1、在談話活動中引發幼兒關於看病的生活經驗,瞭解醫院工作人員的職責。

2、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關於醫院的廢舊物如:藥瓶、病例卡等。

物質準備:在醫院投放病歷卡、聽診器、針筒、藥品等環境創設:創設醫院的環境

【遊戲過程】

一、教師出示聽診器和針筒和病歷卡,引出遊戲,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樂趣。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你們在什麼地方見過聽診器和針筒?醫院裏有誰?他們的工作是什麼?

二、師幼共同回憶去醫院看病的流程:掛號-看病-取藥師提問:你們去過醫院嗎?爲什麼去醫院?去醫院看病時,先要做什麼?接着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師小結:小朋友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要去醫院看病,看病時,要先到導診臺的護士那填寫病歷,然後到主治醫生那去看病,看完病再去藥房取藥。

三、提出遊戲要求

1、要協商討論,解決醫院開業前的各種問題。

2、要選擇各種替代物,創設醫院環境。

3、按意願選擇角色,分工扮演醫生、護士及病人等角色。

四、幼兒遊戲,教師以病人的身份介入遊戲,觀察指導。

1、觀察幼兒能否協商、分工,形成初步的角色意識。

2、觀察幼兒是否能掌握看病的基本程序:掛號-看病-取藥。

3、觀察醫生、護士能否明確職責。

五、整理遊戲材料和環境,師幼分享遊戲體驗,評價遊戲情況。

1、整理遊戲材料和環境。

2、交流遊戲情況。

師提問:

1、你今天扮演了什麼角色?你是怎麼做的?

2、你在遊戲中遇到什麼困難?你是怎麼解決的?

3、下次的醫院遊戲你認爲可以增加什麼材料?

第二次遊戲

【上次遊戲回顧】

從上次遊戲中,我發現幼兒對於醫院遊戲是充滿興趣的,特別對於醫生這個角色充滿嚮往。但是在遊戲中我發現,因爲第一次玩這個遊戲,幼兒出現的症狀與其他主題遊戲第一次出現的症狀都大同小異,即語言交流不夠豐富,情節斷續,不知該如何往下發展,並且在遊戲過程中很容易笑場。但是醫生的看病時,不能很好的對症診斷,不能根據病人的病狀做出相應的策略。且形式單一,對於打針尤其感興趣,不管什麼病症都要求病人打針。因此,針對這些情況,我對遊戲方案進行了調整。

【遊戲目標】

一、明確所扮演的角色,增強角色意識。

二、嘗試根據不同的病症,針對性提出治療的方案,能對症下藥。

三、能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促進角色間友好互動。

【遊戲準備】

經驗準備:在談話中,引導幼兒回顧醫生看病的方法,初步瞭解不同的病症的不同的診斷方法。

物質準備:增設壓舌板、手電筒、體溫計、白大褂、白帽子、護士帽、藥瓶等。

環境創設:豐富醫院的環境佈置。

【遊戲過程】

一、回顧上次遊戲存在的問題,明確角色意識。

師:上次遊戲中,老師發現扮演醫生的小朋友對不同的病人都用了一樣的看病方法,而且喜歡給病人打針,這樣對不對?爲什麼?

師:要怎麼樣才能幫助病人把病看好?

師小結:醫生要仔細詢問病人哪裏不舒服,然後要看看他不舒服的地方,一般的病只要吃藥就好了。

二、提出遊戲要求。

1、與同伴協商角色分配。

2、導診的護士要主動與病人問好,遊戲中要用禮貌用語。

三、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開展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1、適時以病人的身份參與遊戲,製造問題,讓醫生解決,觀察醫生對症診斷的情況。

2、觀察醫院工作人員與病人之間語言交流情況。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初步瞭解醫生和護士的工作情況,認識了一些醫療器械,個別小朋友對醫院的恐懼感逐漸消除。在活動中,個別幼兒會一直忘記自己手中的儀器是幹什麼的,教師適當的給予提醒。還有部分幼兒說到打針就怕即使是假的,通過這次活動,部分幼兒覺得打針也不是很恐怖。幼兒通過這次活動也加深了預防疾病的意識,目標基本完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