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編七篇

本文已影響 1.37W人 

作爲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編七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準備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基礎。

準備是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以前所做的所有工作,大體有三部分:一是瞭解孩子,包括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個性特點和現有的經驗和水平;二是選擇教材,即圍繞孩子的需要,選擇最適宜的教育教學內容;三是準備環境材料,包括教具、幼兒操作材料,環境創設等等。

(一)瞭解孩子是教學準備階段最基礎的工作,因爲後邊的所有工作都要以孩子的各方面特點爲依據。例如,我們現在是組織中班的孩子的活動,首先,要注意中班幼兒的一般特點,即幼兒的“愛玩、會玩,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等一般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就要首先呈現在我們的腦海裏。其次是個體差異性,要考慮到每一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其不同的個性。第三還要具體考慮到某個班幼兒的生活經驗、知識技能基礎,要了解哪些孩子能力強,哪些孩子能力一般,哪些孩子能力弱,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最大等等。然後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出問題的難易,排出層次,並有針對性的面向不同能力的幼兒,增強教育的針對性。總之,對孩子能有一個瞭如指掌的把握,是促使教學成功的首要條件。

(二)選擇教材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幼兒園的教學內容不是像中小學那樣全都規定好的,而是依據幼兒的經驗,要符合整體性、綜合性特點,所以內容選擇具有廣泛性、豐富性,要以幼兒的生活爲源泉,就好比陳鶴琴先生說的“生活即學習,生活即課程”,幼兒周圍的生活都可以是幼兒學習的內容,這就給我們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方面以最大的創造空間。以省編教材爲例,大班上學期有11個主題可供選擇,每個主題裏的教育活動可根據本班幼兒情況進行取捨,具體到某一個活動,教師還可以進行大膽改革,把發生在孩子身邊的生活內容納入教材,還可把當地的風俗活動、民間遊戲等作爲教學內容。總之,教學內容最重要的是適宜,要適合我們所面對的孩子,要適合我們的教育目標。

二、介入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介入就是讓教師和材料對幼兒施加干擾,使幼兒向着理想的目標發展,就是當把所有的準備都作用於幼兒時,幼兒的學習不是一種任務的完成,而是一次遊戲的過程,幼兒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最大快樂。我們可以分爲物和人的介入兩部分,教師思想言行的介入是人的介入;環境、教具、操作材料等等是物的介入。物的介入必須是在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的指導下投放到孩子們的中間,讓孩子與它們發生作用,最重要的是安排好介入的時間和順序。

教師的介入就是因勢利導,是一種教學方法創新和應用,是教師教學思想和靈魂的滲透。重點作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觀察,觀察孩子與環境作用的情況,要觀察到每一個孩子,要觀察的仔細,要通過觀察瞭解到孩子的需要,瞭解到所做的準備是否合理。二是參與,要想真正理解孩子,教師還要參與孩子的活動,與孩子一起探討,一起面對疑惑、享受快樂,儘管孩子的問題教師有現成的答案,但還要把機會留給孩子,引導他們自己探索找到答案,讓孩子在自己的經驗中成長。三是引導,這是教師介入的最關鍵之處。幼兒在老師創設的環境中是否的到最有效的發展,關鍵是教師的引導,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問題的處理。教師通過觀察,可能會給幼兒提出問題,幼兒在情景中自己也會提出各種問題,如何讓幼兒得到問題的答案,是教師教學的藝術所在。對於幼兒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自己得到答案的問題,教師可以直接給幼兒以明示,幼兒花很短時間就可以解決問題,知道自己怎麼做;對於幼兒自己能夠得到答案,但仍需教師引導幫助的問題,教師的引導幫助要恰當,即要給幼兒留有努力的空間,又不要包辦代替,中間需要把球來回踢幾次,教師一定要有耐心,否則會錯過教育的好時機。還有一些問題是不用教師幫忙,幼兒稍一努力就會解決的,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特別對現在的獨生子女,家長包辦代替的太多,在家裏已經剝奪了他們很多鍛鍊的機會,所以,作爲老師,儘量要把機會留給孩子,孩子也會在自己的努力中找到自信,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對他們來說這是是非常寶貴的。

物的介入就是環境與材料的投放,是隨着教師的介入而介入的,與教師的介入是密不可分的。環境與材料的介入不能過少,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有選擇的餘地;但同時也不要過多、過雜,過多、過雜容易使幼兒視覺和思維發生混亂,影響到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也就影響到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提煉是對現在教學的肯定,是對今後教學的促進。

提煉是教師不斷尋找在準備、介入部分能使教學取得最佳效果的因素,是不斷挖掘教學活動閃光點的過程。提煉的目的是爲今後的教學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提煉要做到第一要及時,活動結束後時間越短,能回憶起的東西越全面,越細緻。典型的活動案例當時能使很多人感動,但感動的方面、程度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如果不用心及時整理出來,形成文字,相信過不了多久,大家又回到一個起點。所以,提煉一定要及時。第二是提煉要長期堅持,形成習慣。規律性的東西不會簡單的在一次或幾次的實踐中獲得,要經過長期的時間和驗證,所以,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要隨時做一個有心人,多動腦思考,還要多寫多記錄。第三是提煉要全面,特別是對一些公開教學活動,不斷要從整體上提煉,還要對細節進行分析,不管什麼樣的教學活動,成功之處多少都會存在的,有時可能是一個環節,有時可能是一件教具的應用,有時可能是一個問題的提出或一句話的引導,也可能是一個生成環節的應急處理,總之是一定存在的不但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提煉,還要對同事、同行的教學活動進行提煉。不但要尋找出這些成功的因素,還要分析出爲什麼這樣做會成功。不但要找出成功的因素,而且要找出失敗或失誤的方面及原因。第四要儘量只要有心這樣做,可以不拘形式,能方便自己即可,因此,文字記錄可長可短,可以是隨筆,可以是日記,可以是課後的反思,還可以是一篇論文,只要自己善於提煉,精華隨時可能被發現。第五要重視對提煉的應用。提煉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手段,提煉的過程中,自己的觀念和思想不但受到洗禮,更重要的是這些觀念會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活動,使我們的對教學活動成功、失敗的提煉不是目的,目的是爲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因此,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提煉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重要的是教學活動不斷取得好的效果,才能真正成爲能手,不管拿到什麼樣的內容,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孩子,就像魏書生那樣會成爲最好的老師。教學提煉提煉的過程,是對已做過的事情進行重新梳理的過程,提煉不是對過去的事情回憶以下,而是要形成文字記錄下來。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幼兒對梯子的各種遊戲,發展幼兒的攀爬能力和平衡能力。

2、 培養幼兒無畏、勇敢、果斷、鎮定的優秀品質。

3、 增加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

  活動準備:

竹梯、彩色滾筒、椅子、牛筋等。

  活動設計:

一:準備部分

基本動作練習。立正——稍息——向右看齊——向右轉——原地踏步走——齊步走——小跑——立停。

二:基本部分

小特警已經學會了許多本領,今天要進行考試了——探險。在我們探險的路上,要過許多小橋。有有趣的小橋、也有很危險的小橋,大家可要注意了!看哪個小特警員特別勇敢、機智、聰明。

1、過小橋

第一關:平地小橋 要求:規定用走、跳的方法在梯內和梯上通過。

第二關:傾斜小橋 要求:規定用走、跳的方法在梯上通過。

第三關:懸空小橋 要求:規定用爬的方法在梯上通過。

第四關:人工搖橋 要求:梯子駕在兩個圓筒上,教師在兩頭固定及搖晃,幼兒在梯子上自由發揮通過。

2、幼兒學看示意圖,可以商量討論來進行探險活動。在活動中要求幼兒遵守活動規則。

三:結束部分

幼兒分組在梯子旁把梯子搬起,並唱兒歌。(兒歌如下)

兒 歌

我們都是小小特警員,

高高興興往家走;

怎麼走?www. ……

1、2、3向前走,

2、2、3向後走,

3、2、3向左走,

4、2、3向右走;

彎一彎,扭一扭,

很快到了家門口,

我們都是勇敢的小小特警隊。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手腳協調,動作跳動有節奏,首位的要求是把握節奏感,隨着寶寶對動作不斷熟悉,可以加快節奏,多跳時間和個數,考驗寶寶的反應與執行能力。

在跳繩過程中增進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友誼。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熟記跳繩繩的動作要領;在做動作的時候強調先慢慢跳,手與腳協調好,兩手緊握繩索,先輕後快,讓幼兒在表演的時候感受到快樂。

難點:動作的時候力求身體與繩索等動作的協調。

活動準備

“跳繩繩”的繩索, 可用“找朋友”的音樂。

活動過程:

先講解跳繩繩的活動要領,溫習老師以前教過的兒歌“找朋友”。然後讓小朋友自己手拿繩,單腳雙腳分別練習,也可組織其它的小朋友一起跳,可單人跳可雙人跳,還可以一邊一人甩,中間一個人跳,還可多人到中間跳,並且可跳進跳出。跳完之後,孩子們就站成多排同時跳,享受集體跳繩繩的快樂,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課時間,結束本課。

教學反思

1、跳繩繩這個活動,在我與學生一起做的時候,開始自己也跳得不太好,有點僵硬,因此,自己要先多訓練,活動的效果纔會很好。

2、,教學形式上有點生硬,如果在教學前先可以給孩子播放一段生動的音樂觀看一段跳繩繩的比賽視頻,那孩子們的熱情會一下子調動起來。

3、在這個活動中,幼兒都參與了遊戲,孩子們在與老師跟同伴之間的中掌握了跳繩的技巧,增進了友情。

4、孩子們跳繩繩感覺很開心,愉快。看到他們高興我也很開心。自己對這次活動有了更深的瞭解和體會,對以後開展類似活動積累了經驗。

幼兒園教案 篇4

  目標:

1.嘗試自己設計圖稿,選擇材料扎染手帕。

2.能大膽操作,並積極向同伴展示和介紹自己的扎染作品和經驗。

3.通過欣賞進一步感受圖案與扎染方法之間的關係,對扎染產生興趣。

  準備:

1.幼兒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進行扎染的經驗。

2.用不同方法制作的扎染作品若干,相對應的方法圖譜(圖1)。

3.扎染材料:白色手帕、剪刀、各色食用染料、玩具、牛皮筋、塑料抽拉帶、細銅絲等。

4.師幼共同設計的圖稿和據此扎染的手帕一塊(圖2)。

  過程:

1.欣賞用不同方法扎染的手帕,遷移已有經驗,進一步瞭解與其對應的扎法。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塊扎染手帕,你最喜歡哪塊?爲什麼?

幼:我最喜歡這塊手帕,它的顏色像塊綠草地。

幼:我最喜歡這塊手帕,它的花紋像雞蛋,是橢圓形的。

幼:我喜歡這塊手帕,它的花紋像大海的波浪。

幼:我喜歡這塊手帕,因爲它的花紋像火車道。

師:像火車道的花紋在哪裏呢?

幼:在手帕的角上。

(2)師:你知道這些好看的花紋是用什麼方法扎出來的嗎?

幼:像大海波浪一樣的花紋是把手帕對邊折,再扎皮筋做出來的。

幼:圓形花紋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來的。

幼:斜形花紋是把手帕對角折,再扎皮筋做出來的。

幼:像火車軌道一樣的花紋是在四個角上扎皮筋做出來的。

(教師根據幼兒交流情況,在手帕的下方出示相應的方法圖譜,見圖1。)

2.回憶經驗,明確設計圖稿與作品的關係,產生設計、扎染手帕的願望。

(1)出示設計圖稿,引導幼兒觀察設計的花紋,猜測扎法(見圖2)。

師:昨天,我們一起設計了一張手帕的圖稿,看一看,上面都有哪些花紋?

幼:手帕中間有一條斜線,斜線兩邊都有一個圓形,兩個角上還有弧形的、像太陽一樣的花紋。

師:怎樣才能在手帕上出現這些花紋呢?

幼:先把手帕對角折,然後紮上皮筋,就會出現中間的斜線了。

幼:在手帕兩邊用包珠子的方法扎。

幼:在兩個角上直接紮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手帕,引導幼兒比較(見圖2)。

師:這是我們扎染出來的手帕,看看和設計圖一樣嗎?

幼:有點不一樣,我們設計的兩個圓一樣大,可是這兩個圓一個大、一個小。

師:想一想,這兩個圓怎麼會一個大一個小的呢?怎樣才能讓扎染出來的兩個圓一樣大呢?

幼:可能它裏面包的珠子一個大一個小,只要選兩個一樣大的珠子就行了。

3.設計、扎染。

(1)共同討論製作要求。

師:今天我們來做小小設計師,自己設計圖稿,扎染一塊漂亮的手帕。大家先要想好在手帕的什麼地方染出什麼樣的花紋,然後把它畫下來,再根據圖稿上的花紋選擇合適的材料扎、染。

(2)設計圖稿並製作。

(教師觀察並指導幼兒設計圖稿,根據圖稿選擇合適的方法及材料進行製作。)

(3)染色。

(教師幫助幼兒擰乾手帕,併到水池裏沖洗多餘的染料。)

4.欣賞作品。

(1)展示設計圖稿及扎染的手帕,自由欣賞(見圖3、圖4)。(2)將手帕與設計圖稿進行對比,分析成功的地方。

師:你們都按照自己設計的圖稿扎出來了嗎?你是怎麼扎的?

幼:我先在手帕中間包了一個珠子,再把四個角一起紮起來。

幼:我設計了好多條線。我先把手帕對邊折扎皮筋,可是發現太慢,就把手帕再對摺扎皮筋,扎一根皮筋就會出現兩條線,這樣就很快了。

師:看看我們扎染的手帕和設計圖稿一樣嗎?

幼:我發現這塊手帕和設計圖稿不太一樣,圓有點扁了(見圖3)。

幼:我發現這塊手帕的設計圖稿上的線是直的,可是扎出來的線是歪歪扭扭的(見圖4)。

(教師引導幼兒共同分析原因,使幼兒知道在扎染手帕時要看清楚設計圖稿上花紋的位置,並把手帕摺疊平整。)

(3)產生繼續探索使用多種材料進行扎染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用皮筋和一些玩具設計、扎染了漂亮的手帕。老師還帶了一樣東西,你們看看是什麼?

幼:是根小棒。

師:小竹棒也能幫助我們扎染出漂亮的花紋呢,以後我們一起來試試好嗎?

  活動分析:

活動中,教師在幼兒瞭解扎染方法及會出現什麼樣的圖案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設計圖稿,有計劃地選擇材料進行扎染,注重培養幼兒在扎染活動中的有意性和計劃性。

爲了幫助幼兒解決按照圖稿選擇材料、在相應的位置匹配扎染方法的困難,在活動開始部分,教師有目的地選擇了幾塊手帕引導幼兒欣賞、匹配扎染方法;然後過渡到讓幼兒根據設計圖稿討論在手帕的什麼位置運用什麼方法來扎染,進一步明確圖稿與作品的關係:最後,教師讓幼兒自己進行設計與扎染,體驗成功的快樂。整個活動層層遞進,適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在材料方面,教師不僅提供了皮筋、各種珠子及小玩具等,還提供了封口帶、細銅絲等一些用於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兒根據需要使用。

雖然個別幼兒在設計圖稿與扎染方法的匹配方面還有些懵懂。但在實踐中有了新的感悟與認識,如設計的“線條”圖案就是扎一根皮筋所出現的圖案等。在扎的過程中,細微的變化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了扎染的魅力。他們在拆開皮筋、展示作品時都能主動地和圖稿對比,體驗到了設計、製作的快樂。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秋天悄然而至,小朋友們紛紛帶着自己愛吃的水果來到幼兒園與小夥伴們分享,興高采烈地談論着“紫葡萄象瑪瑙”,“柿子黃澄澄的象個小燈籠”根據秋季收穫的甜美和小朋友們的興趣點所在,我根據《綱要》精神,及時抓住教育契機,設計生成了主題方案活動《秋天甜又美》。旨在讓活動走出園外,通過參觀、採訪、實踐、交流、表演、遊戲等手段,讓幼兒身臨其境、瞭解、體驗各種職業的特徵,感受秋天的豐碩、美景、變化,鼓勵幼兒大膽提問、大膽探究、相互合作,在制定、採訪、種植、遊戲等活動中體驗活動的樂趣,開闊視野、培養幼兒初步嘗試獨立的解決問題及社會生活實踐能力。

活動一:

找秋天(綜合活動)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從自身及周圍環境等的變化中,感受秋天的到來,瞭解秋天的基本特徵。

2、引導幼兒從多角度多方面來“找秋天”,表達自己所找到的關於秋的信息。

3、培養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投票,激發幼兒關注周圍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代表自己的標記,繪畫、唱歌、舞蹈、講故事,種植的圖識,白紙、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引發幼兒思考:現在的.天氣是什麼季節?爲什麼?(明確秋天的天氣特徵是涼爽的、舒適的)2、組織幼兒交流、討論:秋天已經來到了,你能找到嗎?到去哪兒找呢?

3、找到了秋天,我們可以用哪些方式告訴大家呢?(師幼共同歸納不同方法,出示相應圖識:繪畫、唱歌、舞蹈、講故事,種植等)。

4、投票選擇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

(1)交待任務:選擇你喜歡的方法來告訴大家你找到的秋天?

(2)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標記貼在自己喜歡的圖標下。

5、交流、公佈結果:

(1)你爲什麼選擇這個方法?(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本領最大的,和某某小朋友“合作”愉快的……)。

(2)瞭解各組的組員,形成臨時小組。

活動二:秋天的菜場(參觀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秋天農貿市場各個區域蔬菜、水產品的品種,初步瞭解秋季豐收的食物與人們生活飲食的關係。

2、擴展幼兒生活經驗,嘗試自主選擇購買各種蔬菜,做到語言流暢,禮貌大方。

【活動準備】

菜籃子、備好的零錢、選擇路線

【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分組談話。

1、與家長交流

(1)交待本次活動目的。

(2)重點提醒家長注意做好安全工作。

(3)指導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瞭解秋天的季節性蔬菜、水產品,讓孩子自己選擇要買的菜。

2、與幼兒討論:怎樣做文明的小顧客?如:禮貌與別人打招呼、不隨便拿攤位上的東西、不在菜場裏四處奔跑打鬧、保持菜場內的環境衛生、愛護公共設施等。

二、組織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觀農貿市場

1、幼兒、家長、老師有序地進入菜場,邊觀察,邊介紹、交流菜場各區的劃分(重點介紹秋季的時令蔬菜、水果、水產品):家禽區、蔬菜區、水產品區

2、在參觀後,幼兒自主選擇購買一種秋天的時令菜,家長提醒幼兒用禮貌的語言進行購買活動。

三、參觀後談話

1、請幼兒向大家展示自己買的菜,並介紹菜的名稱。

2、說說:在哪個區買的,你是怎麼買的,你爲什麼買這種菜?

3、如果沒有農貿市場會怎麼樣?

活動三:學當小記者(社會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採訪別人的過程和需準備的工作。

2、懂得通過採訪別人獲得信息,也是解決困難的一種方式。

【活動準備】

邀請從事不同職業的家長來園(農民、水果店店主、園林師、水產商、記者等等)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出思考:

1、明天我們將請來幼兒園一些小朋友的家長:如我們班徐家俊的爸爸(水產商)、大三班馬舒穎小朋友的奶奶(菜農)、大二班楊淦林的媽媽(園藝師)、李佩佩的媽媽(水果店店主)來我們班介紹他們的工作,

2、你知道怎樣採訪別人嗎?可以說些什麼?問些什麼?

3、怎樣能讓別人樂意接受你的採訪?

二、觀看(採訪保育員秋天的工作),瞭解採訪順序:

1、觀看中一班周逸桐的爸爸(記者)採訪保育員的過程。剛剛的採訪中叔叔問了些什麼、怎樣做的?

2、提升採訪時的準備工作與過程等經驗:事先準備採訪內容,介紹自己,提出問題,得到答案表示感謝。

三、鼓勵幼兒在明天的採訪中大膽嘗試。

活動四:豐收之歌(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這是一首丹麥名歌,歌曲的性質歡快、喜悅。

2、熟悉樂曲的旋律和結構,根據去果園、摘果子等情節創編動作。

3、感受並運用表情、動作表現豐收的喜悅、歡快,讓幼兒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4、站在隊形上舞蹈時,注意控制動作的方向、幅度、與同伴配合比較協調。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隨機欣賞《豐收之歌》。

2、組織幼兒進行聽信號變隊形的遊戲活動。如散點→大圓→六小圓。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欣賞一組外國果農在田間收穫的情景視頻。

(1)說說:果農是怎樣在田間收果子的?

(2)學學:果農去果園、揹簍子、爬梯子、摘果子等動作。

2、傾聽、欣賞丹麥歌曲《豐收之歌》。

(1)教師組織幼兒傾聽歌曲,回憶音樂表現的內容。提問:歌曲裏面講了哪些內容?

(2)向幼兒介紹歌曲的名稱、來源、性質。

3、在老師的啓發引導下,邊聽歌曲邊創編動作,啓發幼兒大膽地隨着音樂的旋律變化,模仿果農田間勞作的各種動作。

4、教師與一組幼兒示範,按音樂的結構變化舞蹈中的隊形,引導其他幼兒觀察舞蹈中進行哪些隊形變化。

提問:舞蹈詩有哪些隊形?什麼時候開始變隊形?

5、教師組織全體幼兒按一定的隊形變化跳舞,編隊形式,教師即時用語言提醒幼兒保持好距離。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在一次午點的時候,我們吃的是麪包。突然又一個小朋友跑來對我說:“老師,我送你一樣東西,看看,是什麼呀?”旁邊的小朋友也跟着跑來看了:“哇,是戒指哦!”原來,這位小朋友是用扎麪包口袋上的金絲條做成了,其他小朋友看了也非常的想玩一玩。我發現我朋友對這金絲條的興趣非常的高,同時,幼兒在這樣玩的過程中也發展了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我有意識的和小朋友一起收集金絲條,於是產生了本次活動《好玩的金絲條》。

活動目標:

1、在擺弄得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感受操作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準備:

金絲條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讓幼兒認識金絲條。

T:咦,這是什麼呀?

Y:小棒……

T:它是什麼顏色的?

Y:金黃色

T:是什麼形狀的?

Y:細細的,長長的

T:你們在哪裏見過?

T:我們在幼兒園吃麪包的時候又沒有發現這呀?它是用來紮緊口袋的,防止麪包變壞。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金絲條。

3、幼兒自由探索

T:小小金絲條的本領,請你們拿一根金絲條彎一彎、紐一扭,看看它可以變成什麼?

:剛纔我們用一根金絲條變出了剪刀、小蛇、小人、戒指、蝸牛等很多東西。

T:現在我們用兩根、三根來變一變、看一看,比一比,誰的本領大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幼兒的作品

4、幼兒製作泡泡圈

T:小朋友有的本領真大,做出了那麼多好看好玩的東西,老師也來變一個。看仔細了哦,金絲條要和老師的手指做遊戲了,金絲條在手指上繞一下,一個圈,在來擰一下,看,這是什麼啊?

T:泡泡圈。它要跳到泡泡液中輕輕的洗個澡,出來了,我們小嘴巴園園的輕輕的一吹。哇,好漂亮的泡泡哦,你們想不想來試試?幼兒製作泡泡圈請一名幼兒試試是否成功。

5、幼兒集體吹泡泡。

幼兒園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一直以來,在經典的故事《小兔乖乖》裏,我們給孩子的似乎就只有“壞人來了別開門”這樣一個安全教育的點。而安全意識、安全教育對孩子來說卻不是那麼簡單的。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學會分辨好壞以及如何保護自己。所以,我嘗試將經典童話《小兔乖乖》進行改編,故事中不僅有狡猾的大灰狼、兇惡的大老虎,還有朋友小貓等,並結合日常生活的角色及情節,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採用“小鬼當家”的形式,使孩子們在類似於真實的生活環境中得到鍛鍊和考驗。因此,這彷彿是一個未彩排過的童話劇。老師無法預知孩子們的表現,需要靈活地、有針對性地、及時地對孩子進行引導。活動不僅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還有對待朋友、親人的方法,熱愛家園的情感等。

活動目標

1.在童話劇中積極參與、大膽表達。

2.學會分辨好壞,知道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3.通過親身體驗培養分辨力、隨機應變能力和勇敢、愛護家人的品質。

活動準備

1.聽過《小兔乖乖》的故事。

2.用桌椅、沙發、毯子、圍牆和樹等搭建小兔子的家,家裏散亂放着一些物品

3.小貓、大灰狼、大老虎頭飾各一(請一位老師分別扮演這三個角色),糖果若干。

4.兔媽媽頭飾一個、小兔頭飾每人一個,玩具蘑菇、蘿蔔若干,塑料棍子一根。

5.相關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建設新家

(1)兔媽媽帶着孩子們搬進森林裏的新家,大家一同佈置、整理新家。

(2)兔媽媽要出門去拔蘿蔔,臨行前叮囑孩子們“要好好看家,不要隨便開門;如果是朋友來了,要熱情招待”等等。

(這一環節是個伏筆,但兔媽媽提供了兩種可能,使孩子們不至於認爲來的一定是壞人,而需要孩子們自己去分辨。)

  2.招待朋友

(1)小兔的朋友小貓來訪,看小兔子們如何對待它,兔媽媽回來後瞭解招待客人的情況並作隨機的指導,表揚會招待客人的小兔。

(如何對待朋友,怎樣招待客人,對中班孩子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教育內容。)

(2)兔媽媽又要出門採蘑菇,臨行前叮囑孩子們“要好好看家,不要隨便開門;如果有壞人來了,應該怎麼對待”。

  3.對付壞人

(1)假扮兔媽媽的大灰狼(同時播放“沉重的腳步聲”背景音樂)來了,它用糖果誘騙小兔子把門打開。兔媽媽根據情況進行引導:如果小兔不上當,兔媽媽要表揚它們並獎勵蘑菇;如果上當了,兔媽媽要及時出現並趕走大灰狼,再對孩子們進行教育。接着兔媽媽又走了。

(2)大老虎(同時播放“沉重的腳步聲”背景音樂)來了,它威脅小兔子開門,否則就闖進來,或者抓住一隻小兔、推倒圍牆等。兔媽媽根據情況進行引導:如果小兔們成功逃走或勇敢地把大老虎趕走,兔媽媽要表揚他們,一起煮好吃的蘑菇湯分享;如果小兔沒法逃走,兔媽媽要拿着棍子並招呼大家一起將大老虎趕走,教育孩子們要齊心協力、保護家園。

(大灰狼代表了有欺騙性的壞人,大老虎則代表了兇狠的壞人,孩子們應該學會的是如何對付它們,保護自己。對於前者要保持清醒、不受誘惑,對於後者則要不畏強勢、齊心協力。)

4.感受成功

兔子一家高興地慶祝勝利,分享糖果,邊唱邊跳(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

  5.重建家園

小兔子和媽媽一起把大老虎推倒的房子重新建好。

(體驗成功的快樂,孩子們會更有自信;而和媽媽一起重建家園,培養的則是孩子們熱愛家庭的責任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