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優質教案(精選5篇)

本文已影響 1.48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優質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優質教案(精選5篇)

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優質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認識蒲公英一天的變化。

2 認識本課15個生字,包括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3 學會善於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4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蒲公英的資料生詞卡片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激發興趣

1 同學們,草地是什麼顏色的?你見過其他顏色的草地嗎?

2 出示課題:金色的草地

看到課題想到了什麼?(生:草地爲什麼是金色的?)

3 好,帶着你心中的疑問來讀課文,並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組自學,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麼方法初步瞭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2、教師指導提出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可概括爲四讀:

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

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

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麼?

四讀: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迴指導)

4、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型、字義等方面的困難)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

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開心、一本正經、揪掉、合攏,可讓學生做一做相應的動作,重點理解合攏。

重點指導學生區別“近和進”、“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並說說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檢查學生課前蒐集有關蒲公英的資料,先讓他們說一說,然後對照課文的描寫和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進行比較、觀察,蒲公英是什麼樣子的?花是什麼顏色的?有什麼不同之處。

教師簡單介紹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黃棕色,葉根生,花爲頭狀花序。

(4)本課生字較多,要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記憶。要指導讀準字音,如“蒲、傍”,識字要與詞語的學習結合。

(5)完成“語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顧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學了哪些知識,並帶領學生複習一下重點的內容。

註釋:通過學生自學,既加深了印象,同時在介紹的過程中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反覆聯繫,加深印象擴大學生接受知識的面積。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整體感知

1、 讀過課文之後,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爲什麼草地是金色的?

2 、把你見過的蒲公英的樣子講給同學聽聽。

出示蒲公英的圖片(蒲公英開放,學生描述。)

二、品味課文,體會感情

1、 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 、從讀課文中你體會到了“我”的什麼感情?(用課文中的話來說)

3 、“我”和弟弟爲什麼那麼開心啊?

先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再自己說說。

4 、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這個遊戲啊?

我們來看後面的課文

5 、指導學生讀課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 、作者有什麼新發現?有了新發現後“我們”有什麼變化?指導(學生完成語文天地中“圖示蒲公英的變化”)

7、“我們”爲什麼不再隨意揪它?

引導:喜愛金色的草地→

爲什麼是金色的→不再隨意揪→金色的草地

8 、若“我”沒有發現蒲公英的變化,後果會怎樣?

三、思考交流

1、 指導學生再讀課文

2、 說說自己是如何觀察喜愛的花草的?引導學生明白善於觀察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3、 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顏色的詞語,填到語文天地中

四、課後延伸

請學生用剛學會的觀察方法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

第三課時

一、 課始三分鐘:

1、 小組內說顏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 集體交流。

二、 課堂補白,積累運用。

風的顏色

風有顏色/有着變幻多端的顏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裝扮成美麗的畫冊。/春天的風是綠色的,/染綠嫩草/染綠樹葉/染綠山崗和原野。/夏天的風是藍色的,/淺藍的林帶,/深藍的湖澤,/藍風送走太陽的炎熱。/秋天的風是金色的,/金風迎來收穫的季節,收穫遍地的金子。/收穫滿意喜悅。/冬天的風是白色的,/白風揚起鵝毛大雪,/美麗的白天鵝啊。/多麼可愛多麼純潔。/風有顏色,有着變化多端的顏色,/要是沒有風,/就沒有這五彩繽紛的世界。

三、 小組討論

1、 風真有那麼多顏色嗎?

2、 要是沒有風的話……

四、 文海衝浪

仔細觀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寫一首詩歌

板書設計:

金色的草地

新發現:蒲公英一天的變化

新發現前:我和弟弟揪它們做遊戲

新發現後:我們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

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優質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本文通過描寫兄弟倆經常在草地上玩耍。後來,作者偶然發現了草地顏色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展現出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學段側重考查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對重點段落和語句的細緻閱讀,具體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語言。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做到:

①引領學生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②抓住典型語言信息,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精妙;

③以感悟大自然的美爲情感基調,以情境表演體驗“趣”來感受快樂,以探究“奇”增強孩子們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④積累背誦自己喜歡的精彩語句,並適當嘗試小練筆,利用最佳的表達時機,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

學前準備

1、收集蒲公英的圖片及資料,瞭解蒲公英的特點。(師生)

2、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學生)

3、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掌握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一本正經、引人注目、玩耍”等詞語。

2、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學習重點

認識並會寫本課生字。

學前準備

1、收集蒲公英圖片及資料,瞭解蒲公英的特點。(師生)

2、自學生字、詞,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用時:3分鐘)

1、教師鼓勵引導學生說說自己享受過大自然的哪些快樂?

2、板書課題,質疑,引導學生思考:草地爲什麼是金色的?

3、學生交流自己享受過的大自然的快樂,如:下雪時賞雪景、打雪仗;下雨時聽雨聲。

4、學生自讀課文,瞭解“金色的草地”的由來。

5、草地爲什麼是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習字詞,整體感知(用時:20分鐘)

1、指導學生熟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檢查朗讀情況。

3、師生交流生字、新詞,重點指導“蒲、耍、察”的字形。

4、輕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圈起來,藉助工具書識字,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5、學生分段朗讀,整體感知。

6、運用各種方法識字。

7、給多音字注音、組詞。

朝()()

假()()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用時:7分鐘)

1、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講了什麼。

2、學生彙報、理解文章脈絡。

3、按自然段讀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什麼。

4、理清文章脈絡:

鄉下的窗前有一片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帶給我們快樂→發現蒲公英變色→對蒲公英的喜愛。

5、每個自然段寫什麼?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用時:10分鐘)

1、教師概括本課學習內容。

2、佈置課後學習延伸。

3、學生在教師總結的基礎上暢談本課收穫。

4、交流收集的蒲公英的圖片和資料。

5、抄寫詞語。

教學反思

本課對學生的要求是:

一、學習6個生字,掌握13個生字。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一邊朗讀一邊畫出生字、生詞,結合上下文了解其意思,還可以用工具書去學習。

二、帶着問題去朗讀課文,讀出課題的含義,理清文章的脈絡,並結合他們的玩耍經歷去學,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它帶給我們的樂趣。

2、體會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習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有趣,增加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學前準備

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

一、回顧內容,問題引導(用時:3分鐘)

1、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

2、引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感受金色的草地帶給“我”和弟弟的快樂以及草地的神奇)

3、學生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4、明確學習目標。

5、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二、品詞析句,體驗快樂(用時:18分鐘)

1、引導學生理解“金色”的由來。

2、引導學生感受兄弟倆玩耍的快樂。

3、指導朗讀。

4、讀課文,結合收集的蒲公英圖片、理解草地變金色的原因。

5、研讀描寫兄弟倆玩耍的句子,感受蒲公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6、朗讀第2自然段。

7、“一本正經”“假裝”是什麼意思?這兩個詞語用在這裏有什麼好處?

三、讀悟結合,感受神奇(用時:16分鐘)

1、引導思考:作者發現草地有什麼祕密?

2、組織交流:你注意到顏色變化和什麼有關?

3、兩次發現有什麼不同?你從中受到什麼啓發?

4、指導朗讀。

5、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我”先發現了什麼?接着又發現了什麼?一邊讀一邊畫出相關語句。(課件出示)

6、通過理解重點詞:“起得早、中午回家、傍晚的時候”等詞瞭解草地變化的原因。

7、學生自主交流蒲公英花的特徵與形態。

8、朗讀第3自然段。

9、根據對課文的理解,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

(1)早晨:

草地的顏色()

花瓣形態()

(2)中午:

草地的顏色()

花瓣形態()

(3)傍晚:

草地的顏色()

花瓣形態()

四、總結全文,昇華情感(用時:3分鐘)

1、你能體會到獲得這種發現的心情嗎?讀一讀相關句子。

2、引導學生思考:爲什麼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一起起牀”?

3、引導學生理解“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4、討論交流:蒲公英的花開,花合與人起居或晝夜的變化相似或相關。

5、因爲蒲公英非常有趣,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所以是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6、你最喜歡的花是什麼?它給你帶來什麼樂趣?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的重點是第2、3自然段。第2自然段着重寫了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蒲公英的情況,第3自然段寫“我”發現了草地變色的祕密。我請兩位同學模仿他們的神態動作進行表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他們瞭解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金色的草地》教學片段

通過感悟、表演、感受草地的可愛有趣(教學重點)

師:金色的草地這麼有趣,給我們留下了快樂的童年,請快樂地讀第2自然段。

師:讀了這段課文,你最想說什麼?

生1:“我”在這片草地上玩得很開心。

生2:草地給“我”和弟弟帶來了很多快樂。

師:既然這麼快樂,誰能表演一下“我”和弟弟玩蒲公英的情景?在表演時一定要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的內涵,這樣你的表演纔有活力。

生1:我要抓住“一本正經”來表演。

生2:“一本正經”就是態度很嚴肅,很莊重。表演時神態要嚴肅。

師:“假裝”是什麼意思?

生1:“假裝”就是不是真的。

生2:弟弟看見“我”“一本正經”的樣子,所以他忍住笑,“假裝”打哈欠。

師:還有一個詞,“我就使勁一吹”中“使勁”誰表演一下?(生表演“使勁一吹”。)

師:齊讀最後一句話“這些並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同學們想一想,除了這個遊戲,“我”和弟弟還會在草地上玩什麼?

生:捉迷藏、跑步、摔跤……

師:草地帶給“我”和弟弟這麼多樂趣,多麼可愛的草地呀!我們來讀出它的可愛吧!

(生有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賞析:

通過表演來感悟文章也不失爲一種理解文章內涵的好方法。教師通過讓學生細讀文本,再用自己的動作、表情表演出來,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和弟弟的行爲動作,體會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快樂,然後再引導學生想象,除了這個遊戲,“我”和弟弟還會在草地上玩什麼?把草地帶給“我”和弟弟的快樂解讀得恰到好處。

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優質教案 篇3

一. 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金色的草地》。

二. 出示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的內容,重點了解蒲公英一天的變化,理解“草地爲什麼是綠色的?”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蒲公英的有趣,感受大自然悠哉的生活帶來的樂趣。

3、 積累好詞好句

三. 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1、 文中的“我”先發現什麼?又發現什麼?

2、 草地爲什麼會變色?

四. 重點研讀第3自然段,探究並回答以上兩個問題。

五. 拓展訓練,說說在我們廣闊的大自然裏,還有哪些植物是充滿神奇的呢?

催眠花

六. 動手抄一抄、畫一畫

1、 抄一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 畫一畫蒲公英張開合攏時的樣子和顏色

七.小練筆:

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生物,再動手寫一寫

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優質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兩個小朋友(兄弟倆)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兩個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遊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這種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認識蒲公英一天的變化。

2、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這些、弓隊注目、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掌、有趣”等詞語。

3、學會善於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不能僅停留在“草地玩耍遊戲“和“蒲公英的變色”上。要聯繫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這也是學習本篇課文的難點所在。

 教學準備:(包括資料查詢,課件準備等)

課件、蒲公英的圖片

教學過程:(包括板書設計、作業設計等)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激發興趣

1、同學們,草地是什麼顏色的?你見過其他顏色的草地嗎?

2、出示課題:金色的草地

看到課題想到了什麼?(生:草地爲什麼是金色的?)

好,帶着你心中的疑問來讀課文,並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檢查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檢查生字:

⑴ 預習時大家已經養成了獨立識字的習慣,現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開火車讀,領讀

2、帶着問題自由讀,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

三、理解課文,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跟着課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課件)

2、指名讀。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麼感受?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說說嗎?

3、大家是怎麼讚美這片草地的,注意這句話後面的標點符號是(歎號)

4、看來文中的小朋友和我們的感受是一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讚美這片草地,請大家齊讀。

5,“我”和弟弟爲什麼那麼開心啊?先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再自己說說。師生評一評,相機理解“一本正經、使勁、假裝”幾個詞語。 說說此時兄弟倆的心情怎樣?用這樣的心情讀一讀。理解詞語“一本正經、假裝”,然後加上動作讓學生讀一讀。起在讀一讀本段最後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詞、

6想象一下,當時草地上空會出現怎樣的情景?

用“有點像……有點像……還有的像……”聯繫說話。

兄弟倆還會玩什麼遊戲?

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聲音來表示吧!有感情地讀一、二自然段

7、小結

四、書寫指導

釣    攏

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優質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善於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二)過程與方法

1、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2、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

1、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2、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善於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二)教學難點:

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不能僅停留在“草地玩耍遊戲“和“蒲公英的變色”上。要聯繫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這也是學習本篇課文的難點所在。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聯想法、

四、教學準備:

1、蒐集有關蒲公英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學生齊讀課題,教師指導讀好題目。

(二)讀中質疑,讀中感悟

【讀中悟美】

師:在上節課開始的時候,有小朋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草爲什麼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在哪裏?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能在哪個自然段能夠找到答案。現在就請大家仔細地讀第一自然段吧!誰來給大夥說說,你找到的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嗎?

指名回答,教師隨機評價指導朗讀,引導語如下:A、我聽出來了,是一大片草地;B、噢,蒲公英已經長滿了;C、草地真的變成金色的了!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演讀尋趣】

過渡語:聽了你們的朗讀,金黃色的蒲公英甜甜地笑了,草地變成金色的了。

課件演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看到這片金燦燦的草地,我真想在上面痛痛快快地打幾個滾,玩一玩。

1、(面對學生)同學們,你們想怎麼玩呢?(學生自由回答)

師: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地讀第二自然段,然後和同桌商量試着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要把課文讀懂、讀好。老師要仔細地看你們的表情,聽你們的聲音,誰演得好,我就請誰上到講臺前面來表演。(學生和同桌合作,讀課文,表演。教師巡視)

2、請一組同桌上臺來

師:來請同學表演一下!請大家當評委,給他們打分,要說出打分的理由。可以多請兩組來表演。

引導學生評價別人的導語如下:A、你很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評得好!B、爲什麼是!"分呢?分扣在哪裏?說說看。C、你認爲他的表情不是“一本正經”的,那你能做出這種表情嗎?你真了不起。

3、同學們,在金色的草地上玩的時候,你心裏是怎樣想的或者你想說什麼呢?(此時需要尊重、珍視學生內心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同他們一起享受快樂)

4、課件出示句子,引讀:教師“讀是啊,就這樣”,學生接着往下讀。

5、同學們,你讀懂了這個句子嗎?(引導學生聯繫前文讀懂“並”和“引人注目”)是呀,原來快樂這麼容易找到,它就在這可愛的蒲公英身上,就在這可愛的草地上!

(三)研讀釋疑,朗讀表達

1、這金色的草地除了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出來。(學生默讀第三自然段,質疑。)

2、有問題的同學請舉手。來,把你的問題說說看。

預計提問及部分引導如下:A、爲什麼這裏要“說我起得很早去釣魚”?引導:如果不去很早會怎麼樣呢?我們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B、爲什麼說“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這裏爲什麼要“用並”?引導:我們不用“並”來試試,讀讀看。誰弄明白了?

C、蒲公英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引導:蒲公英花怎麼張開、合上的?誰來做給大家看?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D、草地爲什麼會變顏色?也許學生還提有自然方面的問題,教師可這樣引導:看到你們對大自然的一切都很感興趣,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因爲那時的我也像你們這樣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這些問題怎麼解決呢?你們肯定能在下課後找到好方法。

3、(如果學生沒有提出,則由教師提出)這個自然段中有一個詞連續出現了兩次,引起了我的注意,你們發現了嗎?發現這兩“次發現”有什麼不一樣?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啓示呢?學生思考,回答

4、請你再讀讀這段文字,把這句話補充完整,再說說你的理由。

就這樣,這些並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這金色的草地給我們帶來了歡樂。

5、這就是你們的內心感悟,簡直精彩極了!你們的朗讀一定也很精彩。請你把在蒲公英、草地上所感受到的快樂、通過朗讀與大家一起分享吧!學生自己練讀,教師指名朗讀。

6、指導朗讀的預設導語如下:“A、你讀的是句號吧?再試試,你能讀成問號的。B、你發現什麼啦?讀吧!C、你這朵蒲公英沒張開,來,再讀一次,你肯定行!D、來,把草地變色的祕密告訴我們吧!E、老師也想讀,願意給我這個機會嗎?請你們給老師的朗讀評評分吧!

(四)讀中昇華

1、“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這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請你細細地去品一品這些話,你能聽出作者想說什麼嗎?如果你聽出來了,可以在旁邊做上批註,就寫一句話。(學生默讀、批註,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寫的話)。

2、同學們,今天通過學習,我們和蒲公英、草地以及大自然交上了朋友,只要你們留心觀察,還能發現大自然更多的祕密。在這裏,老師請大家課後閱讀《十萬個爲什麼》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快樂。

六、課後作業

大自然是多麼地美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樂趣,如果我們不好好保護大自然,我們將失去很多樂趣,請你用剛學會的觀察方法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

有人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可以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的火花,而且可以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