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地震中的父與子開頭

本文已影響 2.58W人 

地震中的父與子1

學習目標

地震中的父與子

1.通過寫讀後感,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增長見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2.通過口語交際,培養學生初步的演講能力,增進學生對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瞭解,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與愛國熱情,增強歷史責任感。

習作

一、閱讀提示,瞭解讀後感

1.學生自讀習作提示,勾畫自己認爲比較重要的語句。

2.交流:什麼是讀後感?

寫讀後感有什麼作用?

小結:讀後感的基礎是讀,只有仔細地閱讀,認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讀出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纔能有感而發寫好讀後感。

3.點撥:平時閱讀文章或書籍時,在文旁圈點批註,隨時記下瞬間的思考與感受,遇到相關的資料隨時積累下來,有助於寫好讀後感。

二、賞析範文,學習寫法

1.自由閱讀範文《憤怒與妥協》,引導學生髮現讀後感的寫法

2.歸納小結讀後感的一般寫法:

緊扣原文,抓住重點;聯繫實際,情感真實;敘議結合,以感爲主。

三、明確要求,開啓思路

1.獨立選材,儘量做到新穎。

2.學生互相說。

3.學生選好材料,獨立寫作。

四、自改互評,定稿謄抄

1.寫完後自己閱讀,修改。

2.學生分作文小組互評互改,根據同學指出的不足進行修改。

3.選擇典型作文,示範如何修改。

4.學生再次修改,定稿謄抄。

板書參考:

讀熟原文是基礎,抓住感覺是關鍵;

根據文意想開去,結合實際是重點;

表達形式多樣化,勿忘真情與實感;

若想寫得不一般,感受真實獨特點。

口語交際

(課前佈置:學生結合自己的習作和蒐集的資料,擬定一個簡單的提綱。)

一、揭示演講活動的主題

1.回顧本單元課文,說說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揭示本次演講活動的主題: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二、讀題,瞭解題意

1.獨立審題,勾畫要求。

2.交流:說什麼?怎麼說?

三、指導演講

1.交流課前擬定的提綱,互相啓發,開啓思路。

2.完善提綱,分組試講。

3.各組推薦一人在班內進行交流,學生評議。

四、總結評議

地震中的父與子2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

教學目標: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子的了不起——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力量。(重點)

3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和你平時的瞭解,你能描述一下地震嗎?

2、地震是殘酷的,無情的。它毀滅了多少美好的家園,無辜的生命。地震雖無情但人有情。只要多一份信念,多一絲期望,就會多一個奇蹟出現。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

3、有誰願意幫大家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對什麼樣的父子?

4、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爲什麼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作者又是通過什麼來表現父子的了不起。

 二、感悟主旨

(一)請同學們打開書,想想爲什麼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寫出你的理解與感受,並和同學交流一下。

(二)彙報

師:父親的了不起表現在哪?

1、 理解第2、3段:1)“衝向”:體會出父親急切地想見到兒子。

2)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中的“漆黑”可以體會出父親以爲已失去了兒子,心情沉痛。師:那麼,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該怎樣呼喚兒子?誰能喊?

3)猛地想起、堅定的站起”等詞句理解。

2、 理解第5段:主要抓住別的父母和父親的對比、父親的眼神和話來理解。

3、理解第12段:這段話展現了父親拯救兒子的過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同學們齊讀這段,體會父親的了不起體現在哪?

A、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可以體會出父親挖的時間長。師:我也寫了一句話:他挖了36小時,沒人現來阻擋他。找生讀體會作者爲什麼那樣寫而不象我這樣寫。(作者這樣寫更能讓^人’體會到時間的漫長)

B、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是什麼描寫?從這些外貌描寫你體會出什麼?從滿臉灰塵可以體會到父親挖了很長時間;從雙眼佈滿血絲可以體會到父親已經36小時沒睡了,很累了;從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可以體會到可能發生大爆炸了,也可能父親被什麼東西劃傷了。師:多麼了不起的父親啊。作者也很了不起,短短的一句外貌描寫你們就體會出這麼多,多精妙!多傳神啊!

C、沒人再來阻擋他:再來說明有人曾經來過但又走了。都有誰來過?找找。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們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

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着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幫助我?”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師:消防隊長和警察在這幹什麼?他們爲什麼來勸父親?(更能表現當時很危險)

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

師:人們搖頭嘆息地走開了,都認爲父親因爲失去孩子,過於悲痛,精神失常了。真的失常了嗎?沒有?你怎麼知道的?(因爲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着我。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理解父親說的這句話。當兒子傷心時,父親會勸他;當兒子高興時,父親會和兒子分享;當發生大地震時,父親也要和兒子在一起,所以纔要挖。

4、師:在漫長的36小時,不!38小時裏,父親又累又餓,受了傷,沒有一人來幫助他,但他卻一直挖。老師非常想讀這段給大家聽。(師範讀)誰也想讀?生練習後指讀。

5、那麼,在這38小時裏,是什麼支撐着父親挖下去呢?

師:父親如此的了不起,兒子的了不起又表現在哪呢?

1、理解16段:生談體會

師:同學們,讓我們閉上眼睛想一想:14個孩子,只的6、7歲大,都蜷縮在牆角,什麼也看不見。餓了,沒有面包;渴了,沒有水。8小時過去了,12小時過去了,24小時過去了,36小時過去了,你們聽到了嗎?聽到阿曼達的聲音了嗎?

2、理解23段:生談體會。如果你是阿曼達,怎麼對父親說這段話?生讀

3、又是什麼支撐兒子等了38小時呢?

4、現在阿曼達和他的同學得救了,讓我們把這一幕展示出來,一起讀這段父子^對`話。老師讀父親的話,同學們讀父親的話,再找一位同學讀旁白。

5、齊讀最後一段,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幸福的時刻吧!再讀一次。

三、總結昇華

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我被那個爲了尋找兒子在廢墟上挖了38個小時的父親而感動,爲那個在廢墟下等了38小時的兒子而喝彩。你們呢?回憶一下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令你感動的一幕幕,找出來有感情的讀出來吧!(生練讀後指讀)

  四:作業:

1、如果你是被救的13個孩子之一,會對這對父子說什麼?做什麼?回去寫在日記本上。

2、最後送給大家一件禮物:一本書《感悟父愛》在這本書的序中有一句話很感人,也很富有哲理: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父親,這種愛就是父愛。

板書設計: 17 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 子

挖 等

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與子3

教學內容: 《寫一件童年的趣事教案》

教學目標:

1 師生共同回憶童年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2 師生共同探討怎樣寫好一件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具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引導學生回憶童年中發生的趣事。

抽兩個同學進行“鬥牛”比賽。

(剛纔兩位同學的鬥牛比賽好玩嗎?有趣嗎?)

(同學們在童年中一定也做過的許多有趣的事情,能說說嗎?)

(現在同學們選取在你印象最深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本小組互相說說,行嗎?)

(小組互相說說。)

(抽同學彙報。)

  二 瞭解習作內容和要求。

( 我們剛纔只是把事情大略的說了一下,今天我們還要把它們寫下來。)

學生讀書,瞭解有關本次作文內容和要求。(同學自瀆)

(抽同學回答本次習作內容和要求。)

教師歸納總結:

(童年 有趣 事)

  三 教師同學共同探討怎樣寫好一件事情:

(寫事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把事情寫完整具體。那麼,一件完整的事情一般要有哪些要素呢?) (抽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出示:(時間 地點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經過 結果)

(現在根據事情的六要素,你能把你所要寫的事情說具體一些嗎?)

(抽同學具體的說說自己所要寫的事情)

(同學們能夠根據六要素把事情說具體,那麼寫的時候重點應該寫好哪個部分?)(經過)

( 從作文要求來看,事情經過應該體現什麼樣的特點?)(有趣)

(你要寫的事情有趣嗎?同桌之間互相說說,爭取儘可能的把事情的有趣部分說出來。)

(小組互相說說。)

(同學彙報。)

(同學們找的事情都很有趣,我們怎樣把事情寫得有趣呢? 現在同學們看下面兩個作文片段,比較一下誰寫得好,好在什麼地方?)

教師出示圖片,並附加作文語段。

( 哪一段話把事情寫得有趣呢?說說第二段好在什麼地方?)(因爲第二段寫得詳細,中間有人物的動作 語言 心理描寫)

師生共同探討總結怎樣把一件事情寫得有趣:

(要把事情寫得有趣,不是光有“有趣”兩個字就行了,而是要把有趣的地方詳詳細細的寫下來,其中應該有人物的動作 語言 神態 心理等描寫)(出示總結部分)

  四 教師總結作文要求,指導學生進行寫作。

地震中的父與子4

口語交際

一、提出本課要求。

同學們喜愛聽廣播、看電視。廣播電臺、電視臺都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少年兒童節目。大家回憶一下,在你聽過看過的節目中,哪些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的口語交際深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節目介紹給大家。發言時可以先說節目名稱,再說節目的主要內容,最後說自己的收穫和體會。也可以調整順序,但要說得有條理,能讓人聽明白。

二、分組交流。

每個同學分別介紹自己喜歡的節目,也可以就某個大家都感興趣的節目,展開討論,發表見解。

三、全班交流、評價。

1.學生對發言內容進行評價。

2.教師對勇於發表見解、表達意思清楚的學生進行表揚。

第三課時

(習作指導)

一、談話導人。

1.同學們一定讀過有關科技發明和科學幻想的文章,並收聽或收看過有關這方面的節目,你有沒有產生過自己也發明點什麼的想法?如果有,能和同學、老師交流交流嗎?

2.指名讀習作提示,明確本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二、拓展思路。

1.說說自己想發明的東西。

2.師生評議,哪些發明既想象大膽神奇,又能聯繫實際。

3.聽了其他同學的發言後,再說說自己有哪些新的想法,鼓勵學生不重複說別人要寫的內容。

三、小組交流。

說一說自己要寫的內容和表達的順序。

四、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第四課時

(習作評講)

一、自讀自改。

二、《小組評認。》

1.組內輪讀習作,大家評議,提出修改意見。

2.評出本組最佳作文,準備到班上交流。

三、全在交流、評議,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評價:

1.是否寫清楚了想發明的東西是什麼,外形及用途;順序是否清楚,有沒有不通順的句子。

2.個人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謄寫。

積累·運用六(第十冊)

地震中的父與子5

教學內容:

圍繞單元主題安排了六項內容。 包括:片段賞析、擴句與縮句練習、古詩積累、名人事蹟介紹、綜合性學習等。“語文七色光”不是簡單的語文知識 、 能力訓練、而是精選了能夠打好學生語文底子的基礎性知識、可再生性知識,使學生形成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也能夠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設計理念:

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講究教學方法,注意舉一反三。

教學目標:

1、 在詞句訓練中,抓特點,找規律,培養語感。

2、 積累古詩,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3、 瞭解愛國華僑陳嘉庚熱心家鄉公益事業的事蹟,從中受到教育。

4、 合作完成家鄉狀況調查,以實際行動熱愛家鄉。

教學重點:

在詞句訓練中,抓特點,找規律,培養語感。

積累古詩,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合作完成家鄉狀況調查,以實際行動熱愛家鄉。

教學手段:

閱讀積累法、交流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這節課,我們一起去語文七色光學習。

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 明確目標。

2、 合作探究1

學習內容:體會句子寫作特點的訓練

學習要求:練習本單元中學到的品評詞句的方法,獨立思考,交流討論。學習方法:小組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3、 展示評價。

4、合作探究2

學習內容:句式改寫

學習要求:先朗讀句子,嘗試獨立改寫。

學習方法:小組交流這個問題。

5、展示評價。

6、合作探究3。

學習內容:日積月累

學習要求:自讀領悟

學習方法:讀一讀 議一議 背一背 考一考

7、展示評價。

8、合作探究4。

學習內容:知識窗

學習要求: 讀一讀 談一談體會

學習方法:小組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9、展示評價。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本節課你有何收穫?請說一說。

四、課後作業

家鄉狀況調查如:地域面積、人口、民族、家鄉名人等

板書設計:

語文七色光六

縮寫句子 擴寫句子

誰在做什麼 根據問題提示擴寫句子

地震中的父與子6

學習目標

1.提高同學表達、應對、傾聽、提問等語言能力.

2.運用本單元學習的說明方法,學習寫一篇說明性的文章.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激發興趣

今天同學們帶來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讓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他人的喜愛,讓他人心甘情願地把他買下來嗎?那俺們今天就試着做一名“小小推銷員”.

精心準備

熟悉“商品”.對你的“商品”進行全面瞭解.從外觀、規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價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數.

找出產品最能打動人的地方,準備做精彩的描述.

面對“顧客”,你用怎樣的表情、怎樣的語氣、怎樣的語言推銷你的商品,請做好充沛的準備.

考慮“顧客”針對產品會提出那些質疑?你將如何解答.

小組試買

在小組中試着推銷你的商品,讓同學們針對你推銷產品的內容、語言、語氣、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議.

認真聆聽同學們的建議,合理採用.

班級特賣場

每組選出最優秀的“推銷員”,推銷自身的產品.

“顧客”認真聆聽“推銷員”的介紹,對產品提出質疑.

耐心、機智地回答“顧客”的問題,抱着既對消費者負責,又對產品負責的態度.

總結

評出最佳“推銷員”.

你認爲怎樣才幹夠做一名優秀的推銷員?(優秀推銷員的規範是什麼?)

第二、三課時 習作

確定習作內容

默讀本次習作的要求,和同學交流一下.

確定習作內容.

作文指導,怎樣寫說明文

回憶一下說明文和一般的記敘性文章有什麼不同.

寫說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準備從哪些方面介紹物品,用上哪些說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點?如:外形、質量、用途、價格等,抓住突出的特點,用數字、舉例、對比、打比如、生動描寫等方法,具體描述物品的特點.)

可以適當運用一些資料,但不要大量抄錄.

自主習作,教師巡迴指導

相互修改,完善習作

地震中的父與子7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生字“漱、薩、臘、邏、輯”。

2、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敘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受到啓發。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敘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教學難點:

從敘述、描寫中瞭解人物的特點、感悟深層意思並談出自己見解。

教具準備:小黑板、地圖。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感知課文。

1、你們獨自一個人出過門嗎?最遠的到過哪?看樣去的?

2、有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歲就一個人周遊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

二、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

2、檢查詞語的理解。

3、檢查課文讀通情況。

⑴分組通讀課文,教師發現錯誤,及時引導學生糾正。

⑵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出示地圖,介紹歐洲,讓學生對烏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學習課文,集會文章思想。

(一)根據這件事,學生自由質疑,教師歸納,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再次自讀課文。

1、烏塔如何掌握遊歷歐洲的路線。

2、烏塔不怕一個人路上碰到危險嗎?

3、烏塔都到過哪些地方?

4、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說說你的理由和見解。

(二)學生帶問題,小組合作學習。

(三)反饋學習情況,教師點撥,加深理解。

四、聯繫生活實際、討論。

1、提出討論的論題: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

2、初步瞭解學生的看法後,根據該和不該將學生分爲兩部分,在班級反饋。

3、教師根據情況行當評價。

五、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打工掙錢

烏塔周遊歐洲

2.閱讀書籍,瞭解各國

3.懂得自保、自救

地震中的父與子8

【教學目的】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引入

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爲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然後,讓學生讀一讀本課的生字(投影打出,讀準即可)。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從整體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可簡單說)教師板書:“關心我”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並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並把簡單的體會批註在書旁。

3、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儘量說得詳細,讓學生透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愛?

板書:堅強、無私、偉大

三、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這種情感

同學們剛纔體會得不錯,你能把你感受到的這種愛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讀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然後指名讀,互評後再讀。

四、討論交流

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麼意思?學生讀書,聯繫上下文後說出:母親希望“我”和妹妹好好活着,“我”和妹妹都知道母親對我們的希望,一定不讓母親失望。

五、進行口語訓練

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說些什麼呢?

教師根據學生說的內容,概括出詞語板書:愧疚、熱愛、懷念。

地震中的父與子9

教學要求:

1.瞭解小艇的特點,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二.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

瞭解小艇的特點,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威尼斯是一座美麗的水上城市,小艇在這座城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威尼斯的小艇>。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

(1)根據小黑板指讀生詞。

(2)全班齊讀。

2.檢查課文。

(1)四人小組內輪讀,互相正音。要求:組長把小組內容易讀錯的地方在書上標出。

(2)全班齊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瀏覽課文,課文寫了哪些內容?(侍機板書)

2.學習第一段。

(1)欣賞圖片,談談你對這座城市的感受

(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這裏河道縱橫交叉,就像我們的街道,河道上來來往往的小艇就像我們的汽車。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威尼斯的小艇。)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自讀二.三自然段,用“__“畫出能表現小艇特點的詞句。

(2)小組內交流。(1、先在小組內讀一讀自己畫的詞句,互相訂正;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艇的特點。3.請一個同學用簡筆畫一畫小艇的樣子。4.派一名同學當解說員介紹小艇。)

(3)全班交流。

A指名說,從哪些詞句看出小艇的哪個特點?

出示比喻句,讓學生朗讀體會比喻的好處;自己也仿照着說幾句。

B除了觀察小艇外部的樣子外,作者還親自坐到小艇裏去感受一番。作者感受到小艇有什麼特點?板書舒適有情趣

C請小組派代表介紹本小組畫的威尼斯的小艇。

(4)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5)自由背誦二.三自然段。

(6)同桌互背。

(7)指名背誦。介紹背誦方法。

(8)全班背誦。

四.佈置作業。

課後打三角號的題目,收集資料。

地震中的父與子10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7個生字。

★瞭解故事,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梗概。

★讀懂課文內容,領悟古代的軍事妙計,感悟軍事家的智慧。

教學重難點:

領悟古代的軍事妙計,感悟軍事家的智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過很多的戰爭片,戰爭要取得最後的勝利光靠勇氣不行,還得有謀略,有軍事妙計。今天我將帶大家學習一個古代的戰爭故事,瞭解古代的軍事妙計。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

2.檢查交流字詞。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朗讀課文給課文標好自然段並思考: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

2.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可以分爲幾部分?

兩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故事的背景。

第二部分(3-6)詳細描寫了馬陵之戰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齊軍怎樣戰勝魏軍的

4.田忌在什麼情況下向詢問孫臏計策的?

魏軍猛追齊軍

5.孫臏想到了什麼辦法?什麼是“減竈示弱”?

孫臏爲什麼會想到這個方法?

戰爭講究“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也是孫臏取得馬陵之戰勝利的先決條件,他很清楚敵人的優勢“剽悍”,也很清楚敵人的弱點“輕敵”,從而制定了戰勝敵人的三部曲:減竈示弱----誘敵追趕----伺機伏擊。

6.學習第四自然段請大家找一找龐涓心理變化的詞語?

說一說龐涓爲什麼會中計?

開始惴惴不安---振作精神---驕傲

狂妄自大

找一找第四自然段中那一句是最能體現龐涓狂妄自大的句子

7.馬陵之戰的結局怎樣呢?我們來學習5---6自然段

決戰的地點在哪裏?一切皆如孫臏所料龐涓帶兵進入了包圍圈。

齊軍完勝;魏軍潰不成軍,太子申被俘,龐涓自殺。

8.你覺得孫臏和龐涓各是怎樣的人?

孫臏:善用兵法、料事如神

龐涓:輕敵傲慢、狂妄自大

四、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古今戰爭謀略。

2、你從本文中得到哪些啓示?

五、板書設計

25 馬陵之戰

齊軍 孫臏 減竈示弱 誘敵追趕 全殲魏軍

魏軍 龐涓 孤軍深入 自刎而死 潰不成軍

地震中的父與子11

教學過程:

一、由語言訓練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晏子使楚

指導學生用“子”組詞:子孫、子女、子彈;孩子、果子、燕子;晏子、孔子、孟子、老子等(經教師歸類整理爲三類)。

師:觀察這些詞的讀音,你發現了什麼?回家查字典,瞭解“子”的意思。重點觀察第三類,爲什麼有“孔子、晏子”這樣的稱呼?

生:男性、對有學問、有貢獻的人的尊稱。

師:(啓發)對有貢獻的袁隆平能稱“袁子”嗎?

生:(有所感悟)是古時候對有知識有貢獻的人的尊稱。

師:我們知道孔子、孟子都是古代的大學問家,晏嬰爲什麼也稱“晏子”呢?他肯定也有其特殊的地方,這篇課文就是寫晏子出使楚國的故事,大家願意讀課文嗎?

二、學生自讀課文,交流讀書的收穫

師: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禮尚往來是正常的,而晏子出使楚國是怎樣的呢?最後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學生概述晏子出使楚國經歷的三件事情,並以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作結。

師:從這以後,楚王爲什麼不敢不尊重晏子?

生:是晏子的聰明機智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師:(啓發)是晏子與楚王兩人之間的`爭鬥嗎?

再讀課文,看看晏子使楚發生了哪些事情。

假如你是晏子,不讓走城門讓你鑽狗洞,你會怎麼想?

(經過老師多次啓發,學生仍然不能感悟課文的深層含義,於是教師改變原來的教學設計,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由學生分角色表演晏子與楚王的對話,創設情境體驗當時晏子是怎樣想的。)

在教師的啓發下,通過學生的表演體驗,逐漸使學生感悟到晏子出使楚國,是代表國家的利益,而不是與楚王個人之間的爭鬥,既要讓他們打開城門,又不能失掉齊國的國威,做到了不卑不亢,有理有節。

三、四段仍採用以上方法,通過讀書、表演、討論,感悟課文的深刻含義。

三、教師小結,佈置作業

課後查資料,寫有關晏子的小故事。

板書:晏子使楚————維護國家尊嚴

鑽洞只好

無人只好

囚犯只好

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給快樂天使——

地震中的父與子12

教學目標:

1、在學習對個人採訪的基礎上,掌握角色採訪對話的方法。

2、能運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採訪對話。

3、進一步培養應變能力。

教學設計:

一、導入激趣:

1、導入:前幾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採訪,掌握了一定的採訪方法,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方面的內容,進行角色採訪。

2、回顧方法:首先要聽清楚提問的內容;其次,考慮從哪兒方面來回答;第三,注意採訪與被採訪的關係,確定回答的語氣,考慮敘述的方法,最後回答時還得注意講述要流利。

二、示例比較:

1、示例:大隊委員來我中隊採訪班級推廣普通話的情況。

大隊委員:聽說你們班在開展推普活動中成績顯著,請你說說推普意義。

答:推普的意義很多,我認爲有這三點最主要:1、大家都講了普通話,就解決了各地之間語言障礙,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容易了。2、可以規範祖國的語言文字。3、我認爲還可以顯現的文明程度。

大隊委員:那你在班推普工作是如何進行的?

答:我班推普工作是老師組織指導下,按部就班地開展,首先我們討論了講普通話的作用,其次班內製訂了推普公約,貼在牆上,大家對照着做。第三,老師經常對我們進行培訓,糾正讀音。第四,各小組還開展競賽。總之,我班通過全面開展推普活動,人人蔘與,使推普工作落到實處。

2、比較學習:

⑴採訪與被採訪之間的關係。

①同學之間②隊幹部與隊員③老師與學生

⑵一開始直接說出要採訪的目的,聲音要響亮。

如上述推廣普通話,可以這樣說:聽說你們班在開展推廣普通話活動中成績顯著,請你說說或介紹你們是怎樣做的,好嗎?

⑶被採訪的要聽清楚對方的意思,靈活地回答問題,對難以回答的問題可以避開不說。

⑷接受採訪還應注意謙虛,有禮貌。在採訪回答中加入:“我們工作纔剛剛開始,還做得不夠,請你們多提寶貴意見!”“你們的這次採訪是對我們班級推普工作的檢查和督促,謝謝你們!”

三、同桌練習:

同桌進行採用問答式採訪,學習回答問題技巧和應變能力。

四、小組交流,共同評議。

五、全班展示,鞏固學法。

六、作業:

聯繫課文《訪問環保方博士》,體會博士回答技巧,學習他的知識淵博。

地震中的父與子13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背誦《憶江南》,引入古詩詞意境。

2、出示《漁歌子》,介紹張志和。

(對於本首詞的作者要詳細瞭解,更能體會詞的內在深意,繼而爲體會詩人的人生志趣鋪墊。

先給學生交流作者生平的時間,然後教師補充。這樣纔會使學生查找資料的願望長久保持下去。)

3、請學生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詞

1、誰願意把這首詞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邊看邊小聲地讀,把生字的讀音讀準。

2、讀這首詞,邊讀邊想,這首詞都描寫了哪些自然景物?

(引導學生關注詞中描寫的景物,爲想象畫面做準備。)

3、白鷺、套話、流水、鱖魚、微風、細雨,這使一幅多生動自然的春天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展示這一幅春的畫面嗎?

(發展語言是語文學習的目的之一,藉助這些詞彙所展示的畫面,邊想象邊組織語言,用生動的現代語言描述西塞山邊的美麗,既接受古代漢語的薰陶,有發展現代語言,一舉兩得。)

4、有感情地都自己創作的小散文。

5、出示圖象。

觀看圖像,結合自己的想象,引起共鳴。

6、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三、體會情感

1、齊讀《漁歌子》,說說如何理解“不須歸”.

指導學生理解不歸哪兒,體會作者不回家,棄官隱居,一去不返的原因。指導學生結合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來理解。

2、帶着體會到的、作者熱愛淳樸美麗的大自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能背下來更好。

3、總結。

四、課堂練習

1、讀下面的句子,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背誦一首描寫春天的詩。

五、實踐活動

爲了更好地瞭解張志和、白居易,請同學們查找白居易、張志和的詩詞,並有感情地誦讀,開一個古詩文朗讀會,從朗讀中賞析古詩詞。

板書設計;

詞兩首

日出江花紅勝火讓人魂牽夢繞的江南春日勝景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鷺、桃花、流水讓人流連忘返的西塞山邊美景

鱖魚、斜風、細雨

地震中的父與子14

教材說明

本次口語交際的形式是看圖、根據圖意編故事並表演。教材由兩部分組成:一段文字和五幅圖畫。文字有四句話,前兩句是引導學生觀察圖中內容,能完整有順序敘述出來。後兩句是引導同學聯繫身邊曾經發生過的類似事情(同學之間、小朋友之間產生矛盾最後化解),選一件以小組爲單位編小劇本,並分配角色、組織對話在全班表演。插圖描繪的是兩個小朋友打架之後分別去找哥哥、姐姐告狀,哥哥、姐姐領着他們向對方道歉,然後大家在一起愉快地玩遊戲的情景。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圖意,並能完整清楚地敘述出來。

2.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相似事情,以小組爲單位編個小劇本,合理分配角色表演出來。

3.培養學生採取合適的方法、運用適當的語言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矛盾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根據具體情境合理想象圖上人物的對話內容。

2.能把身邊相似事件編成小劇本,並表演出來。重點是採取適當的方式,運用恰當的語言來化解矛盾。

〔教學準備〕

文中插圖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操作要點〕

1.創設情境,引出話題。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5幅插圖和說話要求的前兩句,使學生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前一部分內容是看圖正確理解人物對話,並有層次敘述表演出來。

2.同桌討論,自由練說。

同桌之間相互補充,練習把圖上內容說清楚、完整。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正確理解人物心理、選擇適當對話並表達出來。

3.請同學把圖上內容完整地講給全班同學,大家評議。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從理解得是否合理、對話是否準確表達了圖中人物的心理這些方面來評價,爲下面環節做好鋪墊。

4.出示說話要求的後兩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

5.小組交流,充分練說。

請同學以小組爲單位選擇事件併合理安排角色練習。教師巡視並指導學生怎樣才能把事情演得生動。(重點是合理安排對話和表現人物的心理。)

6.全班表演,大家評議。

引導學生有依據地評價優勝小組。

注意:要掌握分寸,要在第3步基礎上進行評價,但要注意事件是否真實。

地震中的父與子15

教 學目 標、

1、繼續精讀第三段,瞭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教 時 第3教時 授課時間 月 日 上 午

課前準備 執筆人 林中坤

教學過程:

繼續精讀第三段

②讀夕陽“在還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麼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陽比作了什麼?

c、想象夕陽“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導朗讀。

③投影: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着,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着,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後像跳水員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美姿勢入了水,向人們道了“再見”。

A、小組合作研究: a、品讀感悟,比較這兩句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b、第二句運用了比擬的方法,好在哪裏?

c、組內交流。選派代表,綜合大家意見。

B、大組交流。(把夕陽完全落下時的情景寫得十分細緻,而且寫活了,使讀

者彷彿身臨其境)(板書:像跳水員)

C、想象夕陽滑落的情景。

D、激情賞讀。

(3)作者在寫夕陽滑落的情景時還寫了“我” 看落日的神情,請畫出有關語句讀讀,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麼?

3、通讀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4、指導背誦第三段。

四、學習第5節

1、自由輕讀。

2、說說你讀懂了什麼?作者爲什麼這樣寫?你想用什麼話語讚賞?

五、總結全文

1、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對這大自然

景觀的喜愛和讚美。

2、播放課文錄音,再次欣賞三亞落日的神奇景觀。

六、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綜合實踐活動:之(1)組織學生閱讀補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之(2)從“光、色、日、霞”四個字中選擇自己感

興趣的問題,查閱資料,進行課題研究。

板書設計或教後感

像孩童

2、三亞落日 真有詩意 像燈籠 像跳水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