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人教新課標二年級上冊《三隻白鶴》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3.5W人 

《三隻白鶴》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三隻白鶴埋魚、找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事情要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和聯繫,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人教新課標二年級上冊《三隻白鶴》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學生一定能猜到第三隻白鶴能找到埋在地裏的大魚。因爲太陽有升有落,它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所以第一隻白鶴找不到大魚。第二隻白鶴記住把大魚埋在白雲下面,天上的白雲飄來飄去,它也找不到埋在地裏的大魚。只有第三隻白鶴能找到,因爲大柳樹的位置短時間內是固定不變的。根據以上我對課文的理解,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讀準本課的2個生字“鶴”“剩”,知道鶴是一種鳥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是哪隻白鶴找到了魚,懂得另外兩隻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啓發學生遇事要根據實際多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和變化。

語文課堂應是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是一個寬鬆而又和諧的課堂。在本節課中,我我多次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力圖使師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進行了互動:的課堂結構是:談話引入——初讀課文——朗讀體驗——分段研讀——探究原因。

教學一開始,我採用了談話,白鶴圖片導入,飼機教學生字“鶴”,積累鳥字旁的字。然後讓學生觀察白鶴,說說白鶴長什麼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借白鶴愛吃魚引出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讀課文的慾望。由於課文比較簡單,所以對於字詞我沒有進行過多的講解,而是直接以老師來考考小朋友,進行分段朗讀。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我主要是採用教師點撥,啓發學生深入思考,並展開豐富想象。比如:白鶴們吃飽了以後,還剩下一條大魚,該怎麼辦呢?快替他們想想辦法吧。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麼?然後用上把 作爲找魚的記號,使學生把課文內化爲自己的語言。學完第三自然段讓學生給“朝”和“落”換個詞語,以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只有一句話:哪隻白鶴能找到埋在地裏的大魚呢?答案非常簡單,學生都能明白,這裏我設計了讓學生用上因爲……所以……,讓學生聯繫第二自然段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原因,不僅使學生對其中的道理更加深刻,其實也是給學生一個練習說話的空間。明白了道理以後,再啓發學生開動腦筋,如果是你,你會找什麼做記號,目的就是讓學生也能真正開動腦筋,並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和變化,把課文所闡述的道理深深紮在學生心中。最後一個環節其實是拓展,用《刻舟求劍》的故事加身學生對這個道理的理解。

課堂上我覺得自己最不足的就是對學生朗讀的指導。雖然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注重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啓發學生把自己當成白鶴,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入情入境地去表演,去朗讀,但是整節課下來,學生對其中的道理都已經非常明白,但在朗讀上沒有很大的突破,課堂上還暴露出了很多小問題,課堂調空能力還有待提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