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三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教材分析

本文已影響 1.59W人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三年級語文教案《李時珍》教材分析

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和章節中的作用是:《李時珍 》是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觀察與發現中的一篇課文。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大自然的語言》,這爲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本節內容爲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和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2. 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圖文分析,收集處理信息,團結協作,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李時珍》的教學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於探索、實踐,的精神。以及樹立長大後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之才的人生價值觀。

3. 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不畏艱險、勇於實踐的精神。 難點:學習通過具體事例來描寫人物品格的寫作方法。

下面,爲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

1. 教學手段: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擬計劃進行如下操作:教學方法。基於本節課的特點: 應着重採用引導讀文、讀中感悟 、討論教學的教學方法。

2. 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啓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問答式,課堂討論法。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啓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習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3. 學情分析:(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 學生特點分析:小學生心理學研究指出,抓住學生特點,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識障礙上: 通過具體事例描寫來 表現李時珍人物品格 的寫作方法 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學中老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 動機和興趣上:採用導學案的形式,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又用小組互助、小組積分的評價獎勵機制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最後我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4. 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 檢查預習情況,複習導入 ,把教學內容轉化爲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爲“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期待尋找理由和證明過程。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知識,不但易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2)自主學習,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和解決課文中比較簡單的問題。

(3)交流協作,學生在小組內互助學習,互相交流各自的學習方法,解決課文中比較困難的問題。

(4)展示激勵,對組內和全班生成的有共性的問題,各小組比賽展示,爭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鍛鍊學生演講,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適當的加以點撥引導。

(5)能力訓練。達標檢測使學生能鞏固所學知識,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6)拓展延伸,重視課文的寫作特點和方法,適當對這種寫作方法作簡要的講解,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7)板書,採用畫知識結構圖的方法歸納總結。

(8)佈置作業,本課作業由於在課內已經解決,課後作業就是預習下一課。

以上是我對《李時珍》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再整堂課中,我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知識,並把它運用到對李時珍精神的認識和理解上,並且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鍛鍊學生的下作技巧,使學生的認識活動逐步昇華,及掌握了知識又陶冶了情操,還學會了方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