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9篇

本文已影響 2.75W人 

作爲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木製品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形成愛護樹木,愛惜木製品的意識

2、養成幼兒細緻地觀察周圍事物及習慣,並會使用圖畫、符號等進行表徵,體驗探索的樂趣。

3、瞭解木頭製品是怎樣來的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木製品製作過程圖片。

2、木製品:桌椅、軟木塞、火柴、鉛筆、木製玩具、木製裝飾畫等。

幼兒經驗準備:瞭解一些關於樹木和木製品的簡單知識。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找出活動室內的木頭製品,並用圖畫、符號等表示出來。師幼共同尋找。

2、(1)請幼兒講講自己找到了那些木頭製品。

(2)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是木頭製品。

(3)引導幼兒說出日常生活中怎樣節約木材。

3、討論:爲什麼人們喜歡木頭製品,使用木製品時應注意什麼?

4、(1)請幼兒講座木製品是怎樣來的。

(2)出示圖片請幼兒講述木製品製作的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愛媽媽的情感及想給媽媽寫信的願望。

2、學用圖畫、符號、文字等形式表達想法和情感。

3、複習、鞏固寫信的基本格式。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採訪媽媽光盤、家長來信、自備字卡、白紙、畫筆。

2、回顧以前爲媽媽過節的情景、對“三八”婦女節的認識。

3、採訪媽媽,瞭解媽媽喜歡的顏色、媽媽愛吃的食物、媽媽的生日和媽媽的心願。

4、“三八”婦女節,幫媽媽制訂節日計劃。

5、瞭解媽媽的心願、掌握寫信格式。

重點、難點:

通過觀看錄像和傾聽家長的來信,激發孩子們感激媽媽、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過程:

1、回憶採訪媽媽的內容。

說一說你的媽媽愛吃什麼、喜歡的顏色、生日、心願……

2、觀看錄像。

(1)觀看媽媽辛苦做事的錄像。

聽聽她們都說了些什麼?

(2)觀看後討論。

(3)讀家長來信。

3.幼兒寫信。

(1)複習寫信的基本格式(開頭、結尾簽名、日期、每段前空兩格)。

(2)討論怎樣寫信。

我們還不會寫字,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寫信呢?

還可以用圖畫、符號來表示。

(3)幼兒寫信。

(4)交流自己寫好的信。

4、小結。

活動延伸:

製作信封。

活動反思:

本活動始終以情感爲主線,首先觀看媽媽的錄像和傾聽媽媽來信,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與給媽媽寫信的願望,在此基礎上幼兒通過信的方式將自己對媽媽的情感轉化爲書面語言,幼兒在活動中不僅學會一種新的情感表達方式,同時進一步增強了親子關係。新穎、適宜的活動形式,有效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計劃性較強,語言簡練、到位,使整個活動非常流暢和有序。在愛的教育中,抓住情感調動,便抓住了教育的關鍵。直觀的看、聽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媽媽的愛,並激發了孩子們想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不足之處:

討論過程中,應該注意充分調動幼兒自身的原有經驗和想法,豐富他們的討論內容。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小百科:信封,一般是指人們用於郵遞信件、保守信件內容的一種交流文件信息的袋狀包裝,信封一般做成長方形的紙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練習走、跑、跳等技能,增強身體的靈敏性、協調性以及速度感。

2.主動與同伴協同配合、共同行動的能力。

3.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重、難點:

主動與同伴協同配合、共同行動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張報紙,鈴鼓、起跑線。

2.音樂。

觀察與指導:

一、自由玩報紙:

1.幼兒隨教師自由入活動場地。

2.師:今天請你和報紙做朋友,玩一玩,玩得時候注意安全。

二、幼兒小結、展示交流玩法。

1.揉成團投擲、摺紙、跨跳等等。

2.引導幼兒4人合作玩報紙

師:請你們找4個人一起合作,看看合作的報紙都有哪些好玩的方法。

(教師在過程中適時介入指導)

三、舞紙龍

1. 在4人合作的過程中,引導或者建議幼兒每人將報紙放在頭上方,並將自己的報紙和前面的幼兒連接起來,搭成“紙龍”,在場地上自由練習。

規則:在行走的過程中,每條龍都必須保持連接,不能斷開。

在幼兒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幼兒探討“怎樣才能做到紙龍不斷開,而速度又很快呢?”

2.幼兒比賽舞紙龍

(提醒幼兒在速度的基礎上注意安全)

3.聽指令舞紙龍

(1)鼓聲快,“紙龍”走得快;鼓聲慢,“紙龍”走得慢。

(2)鼓聲響,“紙龍”舞得高;鼓聲輕,“紙龍”舞得低。

四、結束部分

活動反思:

舞龍是我國傳統的文化風俗,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本次活動以報紙爲活動的材料,讓幼兒在玩玩中探索多種有趣的方法。整個過程由易到難,有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教師指導和參與貫穿其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在活動中發展幼兒走、跑、跳、爬、平衡等動作技能,體驗到成功合作的樂趣,創新意識得到提高,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環保的意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0日早10:30---12:00

二、活動地點:

鄯善縣火車站鎮小學

三、活動目標

1、通過帶幼兒參觀學校,初步瞭解學校,熟悉學校環境、教師和學生,感受哥哥姐姐的學校生活,激發幼兒對入小學的嚮往。

2、初步發現學校與幼兒園的區別,找出不同之處,培養幼兒觀察分析能力。

3、讓幼兒瞭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知道小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和活動方式。

4、通過活動讓幼兒懂得:課間要先入廁,在做戶外遊戲,並且聽到上課鈴聲或上課音樂聲,能迅速回到自己的班裏上課,在心理上做好適應這種學習模式的準備。

5、教育幼兒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有時間觀念的良好習慣。

四、活動準備

1、事先聯繫好學校負責人,確定參觀的有關事項。

2、提前通知家長做好幼兒參觀學校的工作。

3、告訴幼兒聽老師的指揮、不亂跑,不大超大鬧,做個文明的參觀者等參觀前的談話。

五、實施措施

1、請小學生給自己講講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以及校園趣事,說說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小學生。

2、組合幼兒到學校去實地參觀。

3、教師講解,幼兒觀察瞭解學校環境。

4、教師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

5、參觀後討論: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相同之處?(請幼兒從環境、作息時間、上課科目、紀律等方面說說。)

六、家園共育

1、家長配合幼兒園,進一步讓幼兒瞭解學校的生活,知道什麼時間該幹什麼。

2、看電視錄像,或讓上小學的哥哥姐姐向孩子講述小學學校生活,進一步瞭解學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戶外散步時,兩名幼兒看着魚池內的螞蟻,就螞蟻會不會游泳的問題發生爭論。他們的爭論引來了好奇的同伴。爲滿足孩子們探究螞蟻的慾望,生成了科學活動“螞蟻會游泳嗎”。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有關螞蟻的圖畫,能仔細觀察畫面。

2.積極參與對螞蟻的實驗,能主動觀察並尋找答案。

3.願意將自己的觀察和探索進行描述,認讀漢字“螞蟻”“游泳”。

活動準備

1.有關螞蟻的圖畫書,字卡“螞蟻”“游泳”。

2.螞蟻,小碗、水,放大鏡、樹葉、紙。

活動過程

一、螞蟻會游泳嗎

1.導人。出示字卡“螞蟻”“游泳”並說: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呢?今天我們做一個小實驗。

2.實驗開始。每組發一些小螞蟻,每人拿一個小碗(裏面裝着水),請幼兒把螞蟻放進小碗裏。藉助輔助工具進行探索(放大鏡、葉子、紙等)。

3.第一輪探索活動。(實錄)

鄧文遠:我的小螞蟻在淘氣呢。(小螞蟻在水裏扭動身體)

堯堯:快看,我的螞蟻會潛水,它在水底爬呢。

宋朝陽:螞蟻身體分三節,有六條腿,它的嘴像什麼?眼睛在哪裏,有沒有睫毛?

胡揚:我的螞蟻不動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來。

胡揚的一番話,似乎提醒了小朋友,有人把螞蟻碗裏的水倒掉了。

4.第二輪探索活動。(實錄)

老師:螞蟻在碗裏,水能倒掉。如果螞蟻掉在湖中、海里怎麼辦呢?咱們還是想想辦法,幫助水裏的螞蟻逃生好嗎?

子玉:剛纔我看見小螞蟻爬上了葉子,往水裏放些葉子吧,小螞蟻不會累,也不會淹死了。隨後孩子們開始找葉子往水裏放。還有人放小石頭(讓螞蟻在上面休息)、放紙、放木棒等。

李佳桐:老師,我找到一個好辦法,把一根長些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的一頭在水裏、一頭在外面,螞蟻順着棒往上爬就死不了了。孩子們精神抖擻地再次進入救助螞蟻的奮戰中。

5.討論。

(1)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

(2)你是怎樣救助小螞蟻的?

討論中有的小朋友問:螞蟻的家在哪裏呢?

二、閱讀活動(小組活動)

教師:是啊,小螞蟻的家在哪裏?它們還有哪些奧祕?咱們讀一讀有關螞蟻的書好嗎?

1.讀書。幼兒閱讀放在桌子上的圖書。

2.自由議論。螞蟻的顏色、身體特點、螞蟻的家在哪,家裏什麼樣。

三、總結分享:

在圖書中看到螞蟻會游泳嗎?螞蟻長得什麼樣?(顏色、觸角、頭部等)怎樣分工?(蟻后、工蟻、兵蟻等)

活動延伸

在活動角投放放大鏡、螞蟻、瓢蟲等小蟲和相關的圖片,也可請家長帶領幼兒上網查看相關資料。

教學反思

“螞蟻會不會游泳”的問題是從幼兒中來的,所以幼兒情緒異常高漲。老師適時引導他們猜想、動手實驗、驗證猜想,培養了孩子科學的學習態度。

幼兒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螞蟻在水中的活動越來越少,幼兒怕螞蟻死,於是把它們放生了,探索活動也就暫告一段落。這是出乎我意料的`事,爲了保護孩子的純真愛心,我採取了另一種方式:讓幼兒閱讀有關螞蟻的圖書。他們興趣盎然地在書中尋找答案,發現了有關螞蟻的更多祕密和信息。幼兒的好奇心在閱讀中得到了滿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 教幼兒學會詩歌,讓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 豐富詞彙:熱鬧、湊、腦、瞧、捧、懂、翻。

3、 幼兒能正確地判斷出一些不良的習慣。

準備:

字卡、掛圖

過程:

一、 學習兒歌

1、 “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書嗎?”“那你們都是怎麼看書的?”(幼兒自由回答)

2、 “有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看書,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怎麼樣看書的?”(出示兒歌)

3、 教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兩遍。

4、 提問的形式,讓幼兒討論、回答。說說詩歌裏說了一些什麼?

1) 小珍是怎麼看書的?小貓看見了怎麼樣?

2) 小寶是怎麼看書的?小狗看見了說了一些什麼?

3) 你們喜歡誰?爲什麼?

5、 認識詞彙:熱鬧、湊、腦、瞧、捧、懂、翻

1) 認識詞彙:熱鬧、湊、腦、瞧、捧、懂、翻

2) 讓幼兒給字寶寶找“家”,讓它們住回自己的“家”裏

6、 幼兒和教師一起朗誦詩歌,要求幼兒朗誦時不要拖音。

二、 遊戲:

遊戲:我知道

規則:教師把幼兒平時的一些好習慣和不好的習

慣寫下來,讓幼兒看了字條後,說出是好習慣或不好的習慣,如:吃飯挑食(壞習慣)、自己收拾玩具(好習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複習3的組成,學習按圖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量關係及學習列出算式。

2、進一步理解“+”、“=”的含義。

3、在活動中體現遊戲的愉悅,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副、磁性教具若干、數字積木、數字卡、數題卡

活動過程:

1、遊戲《小動物的叫聲》複習3的組成:

師:小朋友們喜歡做遊戲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動物的叫聲》遊戲,好嗎?小鴨小鴨叫3聲,我的小鴨叫1聲,你的小鴨叫幾聲?1和2合起來是幾?

師生互動,在拍手遊戲中複習3的分與合。

師:在剛纔的遊戲中老師發現有位小朋友叫的又快又準,老師獎給你一個奧運福娃,喜歡嗎?這節課老師要把福娃獎給那些上課認真聽講,愛動腦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誰得的福娃多。

2、出示背景圖:

A、草地上有1只小兔,又來了2只小兔,草地上一共來了幾隻小兔呢?

a. 這道題用什麼方法做?(加法) 爲什麼用加法?(將兩個部分數合起來算總數用加法。)怎麼列式? 出示:1+2=3

b. 數字1、2、3各表示什麼意思?(1表示1只小兔,2表示2只小兔,3表示一共有3只小兔)“+、=”各表示什麼意思?(加號就是合起來的意思,等於號表示兩邊的數量一樣多。)

B、 池塘裏有2只小鴨,又來了1只小鴨,池塘裏一共有幾隻小鴨?

a.這道題用什麼方法做?(加法)爲什麼用加法?怎麼列式? 出示:2+1=3

b.數字1、2、3各表示什麼意思?“+、=”各表示什麼意思?

C、教師編加法應用題,幼兒擺算式,教師巡迴指導。

3、遊戲:送信

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送信的遊戲?請2位小朋友來扮郵箱,誰願意?(點2名幼兒戴上郵箱頭飾?)再請一些小朋友把信送到郵箱,誰願意?老師發算式卡片,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師,小朋友把信送對了,我們就把掌聲送給他們。

幼兒遊戲,教師巡迴指導。

師:小朋友們表現真棒,都能把信成功的送到郵箱。

4、教師評議小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學習竹竿舞的基本腳步,初步能配合鼓聲跟隨竹竿跳出步伐。

2 體驗跳竹竿舞的樂趣,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10根5米長的竹竿,小鼓一面,故事《媽勒和怪獸》課件。

2 《跳起來》和《敲起竹竿跳起來》音樂,竹竿舞錄像。

3 紅、黃、藍、綠小圓點,壯族男女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師幼做律動《跳起來》。進行熱身運動

教師:(師生用壯語問候)勒寶好!勒少好!老師好!我們再用壯話跟客人老師打聲招呼吧!我們聽音樂,跳起來吧!助教播放《跳起來》音樂。(過門開合手,第一句歌詞幼兒做師公舞的基本動作。第二句歌詞幼兒跑去找一位好朋友撞屁股。)

(這一律動簡單、有趣,幼兒發出了開心的笑聲,爲這節課鋪下了壯族的特色和遊戲的基調。)

二、講述《媽勒和怪獸》的故事

教師:勒寶、勒少,黃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媽勒和怪獸》的故事,什麼是媽勒?壯語裏“媽”就是媽媽,“勒”就是孩子。(助教播放課件。)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壯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怪獸經常出現。搶走糧食,傷害人們。怎麼辦?媽媽和她的孩子想了很多辦法趕走怪獸,他們發現怪獸都很害怕一種腳步聲“咚咚,噠噠”,他們還發現敲竹竿也能嚇走怪獸。於是,他們用怪獸害怕的腳步跳過敲打的竹竿戰勝了怪獸。爲了慶祝勝利,人們跳起了竹竿舞。竹竿舞於是流傳了下來,豐收了、勝利了、過年了、過節了、高興了,人們都跳起竹竿舞。

(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幼兒傾聽。教師邊講述邊做動作,加強幼兒對踏跳步的認識。)

三、觀看竹竿舞錄像,學一學動作,師敲鼓爲幼兒打節奏

1 教師:竹竿舞是怎樣的,你們看過嗎?(幼兒:看過。)黃老師請你們看一段“三月三”歌圩竹竿舞的錄像,小朋友要認真看哦,看完了我們還要學一學。可以嗎?(助教播放錄像,幼兒觀看錄像。)

教師:叔叔阿姨跳得好看吧?我們來學一學怎麼樣?

四、師生扮演媽勒。配合鼓聲學習竹竿舞的基本腳步

教師:我們來扮演勇敢的媽勒,我是“媽”媽媽,你們是“勒”孩子。我們一起去戰勝怪獸,好嗎?怪獸害怕什麼呢?誰可以跳一跳?(教師請兩名幼兒示範,教師嘗試讓第一名示範的幼兒腳步配上鼓聲,發現很困難,教師放棄。)我們都來試一試。(全體幼兒園在媽媽身邊做動作。)

1 教師示範,幼兒尋找舞步特徵。(踏、跳)教師:剛纔我們的腳步是怎樣的?(教師發現這樣問幼兒很久沒回答上來,於是。教師把動作分解示範,幼兒纔回答出踏、跳。)對了,媽媽來教你們讓怪獸害怕的腳步吧。我們的腳步是這樣跳的:一隻腳先踏一步再跳起來,然後換另一隻腳,踏下去再跳起來。踏一跳、踏一跳、踏一跳。

教師:孩子們,跟着我一起來。踏一跳、踏一跳。(全體幼兒圍在媽媽身邊做動作。)

2 引導幼兒發現舞步特徵。

教師:有些孩子還沒學會,爲了讓大家都學會這個腳步,媽媽請你們分清踏和跳兩個動作誰是重的誰是輕的,幼兒很快就回答踏是重的,跳是輕的,教師於是再讓幼兒踏跳體驗輕重。

3 師生共同製作圖譜。

我們畫一畫圖。把這些動作記錄下來好嗎?踏是重的我們用什麼來表示?跳是輕的我們用什麼表示?(幼兒自由討論。他們大都同意重的用石頭表示,輕的用紙、羽毛、棉花糖、白雲等表示。)教師在竹竿線上畫下石頭和白雲。教師手指石頭和白雲,口唸踏、跳,全體幼兒練習。(教師發現這一圖譜不是很有效,很多幼兒根本沒有看圖譜。自顧自地練習。)

教師:孩子們,跟着媽媽去趕走怪獸吧。預備一起!

五、敢於嘗試運用竹竿舞的基本腳步跳竹竿

1 嘗試跳過靜止的竹竿。

教師:孩子們,竹竿那邊有隻怪獸。現在是收穫的季節,怪獸又出來搶人們的糧食了,我們一起用腳步聲嚇走它好嗎?準備好了嗎?預備一起!(一次)

教師小結:你們這樣的腳步是不能嚇走怪獸的,爲什麼?(幼兒很快回答:我們的腳步不夠整齊。)怎樣使我們的腳步整齊?(幼兒回答這個問題很困難。)教師:咱們分組跳竹竿。孩子們看看你們鞋面上都貼着不同顏色的圓點,我們請紅色圓點的孩子站第一排,黃色圓點的孩子站第二排,藍色的站第三排,綠色的站第四排。紅隊先跳。黃隊等紅隊跳到第二根竹竿時再跳進去……預備一起!(個別幼兒不明白如何分組,所以浪費了一些時間。教師也沒有強調統一先出右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齊度。)

2 嘗試跳過敲打的竹竿。

(1)幼兒嘗試用踏跳步跳竹竿。

教師:這次我們的腳步比第一次整齊多了,只用整齊的腳步聲。威力不夠大,想想看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東西敲打出讓怪獸害怕的聲音?(竹竿)我們請客人老師來幫幫忙,她們敲竹竿,我們來跳,有人敲有人跳好嗎?

教師:竹竿敲起來了,有媽媽在,孩子們不要怕,我們是勇敢的媽勒!預備一起!(竹竿敲起來後,幼兒有些害怕,比較亂。教師此時如果請個別幼兒示範跳過去,也許這節課會更精彩!)

(2)教師小結:這一次不夠整齊,有些孩子看到竹竿敲起來了,就很害怕。竹竿敲起來了,跳過去時我們注意把腳擡高一點點,還是用踏跳步跳過去,孩子們,加油!

(3)分男女跳竹竿。

教師:你們想不想看看其他的孩子是怎樣跳的?我們先請女孩子,男孩子當評委。教師:女孩子跳得怎樣?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好!(這一環節,想讓幼兒分組休息,男孩的回答,讓我對自己的提問效果產生了懷疑。)接着男孩跳女孩當評委。

(4)全體幼兒跳竹竿。

教師:這次我們男女孩一起跳過去,團結起來,爭取一次就把怪獸趕跑好嗎?有沒有信心?孩子們羣情激憤,昂首挺胸,表情凝重。

教師:怪獸被趕跑了,我們勝利了!耶——!(幼兒歡呼雀躍!)孩子們,剛纔我們當了一回勇敢的“媽勒”。你們真棒!現在呀,每年“三月三”爲了紀念勇敢的媽勒,慶祝豐收,人們總會跳起歡快的竹竿舞。(助教播放竹竿舞錄像)我們壯族是個熱情好客的民族,現在我們戴上帽子,掛上壯錦袋,邀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跳竹竿舞,好嗎?客人老師請你們和我們一起跳竹竿舞。助教播放《敲起竹竿跳起來》音樂。(幼兒戴帽、掛壯錦袋時間稍長了些,這一環節有些聽課教師建議是否可以提前。)

自我評價

1 基本完成目標。

2 扮演角色練習腳步,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學習,保持了較高的積極性。

3 圖譜不是很有效,部分幼兒已學會腳步,故不看圖譜,自顧自練習。

4 分組後,幼兒仍沒能很整齊地跳竹竿,也許是教師在幼兒剛學會腳步的基礎上就想讓每組幼兒同時跳竹竿,爲難孩子了,也許是教師的引導策略不夠好。

他評

1 圖譜的石頭和白雲應在同一直線上。最好能區分左右。

2 需不需要圖譜,關鍵取決於幼兒的學習需不需要。

3 踏跳步是兩個不同的指令,而鼓聲卻是“咚咚,噠噠”,是否可以把鼓聲改爲“咚噠、咚噠”。

4 幼兒跳竹竿的節奏慢了些,加快可能更符合孩子特點,跳起來感覺也會輕鬆些。

5 提示統一先出貼有顏色圓點的腳(右腳)也許會提高整齊度。

6 跳竹竿時,沒有個別幼兒表演是一大遺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1、情景導入:

一天早晨,小螞蟻跟着媽媽來到樹林裏找東西。樹林裏變了樣,樹上的葉子都掉了下來,只有光禿禿的樹幹,一陣風吹來,它感到很冷。小螞蟻奇怪地問媽媽:“怎麼我的好朋友燕子,大雁,青蛙,烏龜他們都不見了,他們到哪裏去了呢?”

“螞蟻媽媽會什麼說呀?”

媽媽說:“冬天到了,燕子大雁都飛到南方去了,青蛙烏龜到洞裏冬眠了。”

小螞蟻又接着問媽媽:“那我們螞蟻怎麼過冬的呢?”

“誰來告訴小螞蟻呀?”

螞蟻和青蛙都是在洞裏過冬的,他們的過冬方式一樣嗎?

青蛙是冬眠過冬,螞蟻是躲藏過冬。

風越刮越大,螞蟻媽媽馬上帶着小螞蟻到螞蟻奶奶的洞裏去躲藏。

2、觀察討論:

(1) 螞蟻奶奶的洞在哪裏?地面上有些什麼呢?

(2) 螞蟻的地下通道是寬寬的還是窄窄的?通道象什麼?(四通八達)

(3) 那些寬大的地方是幹什麼用的?有幾個儲藏室?裏面藏些什麼東西?

3、嘗試操作

過一會兒風小了,螞蟻媽媽帶着小螞蟻鑽出了洞口,他們也準備挖洞過冬,可是天很冷他們人又少,怎麼辦呢?

幫小螞蟻挖四通八達的螞蟻洞,使螞蟻舒舒服服地在洞裏有吃有玩高高興興地生活。

4、欣賞交流

(1) 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小螞蟻和媽媽有了自己過冬的洞,又找到了許多的好吃的東西,他們在洞裏既不怕風又不怕雪,暖暖活活塊塊樂樂地唱歌跳舞過新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