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三篇

本文已影響 1.42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三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筆,會嘗試用筆繪畫。

2、初步知道繪畫的常規,願意參加繪畫活動。

【活動重點】認識幾種常見的筆,並選擇自己喜歡的筆作畫。

【活動難點】對畫筆和繪畫活動產生興趣,初步知道繪畫的常規。

【活動準備】

1、粉筆、油畫棒、水彩筆、白紙、小黑板等。

2、事前瞭解那些幼兒已有繪畫經驗。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口吻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請來了一位神祕的客人,你們看他是誰?(教師出示水彩筆)

師:這是一支神奇的畫筆,你們想讓他畫什麼,他就畫什麼。小朋友喜歡它嗎?幼:喜歡。

幼兒活動:本環節主要請幼兒認識新的作畫工具“水彩筆”,引起幼兒的興趣。

設計意圖:由於之前我們都是用油畫棒作畫,孩子們對油畫棒已經很熟悉了,所以在本次活動開始我先介紹了“水彩筆”,引起幼兒對畫筆的興趣。

(二)教師根據幼兒的提議用作畫,供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你們想讓小畫筆畫什麼呢?幼:蘋果、草莓、小狗……(幼兒自由講述)。根據幼兒的提議用畫筆畫出來。

師:這支神奇的畫筆要變魔術了,請小朋友閉上小眼睛,我數1,2,3小朋友睜開眼睛,看這支神奇的畫筆變出了什麼?

幼兒活動:本環節請幼兒說,老師畫,感受到水彩筆的神奇,充滿對用“水彩筆”作畫的願望。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說老師畫,讓幼兒瞭解水彩筆和油畫棒一樣都非常的神奇、有用,能畫出很多好看的畫來。

(三)介紹幾種幼兒常見的筆。

1、介紹粉筆、油畫棒、水彩筆的名稱。

師:剛纔畫畫的筆叫水彩筆,他還有許多的好兄弟,你們看,他們是粉筆、油畫棒(教師出示幾種常見的筆)。

師:這些神奇的畫筆說,想讓小朋友也來變變魔術,小朋友們想不想啊?幼兒回答,教師發下幾種常見的筆。

幼兒活動:本環節主要讓幼兒認識幾種平時常見的筆,並願意用它們作畫。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多認識幾種常見的畫筆,感受到每種畫筆畫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對各種各樣的筆產生興趣。

2、讓部分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筆畫畫。

有繪畫經驗的幼兒用油畫棒、粉筆自由繪畫。

幼兒活動:幼兒嘗試用不同筆作畫的感覺。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明白不同的筆所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

(四)幼兒嘗試用筆畫畫。

1、提供水彩筆、粉筆、油畫棒、紙和黑板,幼兒自選進行繪畫。

2、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與幼兒談談畫了什麼,幫助記錄或表現一定的內容。如:太陽、小鳥、花、樹等等,讓幼兒體驗繪畫的樂趣。

幼兒活動:本環節幼兒自由選擇“筆”來作畫。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筆來作畫。

(五)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幼兒活動:請幼兒說說是用什麼筆畫畫的,是怎麼畫的。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總結評價,讓幼兒體驗用不同作畫工具作畫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都會碰到和測量有關的活動,由此引發了這個課例。在實驗材料方面,我選擇了對比性比較強的軟尺和硬尺;在測量的對象方面,我儘量選取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且有特性的物品,比如人體、桌子、皮球等。在活動過程的設計上採用提出假設――動手操作――記錄信息並得出結論的形式。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整個過程,從而培養幼兒的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軟尺與硬尺的區別,瞭解它們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2.通過實驗的過程,培養幼兒探索事物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每組一個托盤,內放:軟尺、硬尺、白紙、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1.觀察軟尺和硬尺,初步瞭解它們的特點及在生活中的用途。(幼兒自由分組坐好。)

師:(出示直尺)這是什麼?它有什麼作用?請幼兒自由講述。(出示軟尺)這是什麼?你在什麼地方見過它?

教師小結:我們把這種身體軟軟的、可以彎曲的尺子叫做軟尺,身體硬的不能彎啦的叫做硬尺。

2.通過猜測、實驗,進一步瞭解軟、硬尺各自的優點。

(1)以遊戲情境,引發幼兒探究軟、硬尺不同優點的興趣。

師:有一天,硬尺碰到軟尺,硬尺說:“瞧你的身體軟綿綿的,能有什麼用處啊?”軟尺不服氣地說:“我的用處呀,比你還要大呢!不信,我們就比比吧!請小朋友來做裁判。”

(2)教師出示記錄表,師生一起進行猜測並做記錄。

師:老師這裏有四個任務,請小朋友來猜一猜硬尺和軟尺誰能完成這些任務。

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預測,並在教師的幫助下將預測結果記錄在總表

“硬尺與軟尺”活動集體記錄表

幼兒姓名: 班級:

項目

猜測

試驗結果

測量皮球的周長

量一量小朋友的腰圍

在白紙上畫一個正方形

測量桌子的長度

  (3)幼兒分組實驗

師:不行,這樣不公平。硬尺和軟尺都不同意這樣的結果,它們要小朋友做裁判,幫助他們找出正確地答案。

老師請幼兒進行實驗操作,講解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要求:每組請一名小組長來領用品收用品,分工合作,輕聲交談。每一項用兩種尺進行測量,進行對比。請小組記錄員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表上。

“硬尺與軟尺”活動幼兒實驗記錄表

幼兒姓名: 班級:

項目

猜測

試驗結果

測量皮球的周長

量一量小朋友的腰圍

在白紙上畫一個正方形

測量桌子的長度

  (4)交流和討論。

實驗結束,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每組的測量結果,看看實驗的結果和猜測有什麼不一樣,說一說軟尺和硬尺各自的優點,並做總結記錄。

3.教師用情境性的語言小結軟、硬尺的特點。

師:硬尺說:“啊,原來你的身體軟軟的,能夠隨着物體的曲線變換形狀,測量起圓的東西來比我方便多了。”軟尺說:“你也很不錯啊!要畫直線的時候我就不如你了。”他們在實驗後都發現了別人的優點,還成了好朋友,謝謝小朋友的幫助,再見!

  【設計評析】

因爲做中學強調的是在科學活動中引導幼兒參加實踐,幫助幼兒學會獨立做事,學習記錄與表達,養成遵守規則和尊重他人的習慣。所以在實驗的設計上以簡單、易操作爲核心,力求每個孩子都能動手操作。同時使用情景性的語言使孩子們在實驗的過程中感覺輕鬆、愉快、不枯燥。孩子們在探索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小的爭論和意見,比如有的用軟尺和硬尺都可以,但在記錄時他們都能商量着解決這些問題。這次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了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整個過程,同時發展了幼兒的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初步嘗試說唱結合的演唱方式。

2、 體驗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動準備:

1、《親親熱熱在一起》的歌曲mp3、電腦。

2、簡易道具房子

3、手偶:爸爸、媽媽、寶寶。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出示手偶,談話活動——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出示道具房子,操作手偶,引出活動。

導語: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新朋友,喏——(教師一次出示手偶、介紹新朋友),這是爸爸,我們和爸爸打個招呼吧。

二、 基本部分

1、手偶故事表演《親親熱熱在一起》——瞭解歌詞。

創設情境:寶寶要給大家講故事啦:聽,有一天,寶寶和爸爸在家裏,寶寶總是看着大門,寶寶特別想有一個人來開門,你猜猜是誰呀?(引導幼兒發散思維想象。)哦,總想媽媽來看門,聽,叮咚叮咚,媽媽回來了。

第二天,寶寶和媽媽在家裏,寶寶又看着大門,他想着誰來開門呢?(啓發幼兒推理思維)豐富歌詞叮咚叮咚——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