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2.58W人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文意。

2、文言基礎知識,包括通假字,重要的文言虛詞、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理解燭之武的遊說藝術,學習他的自信心、大局意識和過人膽識。

【教學重點】

文言知識的積累、遊說藝術及人物評價。

【教學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與學生一道探討本課學習的主要知識點(教師板書主要內容)

板書內容:背景知識,文學知識,文言文基礎知識(包括通假字,文言實詞、虛詞,特殊文言句式),課文朗誦及文意理解,燭之武的遊說藝術及對燭之武的評價。

二、聽錄音範讀(兩遍),然後自讀一遍

1、第一遍:注意字音和斷句。

2、勾畫文中的通假字。

3、學生自讀課文一遍,整體感知文意。

三、指導識記文學知識

《左傳》(見課下註解):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爲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指導學生關注介紹中的關鍵信息,可適當展開,如“編年體”與“國別體”“紀傳體”之比較)

評價:“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經文考》)

四、通假字的掌握

1、請學生逐一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共(供),說(悅),知(智),厭(饜)。

2、將其總列在教材上方或筆記本上。

五、講讀課文一、二段,強調對關鍵詞語、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1、講讀第一段:強調“以”“於”“軍”等詞語及狀語後置句。

明確:此段文字主要揭示背景。(歸納:大敵當前)

2、講讀第二段:

⑴ 學生中較難理解的句子,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⑵ 結合文句,強調“於”“使”“之”“是”等詞及省略句式。

明確:此段文字主要寫燭之武奉命出使秦軍。(歸納:臨危受命)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一、二段,小結主要內容,以加深理解和記憶

二、講讀課文三、四兩段

1、講讀第三段:

⑴ 指導理解文段中的難句。

⑵ 強調“既”“越”“鄙”“焉”“爲”“李”“濟”“之”“封”“闕”“以”等詞語及省略句、判斷句、賓語前置句等句式。

明確:此段文字寫燭之武遊說成功。(歸納:智退秦師)

2、講讀第四段:

強調“微”“夫”“因”“敝”“與”“武”“其”等文言詞的意義及用法。

明確:此段寫結果。(提示背誦此段內容)

三、齊讀全文,加強整體感知

四、探討燭之武的說辯藝術,並評價其人物

1、說辯藝術:

⑴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真心實意地爲對方着想。

⑵ 理由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

2、人物評價:自信;有大局意識;有過人膽識。

五、作業佈置

課後二、三題,做在書上。

第三課時

一、文學知識

《左傳》。

二、字:強調識記通假字及所在的文言語境

三、詞:實詞(含詞類活用)、虛詞

文言實詞:

1、晉軍函陵

2、是寡人之過也

3、越國以鄙遠

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5、朝濟而夕設版焉

6、何厭之有

7、既東封鄭

8、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文言虛詞:

1、以:

⑴ 以其無禮於晉(因爲。又:“扶蘇以數諫故”)

⑵ 敢以煩執事(用,拿。又“以亂易整,不武”)

⑶ 越國以鄙遠(表目的或結果。又如“焉用亡鄭以陪鄰”“闕秦以利晉”。)

⑷ 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與“爲”連用,把……作爲)

⑸ “何以戰”(憑,憑藉。又:“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⑹ 皆以美於徐公。(認爲)

2、於:

⑴ 以其無禮於晉(對。又:“若亡鄭而有益於君”等)

⑵ 且貳於楚也(詞綴。嵌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不譯)

⑶ 皆以美於徐公(形容後,引進比較對象,相當於“比”)

⑷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在)

⑸ 趙氏求救於齊(介入對象。“向”)

⑹ 青取於之藍,而青於藍。(從)

3、之:

⑴ 公從之(代詞。佚之狐的建議)

⑵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無實義)

⑶ 鄰之厚,君之薄也。(結構助詞“的”。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⑷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

⑸ 送孟浩然之廣陵(動詞,到……去。又:“輟耕之壟上。”)

⑹ 久之,目似瞑,意睱甚。(音節助詞,無實義)

4、焉:

⑴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用於句尾,表示陳述或肯定,相當於“矣”、“呢”。)

⑵ 焉用亡鄭以陪鄰?(如何)

⑶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哪裏。又如:且焉置土石)

⑷ 又何間焉?(句末疑問語氣。又“萬鍾於我何加焉?”)

5、而:

⑴ 夜縋而出。(表修飾。又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⑵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表承接關係。又:今急而求子)

⑶ 朝濟而夕設版焉。(表並列。又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⑷ 因人之力而敝之(錶轉折。又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⑸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表遞進關係。並且)

四、特殊文言句式

1、狀語後置句:

⑴ 以其無禮於晉

⑵ 是故敗吳於囿,又敗之於沒。

2、省略句:

⑴ 辭曰

⑵ 許之

⑶ 夜縋而出

3、判斷句:

⑴ 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

⑵ 鄰之厚,君之薄也

4、賓語前置句:

⑴ 夫晉,何厭之有?

⑵ 子何恃而往?

五、記誦精美文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六、教材二、三大題難點處理

七、聽讀材料(可另安排時間)

1、廣播劇剪輯:《秦晉之好》(10分鐘)

2、廣播劇剪輯:《燭之武退秦師》(11分鐘)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通過研讀課文,品味語言,體會燭之武辭令之妙,讓學生感悟他語言的力量及其語言背後的那顆愛國憂國之心,同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材料拓寬寫作思路。

教學重點:

燭之武辭令之妙,愛國之深。

教學難點:

從不同角度運用所學材料,學以致用,以一當十。

教學方法:

互動研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燭之武退秦師靠的不是千軍萬馬,也不是張飛的一聲大吼,更不是楊六郎的一杆長槍,而是靠他的三寸之舌處處爲秦着想卻使鄭國轉危爲安。他是如何站在秦的立場上爲秦着想卻使鄭國轉危爲安的呢?

二、齊讀課文第三段,思考燭之武的一番話是站在鄭國的立場上嗎?爲什麼?

1、學生回答

2、老師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語言現場,感悟燭之武辭令之妙

把第三段還原成燭之武和秦伯的對話,走進語言現場。

燭之武:“鄭既知亡矣。”

秦伯:“那你來幹什麼?”

燭之武:“爲了您呀!”

秦伯:“此話怎講?”

燭之武:“我憂心如焚,我寢食難安,因爲亡鄭對您不利呀!”

秦伯:“請講。”

燭之武:“秦晉兩國相距很遠,晉國和鄭國纔是近鄰,越國以鄙遠,您該知道管理它的難度,實際上是增加了鄰國的土地,鄰之厚,是不是越發顯得君之薄呀?這不會是您此行的目的吧?”

秦伯:“當然不是,我該怎麼做呢?”

燭之武:“存鄭倒是對您有利呀,您可以把鄭國作爲東道主,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物資,累了可以在鄭國歇歇腳,渴了可以在鄭國喝口水,這樣不好嗎?”

秦伯:“是呀,我——”

燭之武:“您也許還記得,應該也不會忘記,晉國曾經做過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事吧?”

秦伯:“可不是,想想我都來氣,背信棄義的傢伙!”

燭之武:“像這麼一個不靠譜的傢伙,又那麼貪得無厭,您說,他滅鄭後,能善罷甘休嗎?東滅鄭,西呢?西呢?該進犯秦國了吧,您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險嗎?”

秦伯:“先生您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呀!否則,我還矇在鼓裏呢!來人,退兵!”

秦晉圍鄭爲利而來,燭之武退秦爲利而來,秦伯退兵爲利而退,晉侯退兵爲利而退,利是目的,退是手段。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燭之武爲鄭而來卻爲秦着想,利也;存鄭亡鄭想的還是利;回顧歷史展望未來說的都是利。燭之武用他的.三寸之舌,用他的智慧和膽識,巧用一利字讓鄭國轉危爲安。

3、假設談話方式,讓學生比較

假如燭之武一開始就挑撥離間,結果會如何?假如燭之武直接求秦退兵,結果又如何?

4、小結燭之武的語言藝術:

以退爲進欲擒故縱示之以弊誘之以利

回顧過去晉不可信展望未來晉不可靠

5、教師小結:明明爲鄭而來,卻處處替秦着想,這就是語言的藝術性,技巧性,也是語言產生的力量;當時機成熟時再行挑撥離間之計,更容易彰顯語言的力量,退秦也更易成功。危如累卵的鄭國轉危爲安,一場危機就這樣在燭之武的三寸之舌下化解了,沒有動一兵一卒,不戰而屈人之兵,語言的技巧語言的魅力呀!

三、燭之武在強秦面前不卑不亢,成竹在胸,這份自信來自哪裏?

1、學生回答

2、師生小結

有勇有謀有膽有識審時度勢辯才十足愛國憂國不計得失

正是:危亡之際挺身行寶刀未老史留名

單憑三寸不爛舌說退秦國虎狼兵

四、如果把這則材料運用到我們的作文中,可從哪些角度來運用呢?

1、學生回答

2、出示課件給學生更多運用角度

語言的力量口才與成功

愛國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

機遇與準備才能與機會發現人才伯樂和千里馬

選擇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大我與小我

手段與目的隱忍不發知錯能改雙贏

有志不在年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應對逆境

3、出示例文,給學生更好的寫作指導

伯樂不來,我自薦之

毛遂自薦說服楚王,解了邯鄲之圍,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華;鄒忌主動拜見齊威王,以自身的體悟勸齊威王廣開言路,使齊國不必用兵就可戰勝敵國;曹劌主動請見魯莊公,抓住戰機一鼓作氣,打敗強大的齊國。此三者都是主動推銷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利國利民利己。而鄭國燭之武是三朝老臣皆不得重用,雖有滿腹經綸卻不懂得毛遂自薦,不懂得給自己尋找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若沒有佚之狐的慧眼識英雄,恐怕要永遠湮沒在歷史風塵中了。伯樂不來,我自薦之。只有主動推銷自己,主動表現自己,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創造人生的輝煌。

機遇與成功

當機遇沒有來臨時,仍要積極準備,完善自己,把自己磨礪成金子,機會一旦來臨,便會閃耀於史冊。燭之武三朝爲官,滿腹經綸,卻一直不得重用,這使得他到了七十多歲的高齡,仍有滿腹牢騷。其間忍受的寂寞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以驚人的毅力來砥礪自己,飽讀經書,關心時事,終於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爲自己人生劃上一個完美的感嘆號。燭之武用自己畢生精力、一生的才能等待這樣一個機會,當這個機會出現時,他毅然把握住這個機遇,不僅化解了一場殘酷的戰役和生靈塗炭的悲劇,還爲自己的人生揮灑了精彩的一筆,還讓自己成爲歷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觀之,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機遇,創造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燭之武就是一匹蓄勢待發的老驥。也許他也曾因人生虛擲而悲哀過感傷過,但他並沒有放棄對國家與人民安危的關心。我們可以想象出多少個日夜他翻看竹簡的手勢與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側耳細聽,焦急地渴盼着能從王宮中傳來徵召自己的聲響。如果沒有對國家樸實的愛與時刻準備着爲國家效力的心,一個小小的“弼馬溫”,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怎麼能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爲人那麼清楚,怎麼能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瞭然。可見,即使烈士暮年,他依然一刻不停地關注着天下形勢,從沒有放棄過濟天下蒼生的理想。只要國家需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不管命運對自己如何不公,仍會挺身而出,爲國家爲蒼生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熱。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五、小結:

本節課,我們感悟的是語言的力量,傳承的是愛國精神,運用的是語言文字,學到的是說話的藝術,願我們都做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六、作業:

利用比干、韓愈和魏徵、鄒忌、觸龍等相關事例,寫一篇以“忠言不逆耳”爲題的文章。

七、板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

以退爲進

示之以弊退秦利秦退

誘之以利

挑之以史圍鄭晉退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培養文言文語感

3、賞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結構,概括內容

2、鑑賞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寫作技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積累文言常用詞,培養文言文語感

2、在學習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借鑑寫法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質疑、探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藉助工具書,通讀全文,讀準字音,斷準句子

2、結合註釋,再讀全文,翻譯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難點(字、詞、句)

3、初步瞭解故事情節,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閱讀相關資料

(1)作家作品《左傳》及其藝術特色

《左傳》的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但由於文獻不足,迄今尚無定論。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爲“十三經”之一。因爲《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爲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當然,也有人認爲《左傳》是一部獨立的自成體系的歷史著作。

《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爲歷代散文的典範。《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背景介紹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爲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爲,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通讀課文

範讀正音,注重重點字的讀音,句子的點讀

學生齊讀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實實詞、虛詞、語法等文言基礎知識

1、讓學生讀第一段

明確重點字詞:貳、軍

句子:以其無禮於晉

2、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段,教師提問題

學生回答、點評,明確重點詞、句子

3、集體朗讀第三段,教師講解,引導背誦

實詞:鄙、厭、說等略

4、學生朗讀第四段,師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實文言知識

5、指導學生誦讀全文,增強語感,進一步熟悉課文,試着背誦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背誦、翻譯全文,歸納語言現象

2、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題

3、積累文言知識

4、把握故事情節,注意人物語言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分析導入

英國政治家帕默斯頓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沒有永

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此語用來詮釋

這篇課文的內涵及其恰當。

二、理清故事情節,進行整體把握

第一段:秦晉圍鄭(指出圍鄭的原因)

第二段:臨危授命

討論探究

1、佚之狐的話對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參考答案:側面表現燭之武的'才能

2、鄭伯是如何說服燭之武的?(學生作答)

第三段:說退秦師

分組討論探究:燭之武爲什麼能說退秦師?

明確: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於辭令,寫得極爲出色。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決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說辭裏處處爲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1)處處爲秦着想。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於危亡的地步。但作爲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爲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爲秦着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着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擴展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着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2)充分利用秦晉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爲秦君分析:“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由於晉國當時已成爲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退晉。

第四段:迫晉退兵

三、在把握文本的基礎上,分析討論燭之武人物形象的寫作技巧,分組討論、探究、提問、總結

燭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四、拓展思考

學生聯繫全文,概括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明確: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起伏

(3)詳略得當

五、課堂小結(學生總結)

六、作業

結合本文的敘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選一個角度,寫一篇記敘文,字數不限。

板書設計

情節發展:秦晉圍鄭臨危授命說退秦師晉軍撤離

寫作特點:伏筆與照應詳略得當波瀾起伏人物形象栩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歸納“若、說、辭、鄙、微、之”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1、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疏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二、關於《左傳》

教師補充: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繼《春秋》之後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爲後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三、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縋(zhuì) 闕(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孫)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問《燭之武退秦師》記敘了春秋時期的一件什麼事?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說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四、簡介秦晉圍鄭形勢圖

1、 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

2、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次子夷吾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爲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爲晉君賜矣”。

3、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 :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爲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4、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長子)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衆,安可盡禮!”爲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5、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爲春秋霸主之一。

6、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五、學生齊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六、佈置作業

1.反覆閱讀課文。

2.藉助註釋、工具書疏通文章。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進對課文理解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提問:請同學們翻譯下列句子,並簡述與其相關的史實。

(1)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應譯爲:因爲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以其無禮於晉”則指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過鄭國,鄭文公不禮之事。“且貳於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前鄭文公背晉助楚,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城濮之戰,楚敗,鄭文公又與晉侯結盟之事。

(2)應譯爲: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防禦工事拒秦,這是您知道的。“且君嘗爲晉君賜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擁立夷吾爲晉惠公之事,“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則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後又反悔之事。

(3)應譯爲: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這句話則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幫助重耳成爲晉國國君之事。

二、指導朗讀,理清思路,簡析文意

1、檢查朗讀情況,採用個別朗讀與集體朗讀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況。

2、教師作朗讀常規指導:文言文朗讀應特別注意停頓、語速、重音、語氣等。

3、放錄音(提醒學生要認真聽)

4、齊讀(速度較現代文要慢,句讀要清)

5、指導學生誦讀、理解

第一自然段誦讀指導: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此句讀完,稍作停頓,再起後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爲“軍”在此名詞活用爲動詞,當“駐紮”講。

提問: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容,有哪些?

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

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爲“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第二自然段 誦讀指導: “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嘆,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提問:面對爲難,鄭國君臣的表現如何?

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

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

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說秦師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 誦讀指導: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落。燭之武“夜縋而出”,隻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辯說服了秦君。他的義無返顧,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都需要在誦讀中表現出來,例如“秦、晉國鄭,鄭既知亡矣”一句,要讀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達出燭之武欲揚先抑的論辯技巧。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鄭只對晉國有利。但燭之武採用的是以退爲攻的論辯技巧,因此要讀得平緩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鄭以陪鄰?”這一反問句,語調要略高一些,反問語氣要讀出來;然後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因爲這幾句話意在動秦伯之心,點明秦晉聯盟的虛僞性。

③“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句,則是燭之武另換角度,從禮儀上引誘秦伯,態度要更加誠懇,用中速讀,“若”字要拉長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讀音。

④“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則是燭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誘之以利益之後更爲成功的說服,即職責晉國的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因此讀時要有激憤之感,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接着用平緩、誠懇的語氣讀出“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

提問,在此段中,燭之武是如何說服秦伯退兵的?

本段的中心是燭之武說秦君,說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僞,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第四自然段誦讀指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後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爲“假如沒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爲“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後要略作停頓。

提問:本文是如何結尾的?

以晉文公再風雲突變中,頭腦前行,毅然撤軍作結。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小結:秦晉圍鄭,鄭危在旦夕,佚之狐的力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說秦君,秦穆公心悅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面對風雨突變,亦毅然去之。鄭國忠於轉危爲安。全文處處注意伏筆照應,故事情節波瀾起伏,繁簡得當,有始有終,層次井然,燭之武的智勇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溢於字裏行間。

三、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第二、三題。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5

三維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內容,培養學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學習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反顧捍衛國家主權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重點詞語、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3、說辯的藝術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

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攻鄭呢?因爲當時秦國也要爭奪霸權,也需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慾望,於是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戰與和皆出於利。

二、學生自讀課文,學習重點詞彙句式

1、正音正字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縋(zhuì)而出 亡鄭以陪(beì)鄰 共(gōng)其乏困

闕(quē)秦 秦伯說(yuè) 逢(páng)孫 杞(qǐ)子

2、語言點

A、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爲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裏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於此

B、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以……爲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使作疆界。

C、通假字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說:說,通“悅”

⑤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D、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爲東道主:以爲,古義:把……作爲;今義:認爲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E、文言句式

①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

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

三、學生熟讀課文,自主學習,翻譯全文

四、佈置作業:抄寫譯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開口說話,看似簡單,實則不容易,會說不會說大不一樣。古人云:“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誤國。”所以這“話”可不是隨便能說的。(引導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課文《觸龍說趙太后》)觸龍一句話就打動了趙太后的心:“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他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不但熄滅了趙太后的怒火,還令她欣然納諫。他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高明的說客。在春秋戰國時代,像他一樣高明的說客比比皆是。燭之武就是其中的一個。

二、檢查預習的情況,理解課文內容,重點語句翻譯(出示幻燈片)

三、學生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概括段落大意(出示幻燈片)

第一段:秦晉圍鄭 第二段:臨危受命 第三段:說退秦師 第四段:迫晉退兵

小結:這場戰爭的直接導火索是鄭國對晉國的無禮和背叛,這是晉國出兵的理由,但秦國僅僅是以盟軍的身份助戰而已,與鄭國之間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這是燭之武遊說成功的基礎。

四、精讀燭之武的說辭,自主學習(出示幻燈片)

1、燭之武遊說的核心是什麼?從文中找出關鍵詞。

(利,害)

2、你認爲哪句話打動了秦伯?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3、如果你是燭之武,你打算怎樣勸說秦伯?

(先表達爲秦國着想的立場態度,來博得秦伯的好感,然後闡述亡鄭、保鄭之於秦國的利害關係,再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兩國關係,破壞兩者的聯盟,促使秦國改變主意,化敵爲友,退兵助鄭。)

4、這段說辭語言非常精煉,可分爲五層。概括各層大意。

①語氣謙恭,博得秦伯好感,暗示亡鄭對秦無益。

②說明亡鄭利晉,動搖秦伯的決心。

③說明保鄭利秦,以利相誘。

④以晉對秦的背叛事實離間秦晉聯盟。

⑤一針見血地指出晉國是秦國的威脅。

小結:燭之武不愧是一位傑出的說客,運用精煉的外交辭令化干戈爲玉帛,說退秦師,最終保全了自己的國家。他這一番說辭真可謂“一語中的”、“一言興邦”,很有針對性和藝術性,需要我們好好體會學習。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話可以說的人笑,一句話也可以說的人跳,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效果可能會有天壤之別。

五、探究學習·比較閱讀《蹇叔哭秦師》,討論:蹇叔的勸諫爲什麼不成功?

蹇叔哭師 僖公三十二年 左 傳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師之所爲,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闢風雨也。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

秦師遂東。

(同樣是勸說秦穆公,爲什麼結果截然相反?秦穆公是一代霸主,蹇叔是他非常器重的老臣,穆公在決策之前主動徵求蹇叔的意見,可見並非剛愎自用之人。可是最終卻弄到君臣反目的地步,究竟責任在誰?如果蹇叔在勸諫時能注意說話的方式態度,講究策略,而不是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教訓後生晚輩的架勢,也許穆公會重新考慮出兵的事。如果蹇叔能在軍隊出發前主動找穆公好好談談,而不是哭着說喪氣話,也許穆公不會對其破口大罵,連自己的君王身份也不顧了。如果蹇叔能夠在送兒子參軍的時候主動找孟明等將帥分析敵情,告知防禦策略,而不是隻向兒子哭訴,也許秦軍不至於在崤之戰中一敗塗地,連三軍統帥也被俘虜。)

小結:爲人處世,要學會藝術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意圖。與別人交談時,要注意說話的對象、時間地點場合,努力營造和諧的氣氛。尤其是向別人提意見或建議時,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良藥可以不苦口,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六、合作探究,分組活動:把握文中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各小組選擇一個人物,爲課本劇寫一段角色分析。

燭之武:個性鮮明,才華出衆卻一直不得重用,牢騷滿腹,但深明大義,能夠顧全大局,隻身入虎口,成功遊說秦伯退兵,可謂智勇雙全的愛國辯士。

佚之狐:老謀深算,有遠見卓識,但城府很深。(這個人的個性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鄭伯:善於納諫,知錯能改。

秦伯:唯利是圖(可以引導學生參考閱讀課後練習三)

晉侯:頭腦清醒,理智行事,深謀遠慮,能夠隨機應變,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寬闊胸懷,終成一代霸主。

小結:這篇課文中,燭之武是主要人物,作者通過語言描寫和細節描寫正面表現了他的鮮明的個性和傑出的辯才,他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其他的人物都從側面烘托了燭之武的智勇雙全。雖然這些次要人物只有片言隻語的描寫,但都形象鮮明,個性突出。我們在寫作中,也要注意運用個性化語言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的思想情感。

七、佈置作業:

1、歸納語言點

2、以“說話的藝術”爲主題設計製作一份小報,在班上交流。

第三課時

一、學生朗讀課文,探究學習

1、第一段的作用是什麼?

交待形勢(“晉侯、秦伯圍鄭”,兩大國圍一小國——兵臨城下,形勢嚴峻);圍鄭原因(“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兩事與晉利害相關,和秦利害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駐軍位置(“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

2、佚之狐的話對刻劃燭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師必退”表現了佚之狐對燭之武的瞭解與信任,使讀者未見其人,先知其才,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的才能。

3、鄭伯是如何說服燭之武的?

當鄭伯準備使燭之武見秦君時,卻遭到拒絕:“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鮮明地流露出對年輕時未被重用而產生的.牢騷與不滿。而鄭伯則表現得大度寬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責,動之以情;後以國家大義警之,曉之以理。於是,燭之武只得“許之”。

4、 “夜縋而出”四字能否刪掉?

不能,這四個字說明秦晉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進一步說明兵臨城下的嚴峻形勢。

5、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師的?

燭之武的說辭共125個字,語言非常精煉,含義豐富,可分爲五層。

①站在秦國立場上,博得秦伯好感,爲進一步說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說明亡鄭利晉,動搖秦亡鄭決心。

③進一步說明保鄭利秦,以利益誘惑使秦舍弊求利,考慮退兵

④再以歷史上晉對秦的背叛,離間秦晉聯盟。

⑤從歷史說到將來,指出晉的貪婪將威脅到秦的發展,使秦決心退兵。

小結,在短短的百餘字內,燭之武站在秦的立場上,替秦分析圍鄭的利弊,層層深入,句句擊中要害,又句句打動秦伯,使秦國最終撤去了包圍,保全了鄭國,甚至獲得不僅於此的好處:秦鄭結盟,秦派軍隊戍守鄭國。充分表現出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6、第四段可否刪掉?

不能,晉的退兵進一步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卓越的外交才能,同時刻畫了晉文公的霸主形象。面對風雲突變的局勢,晉侯沒有感情用事,而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二、寫作特點

1、敘事有波瀾,引人入勝

2、寫人個性鮮明,正側面描寫相結合

作者通過語言對燭之武作了正面描寫,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集中地刻畫了一位出色的辯臣的形象。而佚之狐的推薦、鄭伯的自責,退秦師的事實,都從側面烘托了這個人物。正側面描寫的結合運用,使燭之武的形象有血有肉。他的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值得我們學習。

三、講解課後習題並佈置作業

小練筆:設置一個情境,勸說某人接受你的意見或者建議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6

【教學目的】

1、瞭解《左傳》常識,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順課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讀、背誦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燭之武、佚之狐和鄭伯)

4、積累重要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提高文言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賞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燭之武的說服藝術

【教學方法】

讀議講練法,在朗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問題,老師在其中點

撥、總結,最後以一定練習鞏固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介紹相關背景

2、認識《左傳》

3、整體感知,研讀故事的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春秋五霸”談到大小諸侯間的“春秋無義戰”。晉文公、秦穆公結成軍事同盟,聯合攻打鄭國,大軍壓境,鄭國會有什麼反應呢?不能束手就擒,在這個緊要關頭,英雄出現了,他是誰呢?

二、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依據題目瞭解故事梗概。

討論明確: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隻身前往秦國,說服秦君,免去一場戰禍。(結合秦晉圍鄭的相關背景)

三、《左傳》

司馬遷認爲是春秋時代魯國盲人史官左丘明所着。《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以記事爲綱,時間爲序,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後人評:文字若雲月,高深若山海)。以前學過的有散文《曹劌論戰》。

四、老師範讀,學生自主解決字音、斷句。

函(hán)泛(fàn)佚(yì)縋(zhuì)

闕(quē)朝(zhāo)逢(páng)杞(q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五、請一學生讀(字音、斷句)

六、學生齊讀(把握感情,疏通思路)

七、第一自然段

1、誦讀提示:“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語速較慢,晉/軍/函陵,秦/軍/泛南(齊讀)

2、用原話回答秦晉圍鄭的原因

明確:無禮於晉,且貳於楚

3、秦晉圍鄭,鄭國的形勢怎樣?

明確:危在旦夕,國運懸於一線

(找一學生讀)

八、第二自然段

1、誦讀提示:

“國危矣”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讀得要低沉。鄭伯的話要讀得心平氣和,沒有絲毫的'不滿。

(找一學生讀)

2、面對國難,鄭國的君臣如何應對?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

②鄭伯從諫如流,感動了燭之武

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

(齊讀)

九、小結

主人公燭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薦下,不計前嫌,以國家利益爲重,夜訪秦營,勸說秦伯退軍,表現他的大智大勇,體現了一個“大丈夫”的形象。人老心未老,是曹操筆下的老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背誦課文

2、理解燭之武的愛國精神

3、研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

一、導入:檢查學生背誦情況,大家集體背誦。

燭之武不費鄭國的一兵一卒,靠着自己的能言善辯說服秦伯,瓦解秦晉軍事同盟。那麼燭之武是怎樣勸說秦伯,退了秦軍的呢?今天我們就要深入其中,探個究竟。

二、第三自然段

1、誦讀提示:從“秦晉圍鄭”開始到“君亦無所害”。要讀得平穩,不卑不亢,到揭露晉國的貪婪和出爾反爾時,毫不留情的批評帶有憤激之情。

2、請一學生讀(揣摩)

3、理出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思路?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

明確:先秦後晉,秦:一利一害;晉:貪得無厭。站在處處爲秦國考慮,時時替秦國着想的立場上的。

4、燭之武成功了嗎?他用了什麼方法成功的?

明確:成功了,秦伯高興地與鄭國結盟,班師回朝。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

從地理角度上看,越國鄙遠,只能是亡鄭賠鄰。

從邏輯角度上看,舍鄭爲主,供行李往來乏困。

從歷史角度上看,晉不可信,背信棄義只爲己。

5、燭之武從臨危授命到智退秦師完成了什麼樣的一個形象呢?

討論明確:志士:不計前嫌,爲國分憂

勇士:慷慨應允,冒險出訪

辯士:巧避鋒芒,直擊要害

概括:一個深明大義,機智勇敢,能言善辯,以國家利益爲重的外交家。

6、大家集體齊讀(體味)

三、第四自然段

1、誦讀提示:晉侯的話要緩慢,體現他的深思熟慮。

2、請一學生讀(揣摩)

3、晉侯對於撤軍說了幾點理由?你認爲哪點最重要?

明確:三點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他的依據是秦晉聯盟只可維護不可破壞,不能因爲一個鄭國而壞了大事,體現晉侯作爲一代霸主的高瞻遠矚。

應該是“失其所與,不知”,晉侯考慮的是長遠的利益,想借助秦國的力量有更大的作爲,體現他的野心和謀略。

4、大家集體讀(體味)

四、揣摩本文特色

①伏筆,開篇強調秦晉圍鄭的原因突出晉鄭之間的矛盾,而秦鄭之間則沒有多大的分歧,爲下文燭之武的直擊要害作了鋪墊。另外秦晉兩軍分地駐紮也爲燭之武說退秦師提供了方便。

②波折,鄭國危在旦夕,能擔當此重任的燭之武卻以自己年歲已高爲由來推辭。秦伯退兵後,晉國的大臣子犯卻請求晉侯進攻鄭國,情節波瀾起伏讓本文充滿懸念。

③詳略,把主要筆墨用於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問題上,着力通過對話烘托燭之武的形象、對於秦國和晉國如何退兵的則一帶而過、

高深:主要在人物。短短的二百九十多字就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春秋風雲圖,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佚之狐的唯纔是舉,鄭伯的知人善用,秦伯的從諫如流和晉侯的審時度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全班齊讀(體味)。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概括能力和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2、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3、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4、瞭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工具書和課文註釋疏通課文內容。

2、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3、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2、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導讀法、朗讀教學法、圈點勾畫法、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1、課文導入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古代的'記敘文,在我國古典文學的歷史長河裏,史傳散文是顆非常璀璨的明珠,初中我們學習過《曹劌論戰》,還記得選自哪部史書嗎?(《左傳》),關於《左傳》還記得多少知識呢?(請同學們回顧),同學們,“傳”是什麼意思?是“註解、註釋”,《左傳》、《公羊傳》和《榖樑傳》都是爲了解釋《春秋》而作,合稱“春秋三傳”。《左傳》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還是先秦優秀的散文著作,爲後世的敘事文學樹立典範,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選自《左傳》的文章,大家來看標題。

2、標題釋義

“燭之武退秦師”中“師”的意思是什麼?“軍隊”,意思是“燭之武試秦軍退兵”。假如只是一份報紙的標題,同學們腦海中會想到哪些問題?

預設:

(1)爲什麼要退兵

(2)怎麼退

(3)誰是燭之武

(4)結局怎樣

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課前已經佈置預習了,通過課文來了解這整體的事件,誰來給大家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對節奏、讀出語感。

3、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用三句話交代。

秦晉圍鄭,鄭伯讓燭之武勸退,燭之武做到了嗎?燭之武智退秦師,化解戰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讀遍課文。

(2)、秦晉爲什麼要圍鄭?從文中找一個句子回答。

“以其無禮於晉”這其中將了一個什麼故事?什麼叫“且貳於楚也”?

重耳(晉文公)逃亡的過程中,鄭國國君沒有禮遇他。在城濮之戰的時候,鄭國先想出兵幫助楚國,後有想歸附晉國,這叫“貳於楚也”。

(3)、鄭國得罪了晉國,那秦國爲什麼也要出兵呢?從文中找到依據。

“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暇,朝濟而夕設版焉”

①秦晉之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春秋無義戰

4、段落掌握和釋義

(1)第一段

①請大家齊讀第一段,短短25個字,交代了什麼內容。

②兩國分兵駐紮,有何用意?

③重點詞語:“軍”作動詞“駐軍”,虛詞“於”當“對”之意。

(2)第二段

①重點詞語和句式:“佚之狐言於鄭伯曰”是什麼句式?

“子”爲尊稱

“辭”爲“推辭”

②請同學概括第二段主要內容。

③爲什麼先寫燭之武推辭,而不是一開始就“許之”,這在寫法上有什麼作用?

(補充)《東周列國志》介紹燭之武

A、到70歲才被舉薦,心理沒有抱怨,這樣更顯人物真實。

B、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放下心中抱怨,體現燭之武身上深明大義的美德。

(3)第三段

①請同學朗讀,本段重點寫燭之武的外交辭令。

②重點詞語和句式:“夜”名詞作狀語、“亡”使動用法、“敢”爲謙詞

③燭之武爲什麼能夠說服秦國,秦國爲什麼能夠接受他的建議,他用了哪些事實和事例使得秦心悅誠服地退軍了。

“鄰之厚,君之薄也”

從地理角度

“舍鄭益秦”

從歷史角度晉而無信

從邏輯角度晉貪而無厭

④燭之武從三個角度、四個層面來說服秦伯,秦國所以接受,除了思路之外,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技巧?

(4)第四段

爲什麼要交代這段內容,對故事發展有什麼作用?

5、文章特點

這篇文章在敘事上有什麼特點?(波瀾、詳略得當、精煉)

6、探究思考

(1)由本文及《曹劌論戰》的寫作特點看《左傳》的敘事藝術。

(2)以今天的理念來審視“燭之武退秦師”這一歷史事件,你從中得到的哪些啓示?

7、課後作業

(1)歸納整理文中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和文言句式。

(2)拓展閱讀《重耳之亡》和《殽之戰》

【板書設計】

危在旦夕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燭之武夜縋而出秦軍乃還

智說秦軍

轉危爲安晉亦去之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賞析人物形象,提高學生初步鑑賞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燭之武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分析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

教學方法:

探究拓展法。

教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曹操有句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存高遠之士,哪怕社會、命運對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緊要關頭,依然挺身而出,爲國家爲蒼生獻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熱。燭之武就是這樣的一個讓我們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們來看《燭之武退秦師》。這節課我們重點分析三個人物形象。

二、第一個人物——鄭伯。

1、找學生讀鄭伯說的話: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後讓學生說對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學會說鄭伯是一個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的君主。)

啓發學生們是不是還能有別的理解:他平白無故的怎麼禮賢下士起來了呢?

讓學生們想一想鄭伯和勾踐有什麼共同之處。(二人都是事到臨頭纔開始求賢。)

2、讓學生們品味他的話:“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來幹活,是幫我的忙也是幫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幫忙,對你也沒有好處。

話裏含有威脅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晉攻打鄭的原因——當年慢待重耳,可知鄭伯是個目光短淺又自私的人,如今來求燭之武,也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罷了。

3、從鄭伯身上可得出什麼教訓?

啓發學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確:一定要不斷挖掘和重視人才,不要等到危機出現後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個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1、找學生讀佚之狐的那句話: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讓學生談對佚之狐的看法。多數學生會說這是個伯樂。那麼請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據史料記載,說服秦伯的初定人選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勸退秦師。但他爲什麼自己不去而舉薦了燭之武呢?

引導學生思考、回答。

明確: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隻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說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自己掉了腦袋不算,還可能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後人指指點點。擡出燭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機率,在成就燭之武的同時自己也落個“伯樂”的美名。所以說他是一條狡猾的狐狸!

2、通過他的話,我們可知他對燭之武是很瞭解的。那麼既然他知道燭之武這麼能幹,爲什麼到現在才舉薦呢?

讓學生分析他這是一種什麼心理。明確:嫉妒、紅眼病。

四、第三個重點人物——燭之武

1、關於燭之武

書上的記載:正史上對他的記述除了《左傳》這些文字外,別處似乎很難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記》裏有簡單的幾句:“鄭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於秦”、“乃間令使謂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燭之武成了無名英雄。

《東周列國志》裏說他“鬚髮盡白,佝僂其身,躊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對他的評價是:“口懸河漢,舌搖山嶽。”從其後來的表現看,此言不虛。

2、請學生思考:

⑴這樣的人爲何老不見用?年近七十,也只是個小小的“圉正”(弼馬溫)?

明確:當權者不注意選拔人才,有權者的嫉妒。

⑵從文中可看出,他對國家大事瞭解得很透徹。既然燭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麼透徹想幹什麼?

啓發: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暢談天下大勢。可以說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準備。

燭之武也是如此。儘管懷才不遇,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燭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業,他的心始終沒有放棄過“一飛沖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關注着天下形勢,思考着安定天下濟蒼生一逞抱負的路徑。你想,一個小小的“弼馬溫”,怎麼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爲人那麼清楚,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瞭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無疑是後人敬仰他們的主要緣由。

3、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燭之武在漫長的歲月裏是怎樣渴望爲國立功,實現自己的報負的.。

可以想象:燭之武向多少人探問過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個日夜他翻看竹簡的手勢與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側耳細聽能從王宮裏傳來徵召自己的聲響時的焦急與渴盼。

4、燭之武的閃光處——“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

讓學生用燭之武的言行來證實這句詩。

教師闡述:這樣一個才華長久沒顯出來的人,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還是出來解國家之圍了。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鬚髮盡白的老者,夜縋而出時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當他拄着柺杖走進秦營時又是怎樣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歲月給了燭之武太多的落寞與不甘,同時也磨礪了他的沉穩與敏銳,對鄭國的最樸素的愛又加固了他的沉穩與敏銳。他與秦伯的交鋒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勝局,幾十年積蓄的能量終於在瞬間有了釋放和爆發的閃亮時刻。

“機會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只是這機遇來得太遲了一點兒,而且是冒着亡國的危險。但如果不是秦晉圍鄭,燭之武恐怕真得“駢死於槽櫪之間”,湮滅於歷史的風雨之中了。

5、拓展:燭之武這麼能幹,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點呢?

如:燭之武爲何不在“臣之壯也”的時候,也像三百年後的晚生毛遂那樣,大膽地“自贊”於鄭伯的駕前呢?

在推銷自己這點上,春秋之“士”遠不如戰國之“士”放得開。商鞅、馮諼、範睢、蘇秦,哪一個不是在竭力運籌、想方設法(有的甚至不擇手段)去幹謁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創出一番功業而名垂史冊呢?我覺得,在燭之武的心裏,更多的還珍藏着做爲“士”的標誌之一的清高與孤傲。“士爲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個敬賢禮士、思賢若渴的開明君主,寧可老死家中、默默無聞,也絕不涎皮賴臉的去求人家賞給自己一個板凳、彎腰低頭地做一個平庸的官僚。他們人生最年富力強的歲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們可以爲他們惋惜,但我們必須向他們那高傲的靈魂敬禮!

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看法。

五、總結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那些鮮活的身影卻依然存留在人們的心頭。象燭之武這樣的識大體顧大局,臨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說就是國家的脊樑!讓我們以古人爲鏡來勉勵自己吧!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詞彙,瞭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語法知識。

2、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培養對文言文詞句的語感。

3、學習古人國難當頭時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安危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2、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教學方法:

朗讀法。

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

2、學習課文1、2、3段。

3、積累一些文言知識。

4、學習燭之武機敏善辯的外交才能。

上個單元我們學習了現代的一些詩歌,這個單元,我們將學習古代的一些散文。那麼,學習古文,我們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是什麼呢?通過初中的學習,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

(板書)文言文所要掌握的知識:

①通假字。

②一詞多義。

③古今異義。

④特殊句式(倒裝句、被字句等)。

⑤實詞和虛詞的使用(使動用法、意動用法、之子的使用等)。

這些就是我們學習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了。好,下面我們開始上新課。

一、導入

自古中國便有“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之說,在一九五五年也有這樣一個流傳,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五個師是多少人呢,相當於11萬人,一個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11萬人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燭之武退秦師》會告訴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請同學們打開《語文》第一冊第16頁,跟着錄音一起勾出難點字詞。(板書: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二、關於《左傳》

在進入課文之前,我先來帶同們玩一個遊戲(PPT展示內容)。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解題:退:使動用法,使-----撤退師:軍隊

2、糾正字音。

函(hán)氾(fán)佚(yì)縋(zhuì)闕(quē)逢(páng)

4、剛剛同學們跟隨視頻錄音讀了一遍課文,請問: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解析: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說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那麼,“燭之武退秦師”爲什麼要退?怎樣退?退的結果若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燭之武是怎樣退秦師,結果又如何的。

三、課文分析。

(一)講解第一段。

1、譯文:晉文公、秦穆公聯合攻打鄭國,因爲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理,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2、第一段寫了什麼事情?——秦晉圍鄭

3、秦晉爲何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補充背景:

①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重耳過鄭);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退避三舍)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貳於楚也)。

②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都很好(秦晉之好);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

4、重點講解:

①候、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倒裝句)

以,是連詞,表因果關係;

其,代詞,代鄭國

於,是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對於”。

“於晉”,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介賓結構後置,按現代漢語的語序應是:以其於晉無禮。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因爲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

“且貳於楚也”句中的“貳”指從屬二主,

“於”是介詞,引出二主之一的“楚”。

貳爲數詞動用,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提醒學生從翻譯的方面看句子語序的調整,得出本句的介詞結構“於晉”、“於楚”本來應在“無禮”和“貳”的前面,但句子中卻是在它們後面,所以是倒裝結構中的介賓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

③晉軍(於)函陵——軍,名詞活用爲動詞,駐軍、駐紮。(省略句)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這樣斷句對不對,爲什麼這樣斷句呢)”。“軍”是名詞活用作動詞了。同時,也可以明顯的看出秦晉是分駐在兩個地方的,爲什麼這樣交代呢?(且看下文)(這爲下文埋下了伏筆)。

5、秦晉圍鄭,來勢兇猛,鄭形勢危急,渲染了氣氛。同時,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爲燭說秦埋下伏筆。

(二)講解第二段。

1、譯文:佚之狐對鄭伯說:“國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王,秦軍一定會撤退。”鄭伯聽從了佚之狐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說:“老臣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不能做什麼了。”鄭伯說:“我不能早點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您也有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2、第二段寫了什麼什麼?——燭之武臨危受命。

3、重點講解:

①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倒裝句,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爲“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②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爲“(燭之武)辭曰”;

③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助詞,不譯;

④無能爲也已——不能做什麼了。無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語氣助詞;

⑤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也”字表判斷(判斷句)。

4、文中寫了個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對燭之武有足夠的瞭解,但是寫他是爲了寫燭之武服務的,燭之武未出場已經引出了讀者的強烈關注。燭之武可以說是壯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滿腹牢騷、滿心委屈,但能以國事爲重,深明大義。文中還着力寫了鄭伯,他用於自責,更能以情動人,以誠動人。

(三)、講解第三段

1、燭之武採取了什麼方式去遊說的呢?有沒有效果呢?我們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寫了什麼事情?——智退秦師

2、譯文:

3、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詞類活用: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薄:形容詞活用爲動詞;東:名詞活用做狀語;

盟,名詞做動用,釋爲訂立盟約。

(2)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厭:通假字,通“饜”;說:通假字,通“悅”;

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3)古今異義:

以爲: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爲。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異義詞,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

(4)特殊句式: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爲: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後爲:有何厭。

4、燭之武如何退秦師: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矣”從這個形式圖中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秦的劣勢。

(2)所以,燭之武一開始就擺正自己的位置,“鄭即知亡矣”,之後,說“若亡......執事”,從形式圖中,也可以看出秦晉圍鄭,受益的就是晉。欲揚先抑,以退爲進。(坦言知亡,避其銳氣:鄭既知亡矣。)

(3)晉強,相對的秦就弱了。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滅鄭,會怎麼樣呢“君亦無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5)晉國曾經有不講信義的行爲,還能相信嗎?引史爲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6)(秦——晉——鄭)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經過以上這幾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燭之武說退秦師的原因(理由):

三個角度——現在、過去、未來。

五個理由:

A、越地難治論

B、亡鄭陪鄰論

C、舍鄭有益論

D、過河拆橋論

E、晉國擴張論

燭之武通過這幾個反面的分析,使得秦王心中開始動搖,我們且看結果如何?

5、說秦的結果是:

①秦鄭訂立盟約;

②秦國駐兵守鄭。

6、燭之武的遊說藝術:

(1)爲對方打算——不暴露遊說目的。燭之武先講明秦晉圍鄭,即使攻下鄭國,秦國亦無大裨益;進而分析晉侯出征目的在於擴張領土,且慾壑難填。一方面使秦伯覺得枉費心機,一方面頓感危機所在。於是,燭之武“一心爲秦”地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

(2)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更利於聽。雖然燭之武年歲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豈敢倚老賣老,婉言以說,“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愛聽,又怎能不依計行事。

(3)巧施攻心術——先對方之憂而憂。燭之武抓住秦伯擔憂“幫晉滅鄭後反而惹火燒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層層逼緊,透闢申明圍鄭對秦無任何好處,曉之以害,動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鄭國之圍。

7、燭之武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他之所以能說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處處爲秦國着想(表面看來),理由充分。這段說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僞,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並且以自己睿智和勇氣爲鄭國解除了秦國這一強大的危機。

這節課,我們分析了這篇課文的前面三段,下節課我們再來講解課文的第四段、也就是最後一段,看看晉文公是如何表現出一代霸主的睿智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4段。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人物描寫的手法。

3、本文寫作的特點。

4、歸納本文的文言虛詞。

一、舊課複習

1、特殊句式的考察。

2、詞類活用的考察。

3、句子翻譯。

二、講解第四段

1、譯文:略

2、第四段講講了什麼?——晉師撤離

3、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詞類活用:

敝: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2)通假字:

知:通假字,通“智”。

(3)古今異義:

夫人: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意:離開;今意:到,往。

(4)特殊句式: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4、解析:晉文公是頭腦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不仁”只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則是因爲勝敗難以預料。所以,說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這是一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5、所以故事的結局就是,晉文公毅然撤軍作結,鄭國轉危爲安。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三、人物形象分析

1、佚之狐:正面:慧眼識才、舉賢、伯樂

反面:狡猾、權臣

(1)找學生讀佚之狐的那句話: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讓學生談對佚之狐的看法。多數學生會說這是個伯樂。那麼請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補充:據史料記載,說服秦伯的初定人選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勸退秦師。但他爲什麼自己不去而舉薦了燭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隻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說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自己掉了腦袋不算,還可能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後人指指點點。擡出燭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機率,在成就燭之武的同時自己也落個“伯樂”的美名。所以說他是一條狡猾的狐狸!

(2)通過他的話,我們可知他對燭之武是很瞭解的。那麼既然他知道燭之武這麼能幹,爲什麼到現在才舉薦呢?他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嫉妒、紅眼病。

2、鄭伯:正面:善於納諫、勇於自責、善於言辯

反面:目光短淺、不重視人才、不合格的君主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說說對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學會說鄭伯是一個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的君主。)

啓發:是不是還能有別的理解:他平白無故的怎麼禮賢下士起來了呢?——事到臨頭纔開始求賢。

(2)、讓學生們品味他的話:“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來幹活,是幫我的忙也是幫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幫忙,對你也沒有好處。話裏含有威脅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晉攻打鄭的原因——當年慢待晉文公,可知鄭伯是個目光短淺又自私的人,如今來求燭之武,也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罷了。

3、燭之武:正面: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勇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辨的辯士

反面:無自薦的“勇氣”、不懂得官場的左右逢源

(1)燭之武能言善辯,才智過人。這樣的人爲何老不見用?——當權者不注意選拔人才,有權者的嫉妒。

(2)從文中可看出,他對國家大事瞭解得很透徹。既然燭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麼透徹想幹什麼?

啓發: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暢談天下大勢。可以說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準備。——燭之武也是如此。儘管懷才不遇,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燭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業,他的心始終沒有放棄過“一飛沖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關注着天下形勢,思考着安定天下濟蒼生一逞抱負的路徑。你想,一個小小的“弼馬溫”,怎麼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爲人那麼清楚,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瞭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無疑是後人敬仰他們的主要緣由。

(3)這樣一個才華長久沒顯出來的人,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還是出來解國家之圍了。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鬚髮盡白的老者,夜縋而出時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當他拄着柺杖走進秦營時又是怎樣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4)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5)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爲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點呢?——燭之武爲何不在“臣之壯也”的時候,也像三百年後的晚生毛遂那樣,大膽地“自贊”於鄭伯的駕前呢?

4、晉文公:正面:理智、審時度勢、雄才大略、隱忍不拔

反面:貪婪

四、人物的寫作特點

1、簡而精;2、曲而達;3、婉而有致

五、寫作特點(以小見大觀《左傳》)

1、情節波瀾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連一件,情節是不是平穩發展的呢?——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確:大軍壓境(十萬火急)——佚之狐薦燭之武(一線生機)——燭之武發牢騷(波瀾)——鄭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轉機)——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議攻秦(出現危機)——晉公再曉之以理(一場虛驚)。

文章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2、伏筆和照應。

那麼,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從懸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設置了伏筆和照應

明確: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二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爲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爲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3、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了簡單的交代。從秦晉圍鄭寫到晉師撤離,在這期間應該說發生了許多事,但作者並未一一羅列,如鄭國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驕橫傲慢地對待這位即將亡國的國家的使臣等,文章隻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選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詳略得當,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

六、歸納

(一)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爲,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爲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爲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麼能)

4、之

①公從之。(代詞)

②臣之壯也。(置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③是寡人之過也。(助詞,的)

5、其

以其無禮(代詞,鄭國)

肆其西封(代詞,它的)

失其所與(代詞,自己的)

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

(二)詞類活用

1、名詞做狀語:A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在東邊;在西邊)

B夜縋而出(在晚上,當晚)

2、動詞活用爲名詞:A君亦無所害(害處)

B且君嘗爲晉君賜矣(恩惠,好處)

3、形容詞活用爲名詞:A臣之壯也(壯年)

B越國以鄙遠(遠方,邊遠的方)

C共其乏困(缺少的東西)

D鄰之厚,君之薄也(雄厚、削弱)

4、名詞活用作動詞:A晉軍函陵(駐紮)

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封,作疆界。)

5、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

6、使動和意動用法:A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鄭亡)

B越國以鄙遠(鄙,以……爲鄙)

C若不闕秦(使……土地減少)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

(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

夜縋(燭之武)而出(賓語)

敢以(之)煩執事(賓語)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氾南(介詞)

2、倒裝句

以其無禮於晉(於晉無禮──介賓短語後置,又叫狀語後置)

且貳於楚也(於楚從屬──同上)

佚之狐言於鄭伯(於鄭伯言──同上)

何厭之有(有何厭──賓語前置)

3、判斷句

是寡人之過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通假字

無能爲也已(已——矣)

共其乏困(共——供)

秦伯說,與鄭人盟(說——悅)

焉用亡鄭以陪鄰?(陪——倍)

何厭之有?(厭——滿足)

失其所與,不說(說——智)

5、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爲東道主。——(以爲,古義:把……作爲;今義:認爲)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人教版高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10

【學習目標】

1、瞭解《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上的地位。

2、理解詞語:貳、軍、鄙、陪、封、行李、共、濟、肆、闕;

3、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4、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誦讀課文,理解詞語:貳、軍、辭、鄙、陪、行李、共、濟、肆、闕、說;歸納義項:若、夫、微、之。

2、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於運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講解法。

3、討論法。

【教具準備】

多謀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1、根據課文註釋疏通字詞句,標誌有關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2、查閱有關資料瞭解作品以及寫作背景。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文

古代有句話:一言九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這句話說明口才的重要性。無獨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結構,理清思路

1、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⑴ 第一遍學生齊讀。

⑵ 第二遍聽錄音。

2、聽課文錄音,糾正字音、句讀。

晉/軍函陵,秦/軍錟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讀第二段,結合語境準確把握人物身份,體會文言文的語氣。分角色朗讀(學生自己談應該如何讀)。

4、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提示:本文記述了秦、晉聯合攻打鄭國時的一個故事。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5、秦晉兩國爲什麼要聯合攻打鄭國?課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學生回答預習情況,教師補充、點撥,並出示課件中有關的地圖)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爲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爲,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晉圍鄭形勢圖:

6、退秦師的結果怎樣?用原文回答。

明確:秦“乃還”,晉“亦去之”。

7、明確寫作思路(結合板書明確思路,並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提示:爲什麼退──怎樣退──退的結果。“怎麼退”是課文的主體部分。

三、重點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學之間互相討論該段的字詞句,質疑、解疑。

2、思考: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軍的?

生探究學習中可能遇到的難解的字詞以及問題舉例:

1、封:

⑴ 既東封鄭(“封”,會意字,從土從寸,表示帝王向諸侯分封土地。本義封賜。還可引申作名詞,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這裏作意動詞,“以……爲疆界”的意思。)

⑵ 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詞,即當“疆界”解。)

2、鄙:

越國以鄙遠(形聲字,從邑,表示它是地域區劃的名稱,聲。按周制,都城的近郊叫鄉,遠處叫遂。鄙是遂所屬的一級居民單位,也泛指邊遠地區或農村。如彭端淑《爲學》:“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詞講;這裏屬詞類活用,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意思爲“把偏遠的地方當做邊邑”)

3、之:

鄰之厚,君之薄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行李之往來(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

將焉取之?(代詞,代土地)

戍之,乃還。(代詞,代鄭國)

4、敢以煩執事:冒昧地用這種方式麻煩你。

5、“君”字出現9次,其中8次是對秦穆公說的,1次是說晉國的。體現了燭之武替秦考慮,不爲己謀的思想。他在有意無意間離間秦晉關係,使秦伯不但“去鄭”,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語委婉而有氣勢。

6、內容:“夜縋而出”,進一步說明了鄭國形勢之嚴重。秦、晉已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從側面襯托燭之武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層(“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說明秦、晉圍鄭,鄭國必亡。欲揚先抑,提出問題。燭之武好像置身於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的,這自然會引起秦伯的好感,願意聽他把話說完,從而爲進一步打動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層(“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燭之武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卻是近鄰,因此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鑑於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僞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這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秦國當然不會幫助晉國成就霸業而使自己的國力相對削弱。(以退爲攻)

第三層(“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保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如果說上一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以利益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在秦、晉關係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當然,這些好處的前提,就是要秦國放棄進攻鄭國。這樣一分析,攻鄭與友鄭的利弊輕重,自然就擺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層(“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燭之武察言觀色,又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從歷史說到現實,燭之武又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然要進犯秦國。這樣一發揮,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

通過學生討論,小結燭之武說服秦伯的藝術(出示課件):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欲揚先抑,以退爲進);

亡鄭導致鄰之厚,君之薄也(闡明利害,動搖秦軍);

舍鄭,君亦無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誘);

晉國貪得無厭,君之所知也(引史爲例,挑撥秦晉)。

這段說辭,只有125字,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於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說辭更妙之處在於他心裏處處爲鄭着想,但口口聲聲說的是爲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說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說服力。

四、結課

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纔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燭之武正是運用最恰當的勸說方式處處爲秦着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挑撥秦晉關係,終於打動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還”,從而保全了鄭國。這是燭之武智慧的體現,更是他辯論語言的魅力所在。

【板書設計】

燭 爲什麼

之 以利相誘

武 怎麼退 替秦着想

退 挑撥秦晉

師 退的結果

【評課與反思】

教完該課回頭思考,特總結如下:

一、評課

專家的評課情況彙總:

1、誦讀的巧妙處理,詞語、斷句體現巧妙,並且在誦讀中解決語言知識。

2、對背景知識的介紹打破常規,比較自然,恰到好處。

3、對教材的處理突出主體部分,重點明確。

4、引導學生在探究中,文言文知識的落實、寫作、藝術表達技巧相結合。

5、板書與多媒體的完美結合,學生回答時邊板書要點、邊總結,體現對學生的尊重與評價,讓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得到知識的總結。

6、課堂結構自然、舒服,教師有親和力。課堂上讓學生髮現問題──小組交流──互相解決,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對學生的尊重。

7、文中涉及到晉國的事情,能否從晉國的角度入題。

二、自評

1、課堂結構自然完整,結語與導語圍繞課文內容,並遙想呼應,思路清晰、嚴謹,關注每一個細節。

2、突出文言文的文體特點,注重誦讀教學,引導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和能力。而且三個段落三種不同的處理方法,體現教材特色、學生特點,以及教材處理的靈活性。

3、教學重點鮮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協作,從而在集體的智慧中完成學習任務。

4、充分尊重學生,及時評價(包括口頭評價和板書)學生、鼓勵學生,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5、教師語言自然、親切,富有感染力和時代感,教態自然而有親和力。

6、從整個課堂看來,氣氛活躍,師生互動配合緊密,能有效體現教師有效地教和學生有效地學的原則,學習效果較好。

7、課堂上回答問題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說明自己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值得反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