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2017年高一下冊語文期末模擬題及答案

本文已影響 9.66K人 

  【2017年高一下冊語文期末模擬題】

2017年高一下冊語文期末模擬題及答案

  第Ⅰ卷(閱讀題共70分)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崑劇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它的原名叫“崑山腔”,簡稱“崑腔”。元末明初,作爲南曲聲腔的一個流派,在江蘇崑山一帶產生。清代以來被稱爲“崑曲”,現又被稱爲“崑劇”,是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崑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

崑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我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該劇種於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爲“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是全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作爲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崑曲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當時,江蘇的崑山(轄今崑山、太倉兩處)地區經濟繁榮,貿易興盛,黎民富庶,城鄉各個階層羣衆對文化娛樂有所追求,當時流行一種以地方音樂爲基礎的南曲,叫崑山腔。崑山腔的出現也和當時的顧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詞尚曲有很大關係。而對崑山腔的誕生有直接影響的人物是顧阿瑛的座上客顧堅,他將崑山人唱的南曲與當地的語言和民間音樂相結合的歌唱方法,進行改進,形成了一種受當地人歡迎的曲調,到明初正式被稱爲“崑山腔”。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爲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佈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爲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並逐漸流佈到福建、江西、廣東、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爲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這種“小集南唱”、“清柔婉折”的崑山腔,在明中後期的嘉靖初年被變革發展,形成了崑曲曲唱體系。經過改造後的崑山腔流利清遠,柔媚細膩,被稱爲“水磨腔”,就是說音調極其細膩柔婉。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來的最細膩滑潤,所以用“水磨”來稱呼其因經過各種處理而變得細膩柔婉的曲調。新崑曲博得了衆口一詞的稱讚。

改革後的崑山腔,大大發展了南曲的演唱藝術,而且在曲調運用上,也吸收北曲結構謹嚴的長處,但它還只是清唱曲,尚未走上戲曲舞臺。

將崑山腔推上戲曲舞臺,成爲戲劇,是由梁辰魚的《浣紗記》開始。梁辰魚是一個著名的戲曲作家,精詩詞,通音律。他覺得這樣的新腔不應只侷限於曲壇清歌,必須擴展到舞臺之上佔有更廣闊的天地,於是與他人合作,發揮文學優勢寫作了以西施爲主要人物的《浣紗記》傳奇,同時把傳奇文學與新的聲腔以及表演藝術綜合在一起,借鑼鼓之勢與舞臺之場面形態,第一次將崑曲搬上劇壇。崑山腔在劇曲中的首次運用,引起了轟動,並很快壓倒了其它一切聲腔,一時成爲最引人注目的戲曲,並流傳南北各地,這就是崑劇。

1.下列對崑曲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崑劇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原名叫“崑山腔”,清代以來被稱爲“崑曲”,現又被稱爲“崑劇”, 它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

B.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同屬南戲系統,它們被稱爲明代四大聲腔。

C.它是改進了崑山人唱的南曲與當地的語言和民間音樂相結合的歌唱方法之後,形成的一種以地方音樂爲基礎的南曲。

D.它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中國戲曲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下列有關崑曲特色的內容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改造後的崑山腔結構謹嚴,把傳奇文學以及表演藝術綜合在一起,同時藉助配樂與舞臺設置,才形成了真正的戲曲。

B.崑曲集我國民族文化中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的最高成就於一體,是全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C.崑山腔流利清遠,柔媚細膩,人們用加水能磨出滑潤米粉的“水磨”過程來形容崑山腔的改造過程。

D.崑山腔是在融合了方言和民間清曲、小唱的基礎上,由文人、士大夫創作出來的。

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崑曲歷經元明清三朝不斷地發展完善,成爲明清時期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B.使崑山腔變爲真正的戲曲,有兩個人功不可沒,一個是文人顧堅,另一個是著名的戲曲作家梁辰魚。

C.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在明中後期的嘉靖初年被變革發展,形成了崑曲曲唱體系,於

是改革後的崑山腔兼有北曲之長,不再是清唱曲了。

D.崑劇之所以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爲“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主要是獲益於中國古詩詞創作的豐碩成果。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原創)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

換 心 記

徐芳

萬曆中,徽州進士某太翁,性卞急,家故饒貲,而不諧於族。其足兩腓,瘦削無肉,或笑之曰:“此相當乞。”翁心恨之。生一子,即進士公,教之讀書,性奇僿①,咿唔②十數載尋常書卷,都不能辨句讀。或益嘲笑之曰:“是兒富貴,行當逼人。”翁聞益恚,有遠族侄某,負文名,翁厚幣延致,使師之。曰:“此子可教則教,必不可,當質語予,無爲久羈。”侄受命,訓牖百方,而懵如故。歲暮辭去,曰:“某力竭矣。且叔產固豐,而弟即魯,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強?”翁曰:“然。”退而嗔語婦曰:“生不肖子,乃翁真乞矣。”趣治具餞師,而私覓大梃,靠壁間,若有所待。蓋公恨進士辱己,意且撲殺之,而以產施僧寺,作終老計。母知翁方怒,未可返,呼進士竊語,使他避。進士甫新娶,是夜合戶籌議:欲留,恐禍不測;欲去,無所之。則夫婦相持大哭,不覺夜半,倦極假寐。見有金甲神擁巨斧,排闥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別取一心納之,大驚而寤。次日,翁延侄飲爲別。翁先返,進士前送,至數裏,最後,牽衣流涕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師何忍某之歸而就死?”師矍然曰:“安得此達者言?”進士曰:“此自某意。且某此時頗覺胸次開朗,願更從師卒業。”因述夜來夢,師叩以所授書,輒能記誦,乃大駭,亟與俱返。翁聞剝啄聲,掣梃門俟,已聞師返,則延入。師具以途中所聞告,翁以爲謬。試之良然,乃大喜。自是敏穎大著,不數歲,補邑諸生;又數歲,聯捷成進士。報至之日,翁坐胡牀,大笑曰:“乃公自是免於乞矣。”因張口啞啞而逝。族子某爲郡從事庚辰與予遇山左道中縷述之古今未聞有換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誠所激人窮而神應之。進士之奇穎,進士之奇愚,逼而出也,所謂德慧存乎疢疾者也。

或曰:今天下之心,可換者多矣,安得一一捽其胸剖之,易其殘者而使仁,易其污者而使廉,易其奸回邪佞者而使忠厚正直。愚山子曰:若是,神之斧日不暇給矣。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又安所得仁者、廉者、忠若直者而納之,而因易之哉?

【選自(清)張潮輯、王根林校點《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1】

【註釋】①僿:閉塞。②咿唔:指讀書聲。

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趣治具餞師 催促

B.排闥入 門

C.願更從師卒業 終於

D.師叩以所授書 詢問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族子/某爲郡從事/庚辰與予遇山左道中/縷述之/古今未聞有換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誠所激人窮而神/應之/

B.族子某爲郡從事/庚辰與予遇山左道中/縷述之/古今未聞有換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誠所激/人窮而神應之/

C.族子某爲郡/從事庚辰/與予遇山左道中縷述之古今/未聞有換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誠所激人窮/而神應之/

D.族子某/爲郡從事庚辰/與予遇山左/道中縷述之/古今未聞有換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誠所激/人窮而神應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明朝萬曆年間,徽州某進士的父親,是個性子很急躁的人。有人嘲笑他以後應當要行乞,因爲他的腳和兩個腿肚子乾巴巴的一點肉也沒有。

B.古語有云虎毒不食子。本文中進士公的父親嫌自己的兒子太愚笨,他不僅責怪妻子生了一個不孝順的兒子,還準備殺死自己的兒子,他的妻子知道他的計劃後悄悄告訴了兒子。

C.進士公的父親最終是笑死的,因爲他的兒子中了進士,喜報到的那天他坐在太師椅上樂得哈哈大笑,一口氣接不上來就死了。

D.愚山子認爲現在天下的人心都有問題,沒有地方可以找到仁義的人心、廉潔的人心、正直的人心,由此可以看出愚山子對他所處的時代人心的失望與批判。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翁聞益恚,有遠族侄某,負文名,翁厚幣延致,使師之。

(2)且叔產固豐,而弟即魯,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強?

(二)(原創)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臨江仙•再用韻送祐之①弟歸浮樑

辛棄疾

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閒處過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②。

記取小窗風雨夜,對牀燈火多情。問誰千里伴君行?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

【註釋】①祐之:辛祐之,辛棄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構思新穎精巧。

8.在辛棄疾看來怎樣才能做到“閒處過平生”?請結合詞的上片簡要分析。(5分)

9.詞的下片表達了什麼情感?主要是通過哪一種手法來表達的?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原創)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感慨,並向江月傾訴自己的苦悶的兩句是“ , ”。

(2) 《雨霖鈴》中用細節描寫表現兩人離別之時依依不捨的兩句是“ , ”。

(3)《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詩人用比喻寫出遠山狀貌並觸發其愁緒的兩句是 “ , ”。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題。

魚的故事

張煒

父親也被叫到海上拉魚了。我沿着父親的足跡,去海上看那些拉大網的人。

海上沒有浪,幾個人把小船搖進去。隨着小船往海里駛,船上的人就拋下一張大網,水面上留下一串白色網漂。小船兜一個圈子靠岸,剩下的事兒就是拽住大網往上拖,費勁地拖。這就是拉大網。

網一動,漁老大就呼喊起來,嗓門嚇死人。所有的拉網人隨號子嗨呀嗨呀叫,一邊後退一邊用力。

大網慢慢上來了,岸邊的人全都狂呼起來。我這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活蹦亂跳的魚一齊離水。各種魚都有,最大的有三尺多長,頭顱簡直像一頭小豬。有一條魚的眼睛睜得老大,轉動着,一會兒盯盯這個,一會兒盯盯那個。我相信它懂事。

岸邊早排好了長隊,都是趕來買魚的人。他們有的推車,有的擔筐。魚不值錢,買魚的扔下一塊錢就可以隨便背魚。

父親真辛苦,每天要拉好多網。早晨還要拉黎明網,這網最重要。這時也是海上老大最精神的時候。拴網繩了,喊號子了,領頭喊的人兩手伸得像大猩猩一樣長,一舉一舉大喊。海上老大就高興這樣。父親也跟上喊,額頭冒着汗珠。

父親學會了做一種毒魚。這種魚肉最鮮,可偏偏有毒,毒死的人數不完。母親一見它就嚇得叫起來,說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冒這個險。父親把衣袖綰起,用一把小刀剖開魚肚,然後分離出什麼,把魚頭扔掉。用清水反覆沖洗,又將魚脊背上那兩根白線抽掉,說:沒事了。母親喘着把魚做好。

一種奇特的鮮味飄出,真好吃。這才叫好吃。

父親從酒葫蘆裏倒出一點酒,讓我和母親都嚐了一小口。這天晚上很愉快,父親還唱起了一首拉網的歌,母親爲他縫補衣衫。我膽子大了,伏到父親背上,脊背熱得像炕。

父親常把海上的歡樂帶回,又差點全部抵銷。這次父親又捎回幾條毒魚,扔在地上就睡去了。母親仿照父親上次那樣把魚剖開,從頭全做一遍。還是鮮氣逼人,又美吃一頓。

一個多鐘頭過去,我有點暈,真的暈了。接着我看見父親全身抖動,手指像按在一根琴絃上,又顫又挪,嘴裏吐出了白沫。母親比我們好一點,臉也黃了。

母親搖晃過來,我們扶在一起。母親說:到外面採一點木槿葉,採一點解毒草。

我往外連爬帶跑。草地上全是一樣的草稞,根本分辨不出有什麼不同。這些草稞像是向我伸來,撫摸我。我低下頭,它們就像火焰一樣燒我的臉。

母親已經採到了一株解毒草,她先嚼碎一些,吐在我嘴裏。原野在眼前變成一片紫色,又變幻出更奇怪的顏色。整個原野都有一層紫幔,下面像有一萬條蛇在拱動。它不停地抖、舞,升上來,眼看就要把我覆蓋了。我不能掙脫。我想起了媽媽,睜大眼找,四周一個人也沒有。我喊,不知喊了多久,才聽到一陣腳步聲。

我躺在小茅屋裏,旁邊是父親。母親坐在那兒,旁邊的碗裏是搗成稀汁的解毒草。她說:“孩子,你說胡話……”

吃毒魚後一個多月的晚上,外面起了大風。風很大,攪弄得整個荒灘不得安寧,各種大聲使我害怕。我睡着了,接着就夢見一條小魚,好俊的小魚。它打扮得像一個小姑娘一樣走進了茅屋。母親把她抱到懷裏,給她梳理透明的頭髮。真漂亮,除了有兩個魚鰭,到處和人一樣。我扯着她的手在院裏玩,一起逮蟬。

後來我才知道,母親想讓她做我的媳婦。我不好意思。不過,幸福啊。

她說她要走了,但是還會常來小屋。走前她告訴我:她的爺爺、奶奶、哥哥、弟弟,所有的親戚都給海上老大逮來了,他們死得慘。她讓我求求岸上人,求求他們住手吧。如果他們做得到,她就可以嫁到岸上來。

我哀求母親去找海上老大,母親答應了。

小魚姑娘又來了。她哭着,告訴我,他們還在捕魚,海里那麼多姐妹再也看不到了。她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所以剛纔路過魚鋪的時候,給好多睡覺的拉網人腿上胳膊上都紮了紅頭繩:我把他們扎住了,他們就不能下海了。

夢做到這兒就醒了。我覺得像失掉了一個真正的朋友,竟然哭了。

母親趕緊把我抱到懷裏,問怎麼了?我就告訴了這個夢。天亮後父親要到海上去,母親讓他小心一點。她把我的夢告訴了他,說:孩子夢見好多拉網人都給紮上了紅頭繩。

父親瞥了母親一眼,走了。

後來我才知道:那天父親把我的夢告訴了海上老大,老大隻是一笑。

那天傍晚風息濤平,老大就讓小船出海。想不到一場風暴突來,出海的五個人就在人們的眼皮底下跌進了狂浪。他們無一生還。

父親跑回來嘴脣都紫了,雙手抖着跟母親講了風暴。

母親一句話也沒說,只直眼盯着我。

這就是魚的故事。我再也忘不掉,一直沒忘。儘管許多人說那只是一次巧合……

(選編自《上海文學》2003年11期,有刪改)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作者在文章開頭寫拉網時漁老大和拉網人的呼喊,寫岸邊人面對活蹦亂跳的魚的狂呼,都是爲了表 現人們豐收的歡樂,表現自然可以給人們豐厚的饋贈。

B.“我”一家三口因吃大海中的毒魚而中了毒,卻又在草地上找到解毒草而獲救。這個情節啓示我們:大自然可能帶來災難,也能幫助我們渡過危難。

C.在“我”的夢裏,魚姑娘說給拉網人紮上了紅頭繩,讓他們不能下海。母親因此提醒父親,但父親卻毫不在意,結果一些人發生了意外,情節出人意料。

D.小說以一個小孩子的視角,敘述了捕魚人因拒聽魚姑娘的勸告,捕魚過多而遭到大自然的懲罰,最終墜海而死的故事,警醒人們要敬畏自然。

E.小說的語言富有特色,既有兒童語言的天真,又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在作者的筆下,捕魚生活雖然艱辛卻充滿了樂趣,而魚也帶有靈性。

(2)小說中“我”的父親作爲捕魚人的代表,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的後半部分詳細地描繪了“我”做的一個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請簡要賞析。(6分)

(4)(原創)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第Ⅱ卷 表達題(80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2.(原創)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部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中國古代的文人,一方面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響想要匡扶社稷,建功立業;一方面又受道家出世思想的影響追求隱居山林,求田問舍。

②這種四平八穩、安於現狀的表現,這種因循守舊、抱殘守缺的思維模式和陳規陋習,說到底還是“怕”字當頭,怕擔風險,怕犯錯誤,怕困難,怕艱苦。

③剛面世的《全宋詩》在“凡例”的第一條中即說明其宗旨在於“彙集有宋一代詩歌,長篇短制,細大不捐,斷章殘句,在所必錄”。

④有人說,重慶火鍋和成都火鍋一個熱鬧、耿直,充滿“豪氣”,一個包容、細膩,有“婉約”之美,兩者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⑤曹禺大學畢業後,在光怪陸離的大上海,目睹種種醜惡的現實,急需“宣泄一腔的憤懣”,熱切渴望光明美好的明天,於是寫出了劇本《日出》。

⑥一個人的一生,有穿雲裂石的輝煌,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柔美。人是需要一種平淡的,這種平淡無聲無息,但又無處不在。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3.(原創)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考上大學固然可喜,但沒考上大學也不用悲觀,更不能絕望。一個人能否成才,關鍵不在於是否上大學,而在於他的實際本領。

B.關於深化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的意見》的通過,表明我國執法規範化的整體佈局已經明晰,同時也是對各地先前試點工作所取得的成功經驗的昇華和認可。

C.我們必須承認,從晚清到民國,很多人是抱着“教育救國”從事小學、中學、大學教育的。對他們來說,教育不僅僅是職業,更是理想。

D.成年以後的我們,遠離遊戲,以爲那是幼稚可笑的玩鬧;其實好的遊戲,具有開啓人的智慧、通達人的思維、啓迪人的感悟、反省人的覺察力的力量。

14.(原創)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上古時代還不懂得種棉花。 。 。 。 。

。 。揚雄《解嘲》說,“或釋褐而傅”,這是說脫掉粗劣的衣服做大官去了。後世科舉新進士及第授官,也沿稱“釋褐”。

①最粗劣的一種衣服稱爲“褐”,這是用粗毛編織的,所以貧苦的人被稱爲“褐夫”。

②因此,上古所謂布並不是棉織品,而是麻織品或葛織品。

③布與帛也成了低級衣服與高級衣服的對比,貧賤的人穿不起絲織品,只能穿麻織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稱。

④所謂“棉”,只是絲綿。

⑤《孟子•滕文公上》說,許行之徒“皆衣褐,捆屨織蓆以爲食”,這是說過着勞動人民的生活。

⑥帛則是絲織品的總稱。

A.④②⑥③⑤① B.④②⑥③①⑤ C.②④⑥③⑤① D.②④⑥①③⑤

15.(原創)以下所列爲教育部推薦高中生課外閱讀書目20本,請從中任選一本爲校報《四月風》的“好書推薦”欄目寫一段推薦語,不超過90字。內容要求:①書名和作者②此書的內容簡介或看點③閱讀此書的心得體會或對此書的`相關評價。(5分)

教育部最新頒發的教學大綱規定高中生必讀20種名著:《論語》《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圍城》《哈姆萊特》《堂吉訶德》《歌德談話錄》《巴黎聖母院》《歐也妮•葛朗臺》《復活》《普希金詩選》《泰戈爾詩選》《老人與海》《談美書簡》《匹克威克外傳》

16.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語文學科複習計劃的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90字。(6分)

 五、(原創)寫作(60分)

17.閱讀下面的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16年6月6日晚上,重慶某名校的高考學子在學校科技樓大廳用金錢、銀行卡等物品祭拜大廳內的孔子、愛因斯坦等雕像,希望他們保佑自己取得好成績。6月7日早上,四川成都某高考考點門外,許多家長約好穿旗袍爲子女加油打氣,旗袍寓意“旗開得勝”,希望子女考出好成績。

針對以上考生和家長的行動,你有什麼樣的認識和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1、D [解析]D.不是 “中國戲曲”,而是“很多劇種”。

2、A [解析]B.“最高成就”不準確。C.不是形容過程,而是形容曲調。D.是文人士大夫進行了改進。

3、B [解析] A.不是“明清時期”,應該是“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C.改革後的崑山腔,大大發展了南曲的演唱藝術,而且在曲調運用上,也吸收北曲結構謹嚴的長處,但它還只是清唱曲D.“主要是獲益於中國古詩詞創作的豐碩成果”原文無據。

4、C [解析] 卒:完成

5、B

6、B [解析] “不孝順的兒子”應該是不成才的兒子,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的計劃。

7、(1)老頭子聽了越發憤恨,他有個遠房侄子,享有文名。老頭子用很多的錢聘請他到家裏來,讓兒子拜他爲師。(得分點:恚 負文名 厚幣 延 師)

(2)況且伯伯家產本來就豐厚,既然弟弟就是愚笨,做個莊稼漢也稱得上好,何必拿讀書這件事來勉強他呢?(得分點:固 魯 不失田舍翁 奈何 相強)

8、首先,要有這樣的人生態度:在朝在野都是幻夢,不必爲寵辱得失自我驚擾,只需平靜閒淡地度過餘生(3分,一句詩的理解1分)。其次,可以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飲如露般甘美的酒,寫構思精巧的詩(2分,一句詩的理解1分)

9、下片表達了與弟弟祐之的離別深情(1分)。主要用了虛寫(想象)的手法(1分),首先回憶了往昔與弟弟小窗風雨、對牀夜話的手足情誼(2分);接着想象族弟歸途之中的情景,祝福他有青翠如眉黛的山、明亮如鏡的水相伴前行(2分)。若答其餘手法酌情給分。

10、(1)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3)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11.(1)A1,B2,E3。

[解析]:A項漁老大和拉網人的呼喊,不只是因爲豐收快樂,還是爲了能夠一起用力把網拉上來。C項原文中父親呢並不是毫不在意,他把我的夢告訴了海上老大,說明他是在意的。與原文內容不符。D項,原文中魚姑娘只是向我託夢,並沒有勸告捕魚人。與原文內容不符。

(2)①勤勞純樸。靠捕魚維生,每天很早起來拉黎明網,一天都要拉好多次的網,每一次都得費勁地拖。②堅忍樂觀。拉網捕魚的工作非常艱辛,但他們沒有怨言,反而非常享受勞動的快樂。③目光短淺。對捕撈不知節制,沒有意識到人與自然是一種對等的關係,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④充滿智慧,生活經驗豐富。會做毒魚,能解毒。(每點2分,四選三即可)

(3)答案:①借夢突出小說主題。夢中魚化身爲美麗的小姑娘跟我玩並答應嫁給我,這寓意捕魚給人們帶來的歡樂,自然可以給予人類幸福的生活;但也告誡人們如對自然的索取不加節制,就會帶來災難;表達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對自然的敬畏。

②爲下文埋下伏筆。夢中魚姑娘的請求暗示人類捕魚已經過度了,給拉網人紮上紅頭繩的交代爲後文所述的捕魚人的意外死亡埋下伏筆。

③豐富人物形象。在夢中“我”同情小魚姑娘的遭遇並哀求母親去找海上老大,表現了“我”的善良、單純。

④爲文章增添浪漫主義色彩。夢中的魚兒化身爲美麗的小姑娘,會說話,有感情,用紅頭繩扎住拉網人的預言竟然在現實中實現了,充滿了神祕的色彩。

(每點2分,四選三即可。)

(4)答案一:魚

①小說的題目暗示了主人公;題目“魚的故事”揭示了小說的主人公是魚。②情節的設置,小說以“魚”爲線索,圍繞“魚”寫了捕魚、吃魚、夢魚三件事情,事件的主體都是魚。③形象塑造上,無論是那條眼睛睜得大大的魚還是“我”夢中出現的小魚姑娘,都生動形象,寓意豐富;④主題上,通過魚給人們帶來的快樂以及對人們的祈求甚至最後給人們的懲罰表現自然需要我們敬畏的主題。

答案二:我

①小說以“我”的視角,“我”的口吻來展開敘述的。②情節上,小說寫了“我”看捕魚,“我”吃魚中毒解毒,“我”夢魚的故事,這些事件都與“我”有關聯。③形象上,小說中的“我”天真、善良,形象鮮明獨特;④主題上, 通過“我”對魚的故事的描述、思考,揭示了人應尊重敬畏自然的主題。

(每點2分,若有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其他答案若答主人公是“父親”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12.答案C [解析]:①求田問舍:多方購買田地,到處問詢屋價。指只知道置產業,謀求個人私利。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望文生義。②四平八穩:形容說話、做事、寫文章穩當,有時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創新精神。③細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拋棄。

④半斤八兩:舊制一斤合十六兩,半斤等於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多含貶義)。

⑤光怪陸離:形容現象奇異,色彩繁雜。

⑥穿雲裂石:(聲音)穿過雲層,震裂石頭。形容樂器聲或歌聲高亢嘹亮。對象錯誤。

13.答案:A [解析]:B語序不當,應爲“認可和昇華”。C項成分殘缺,“教育救國”後加“的觀念”。D項搭配不當,不能“反省覺察力”,可以改爲“提高覺察力”,或者“反省覺察”。

14.答案B

15.略。①書名和作者(1分)②此書的內容簡介或看點(2分) ③閱讀此書的心得體會或對此書的相關評價(2分)

16. 高三語文複習分成兩個階段:(1分)第一階段進行專項複習(1分),複習基礎背誦、閱讀分析、寫作三個專題(1分);第二階段進行綜合複習(1分),涉及綜合訓練、各專項的弱點強化和考前模擬(1分)。句意流暢1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明朝萬曆年間,徽州某進士的父親,是個性子很急躁的人。他家裏很有錢,可是和族親相處得不和睦。他的腳和兩個腿肚子乾巴巴的一些肉也沒有,所以有人嘲笑他說:“看他這副長相,應當做叫花子!”老頭聽了,心裏很氣。他有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進士公。當初教他讀書時,愚笨得真驚人,讀了十幾年,連普通的書籍也讀不斷句讀。因此有人更用嘲笑的口氣說:“這孩子將來一定了不起,有錢又有勢!”老頭子聽了越發憤恨,他有個遠房侄子,寫文章很有名。老頭子用很多的錢聘請他到家裏來,讓兒子拜他爲師。並且對他說:“你兄弟若是還可教的話,你就教下去;假如他實在不成材,那你就照實告訴我,可千萬別虛耗時日!” 這位侄子千方百計地教導堂弟,可是白費力氣,堂弟還像先前一樣的愚笨。到了年底,這位老師向叔父告辭,說:“我的力量也使盡了。可是弟弟還是一竅不通。我看伯伯本來就家產豐厚,既然弟弟不太聰明,那麼,光做個財主也不錯,何必勉強他讀書應考呢?”老爺子聽了說:“這話也對。”可是等他回到屋裏,就很氣憤地對自己的妻子說:“都怪你生下了這麼個不成才的兒子!我真該討飯了!”老頭子催促下人準備酒席,爲侄子餞行,同時又偷偷找到一根大棒,靠在牆上,好像要派個用場似的。原來是他恨兒子辱沒家門,打算一棒子結果了他的性命,把家產施捨給寺院,自己到那裏去養老。他的妻子知道他正在氣頭上,不能忤逆他,於是叫來兒子悄悄談話,讓他趕快想法逃避。笨少爺剛剛結婚不久,晚上關了房門,就和新婦商量,留下來,恐怕性命不保;逃走吧,又沒有地方可去。小兩口愁的抱在一起大哭,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半夜。他們因爲十分疲倦,不知在什麼時候竟睡着了。笨少爺突然看見一個身披金盔甲的天神,手拿一把大板斧,推開房門走進來,按住了他的胸膛,把他的心剜出,接着又取出另一顆心來替他換上。他非常害怕,一下就驚醒了。第二天,那位侄子吃過了餞行酒席,就辭別出發。老頭子先告退,叫兒子送一程。走了幾里路以後,他扯住了老師的衣襟痛哭流涕地說:“古人說得好‘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老師你怎麼能忍心讓我回去送死呢?”老師聽了這一番話,一時愣住了,驚奇地問道:“你怎麼會說出這樣通達的話來?”他回答說:“這是我出自心中的話,我現在感到心胸豁然開朗,我要求你讓我完成學業後再走。”接着他就把昨夜夢見換心的事講了一遍。老師聽了,有些不大相信,便拿過去教過的書來考問他,他卻樣樣都記得。老師感到非常驚奇,就趕快和他一道回來了。老爺子聽到了敲門的聲音,以爲是自己的笨兒子回來了,連忙拿起大棒子,站在門邊,等着下手。可是打開門一看,老師也一同回來了,就把老師重新請到屋裏。二人落了座,老師就把路上的事說給老爺子聽。老爺子以爲是胡說,但是他把兒子叫過來當場一考問,果然不假,兒子確實變得聰明瞭,過去學過的都記得清清楚楚,於是非常高興。從此以後,他的兒子變得非常聰穎,過了沒幾年,就補上了縣裏的秀才;又過了幾年,考中了進士。當報錄人到他家裏去報喜時,老爺子坐在太師椅上,樂得哈哈大笑說:“我這輩子不會討飯了!”說着呵呵大笑,一口氣接不上就死去了。我有一個親戚在徽州府署當差,有一年我在山東遇到了他,這個故事就是他詳細告訴我的。 從古時候到現在還沒聽說過有換心的事。從這件事開始知道有這樣的事了。被真誠激發,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神就會感應到。進士出奇地聰明,進士出奇地愚笨,都是逼出來的,這就是所謂的德惠是存在於有憂患的人身上。

有的人說:現在人們的心應該換的可太多了,怎能做到一個一個地剖開胸膛,更換那些兇殘的心使它變得仁愛;更換那些貪婪的心使它變得廉潔;更換奸邪的心使它忠厚正直呢!愚山子說:假如這樣的話,那麼神的斧頭每天都不得空閒了。而且,現在人的心都是這樣,哪裏可以找到那麼多善良、公正無私和忠厚正直的心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