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精品導學案

本文已影響 2W人 

  課 題: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精品導學案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學習目標:

1、瞭解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難點)

2、品味語言,感受詩歌意境,學習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寫法。(重、難點)

  教師寄語:

用語言打開你我心扉,用自信叩響成功之門,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知識鏈接:

  一、對話作者:(與作者對話,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哦)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子美,世稱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遺等自號少陵野老,生於河南鞏縣,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人稱“詩聖”。

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爲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爲一代“詩史”。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關吏”》) 、 “三別(《新婚別》 《無家別》 《垂老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

 二、明確題材 、瞭解背景:(細心揣摩,對後面的學習很有幫助的)

1、明確體裁:歌,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以鋪陳、記述爲主。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富於變化。

2、瞭解時代背景:

安史之亂造成時局動盪,百姓顛沛流離。

公元759年底,爲了躲避“安史之亂”,杜甫來到成都。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渙花溪畔營建了一座草堂,後世稱“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總算暫時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這時,他已經49歲了。

可好景不長,草堂營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發生了變化。御史大夫崔光遠來兼成都尹,他是個不學無術的賭棍,對詩人杜甫當然不會尊重。761年8月,成都平原風雨成災。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樹也被拔倒了。就在詩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風雨成災的情況下,杜甫寫了《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課堂探究

  一、導入新課

  二、自主預習:(與工具書做朋友,完成這些一定沒有問題)

1、填空: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爲: 歌: 。

意思是 。

2、注音:茅屋爲 秋風所破歌 怒號

三重 茅 長 林梢

飄轉 喪 亂 廣廈

俄頃 大庇 見 此屋 3、藉助工具書翻譯全詩。

4、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三、交流合作:(學會與人交流,你的知識會更多);

⑴、賞析第一詩節

問題①:作者描述秋風爲什麼用“怒號”,而不用“猛烈”“兇猛”等詞語,有何區別?

問題②:本段的動詞有哪些?在用法有什麼好處?

問題③:本段採用了那種表達方式?給此段擬一個四字小標題?

⑵、賞析第二詩節

問題1:你認爲羣童抱茅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2:“歸來倚杖自嘆息”,他嘆息什麼?

問題3:本段採用了那種表達方式?給此段擬一個四字小標題?

⑶、賞析第三詩節

問題1:“長夜沾溼何由徹中”,“長夜”在這裏一語雙關,請思考他分別指什麼?

問題2:本段採用了那種表達方式?給此段擬一個四字小標題。

⑷、賞析第四詩節

問題1:漫漫長夜,杜甫無法入眠,他在想些什麼呢?

問題2:由問題1可見杜甫是怎樣的一個人?

問題3:本段採用了那種表達方式?給此段擬一個四字小標題。

(5)縱觀全篇

結合全文,請說說前三節和最後一節的關係,最後一節詩人集中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四、鞏固訓練:(比一比,曬一曬,看誰知道得多)

這正是詩人的偉大之處。他不僅只是寫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這風雨之夜,普天之下還有更多象他這樣處於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這使讀者眼前爲之一亮。

1、你還知道杜甫哪些憂國憂民的詩歌名句

2、讓我們回顧一下,看一下我們還學過哪些飽含愛國之情的語句 :

 五、拓展延伸:(給自己一個舞臺,你就是成功的編劇或導演)

假如你是一位電視劇編劇(導演),打算寫(導)一部有關杜甫的歷史劇,結合此詩,你準備設計一些情節和畫面,請進行合理的想象,把有關的畫面描寫出來,並適當加入主人公動作、神態的描寫。

例:鏡頭一:深秋季節,北風呼呼地刮,咆哮着,怒號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黃落葉。這時,有一位頹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剛下過雨的泥濘中。他右手拄着老樹枝做的柺杖,左手裏緊攥着幾根茅草。他駝着背,頭髮散亂,臉上佈滿皺紋,皺紋很深,裏面還夾着一些泥土,他的眼睛暗淡無光。

鏡頭二:

鏡頭三

鏡頭四

附學生習作兩篇:

(之一)鏡頭一:深秋季節,北風呼呼地刮,咆哮着,怒號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黃落葉。這時,有一位頹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剛下過雨的泥濘中。他右手拄着老樹枝做的柺杖,左手裏緊攥着幾根茅草。他駝着背,頭髮散亂,臉上佈滿皺紋,皺紋很深,裏面還夾着一些泥土,他的眼睛暗淡無光。

鏡頭二:他看了看旁邊那簡陋的沒有屋頂的破房子,又看了看小河對岸孩童們正抱着茅草往樹林裏鑽,不由地進入了回憶。昨天晚上,天氣很冷,忽然又颳起大風,颳倒了屋外的菜架子,颳得門窗鐺鐺作響,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忽然,狂風將屋頂上那薄薄的幾層茅草捲了起來,刺骨的寒風擠進了屋子裏,把孩子們凍得哇哇直哭。老人只好用薄的不能再薄,舊的不能再舊的硬“棉被”給孩子蓋好。這時,綿綿秋雨下了起來,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全家人。他們能做得都做了,只有等待雨快點停。

鏡頭三:一陣涼風吹過,老人從回憶中醒來,他不斷地嘆息和搖頭,臉上的皺紋更加緊鎖着。一會兒他臉朝天空,自言道:“哎,像我們這樣受苦受難的人還有多少,他們肯定比我們還慘!什麼時候才能讓每一個窮苦的人都住上風吹不破,雨打不漏的高樓大廈啊?如果真的能這樣,我寧願自己仍就在這裏受罪!”

鏡頭四:太陽即將下山了,夕陽的斜光折照在那間破屋子上,幾隻烏鴉在枯死的樹上嘶啞地叫着。哎!老人又將是一個不眠之夜!

(之二)鏡頭一:那是在一個深秋的夜晚,秋風象魔鬼似得號叫着,雖不象寒風那樣刺骨,但也足以讓人渾身顫慄了。就在這一天,年老的杜甫辛辛苦苦蓋起來的小茅草屋,被風颳得不象樣子,屋頂上的茅草都被颳走了。他託着瘦弱的身體,到處去撿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

但是村裏的孩子比他搶先一步,抱着茅草跑進樹林裏。他只好上前去要:“好寶寶,把茅草還給我,爺爺給你們講故事。”但那些孩子理也不理他,用眼瞟了他一下就跑了。氣得老人渾身發抖,破口大嚷起來:“你們這幫小孩子,看我不找到你們家去——”,就這樣累得他氣喘吁吁,脣乾舌燥,只好倚着那磨得很光滑的柺杖,暗自嘆息着。

鏡頭二:到了傍晚十分,風將近停了下來,但是天空烏雲密佈。本來就很昏暗的天空就顯得更陰森了,雨也從天上傾瀉下來。杜甫的老妻對他說:“孩子有病了,也沒錢買藥,這被子冷得象鐵,叫孩子怎麼睡啊!”他看了看孩子,那瘦小的臉上顯得異常蒼白,額頭上冒出豆大的冷汗。這時雨越下越大,牀頭上已經沒有幹得地方了。

他獨自倚在牀頭,心裏也不知有什麼感覺,自言自語道:“唉,都是安史之亂,讓老百姓吃盡了苦頭,真恨不得把安祿山、史思明一刀給劈了!什麼時候到處都能建起高樓大廈,天下的窮苦老百姓不受風吹雨打。如果真有那一天,即使是隻有我的房子破漏,受凍而死,我也甘心情願!唉,可眼下如何是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