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寓言故事

比比肚子範例

本文已影響 1.46W人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本站。

比比肚子

(一)比比肚子

大肚子蟈蟈趴在倭瓜花上唧唧地叫着。他一直得意着自己的大肚子:“瞧,我這大肚子,誰比得了,這說明我的福分好,不用勞作,都可以養出這麼大個肚子。”

小蜜蜂飛過來,他插起手攔住不放,非要跟人家比比肚子不可。小蜜蜂說:“我不和你比肚子,我還要採花粉呢,時間耽誤不得,花朵謝得很快,我得抓緊。”大肚子蟈蟈並不介意,因爲他已經看出來了,小蜜蜂的肚子小得可憐,連自己的一半都當不到,便得意的說:”哼,我就知道你不敢比,好,不耽誤你幹活了。”

大肚子蟈蟈一邊啃着倭瓜花,一邊喝着露水,再摸摸自己圓圓的肚子,他越來越覺得自己福分好,完全不用勞動就可以得到食物,因此,他整天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肚子。小螞蟻過來了,他要和小螞蟻比肚子;小蝴蝶過來了,他要和小蝴蝶比肚子。小螞蟻和小蝴蝶都有自己事情,哪裏有空和他比肚子,都是急急地走了。

大肚子蟈蟈高興極了,肚子裏一鼓一鼓的,一想到蜜蜂、螞蟻和蝴蝶的小肚子和忙碌的身影,他越發覺得自己的福分好。

忽然一隻蛤蟆從那兒路過,嗬,蛤蟆的肚子好大呀,渾身的肉,圓圓的.肚子,大肚子蟈蟈可沒法相比。可大肚子蟈蟈偏不想,蛤蟆的肚子比他的大。大肚子蟈蟈要跟蛤蟆比試比試,他沒有走上前去,告訴蛤蟆要和他比肚子,他想先自己在一旁試試,等覺得可以比的時候,再告訴蛤蟆。他一口氣一口氣地往肚子裏運氣,要用氣兒把肚子充實起來,果然那肚子一下一下地鼓起來了不少。肚子已經好大好大了,可他看看蛤蟆的肚子,不行,還沒趕上。於是又繼續吸氣,一口,一口,那肚子像氣球一樣又圓又鼓了。突然,“砰”的一下,蟈蟈的大肚子爆炸了,成了一個爛菜花。

蛤蟆一步一步地走了,他不知道大肚子蟈蟈在和他比肚子,更不知道因爲和他比肚子,大肚子蟈蟈撐破了肚皮。他有事情,他要去捕食。後來,螞蟻再路過的時候,發現了蟈蟈的屍體,趕緊回家叫來了一大幫兄弟姐妹把他擡進了蟻穴,螞蟻又繼續忙開了,因爲他們要爲冬天儲備更多的糧食。

(二)潛水者

古時候有個皇帝產生了可怕的懷疑。科學帶來的害處是否比好處還多?讀書識字是否會使人的心臟和雙手變得衰弱無力?他是否這樣就比較聰明:把所有有學問的人都從王國中攆走?

可是這個皇帝爲了讓他的皇座增光,全心全意關心他的子民的幸福,因此,他沒有聽憑自己的性子,或者自己的偏私,作出隨便什麼決定,而是命令召集議會,每個人在議會裏可以不用天花亂墜的辭藻,而只是根據常識明白、清楚,說出自己的想法。是或者否,這就是說,把有學問的人都趕出國家去呢,還是照舊讓他們留在這個國家裏?但是不論議會裏怎麼討論。

[-(@_@)-]

有人當場發表自己的設想,有人通過祕書寫的稿子表達見解,大家只是把問題弄得更加糊塗,而由於莫衷一是,把皇帝的腦子都弄昏了,有的人說:不學無術就是黑暗,上帝所以賜我們以理智,讓我們理解上天的真諦,就是他希望人類要比不會說話的畜生聰明,還說,按照上面這個目的,學問能夠給人們帶來幸福。

另外一些人卻肯定,有了科學人們只能變得更壞。一切學問都是夢囈,它只能敗壞人們的風俗習慣,還說,正是因爲教育,塵世上最強大的王國才歸於滅亡。

簡而言之,雙方各講各的,把問題鬧得不可開交,文牘寫得堆成山一樣高。可是關於學問的爭論,還是照樣不得要領多。

於是皇帝採取進一步措旅,他向四方召見有識見的人,讓這些入舉行會議,要他們裁決學問是否有益的問題。然而這個方法也並不見效,因爲皇帝必須支付他們鉅額俸金,因此他們之間意見出現分歧,對他們來說這倒是取之不盡的財源,如果讓他們隨心所欲,那麼直到現在他們一定一面拿俸金,一面還是議論紛紛。

可是皇帝不能拿國庫開玩笑,他一看出毛病,就迅速把他們遣散。然而同時,皇帝的疑惑一刻比一刻加深。

有一回他到野外散步,腦子裏一直想着這個問題,他看到面前有一個苦行修士,鬍子灰白,雙手捧着一本巨大書冊。苦行修士的目光莊重,可是並不憂鬱,他的嘴角掛着微笑,露出善良與和藹可親的神情,他的腦門上深刻的痕跡顯示他善於思索。

皇帝同這個苦行修士淡起話來。他看到苦行修士的學識非常淵博,就要求這個賢人來解決那個重要爭論。學問帶來的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皇上,”老人回答道,“請准許我在你面前,講一則普通的寓言故事,這是多年來的屢考啓發了我。”

於是他經過一番思索之後,這樣開頭:“在印度的一處大海之濱,居住着一個漁夫,他在貧窮和憂患中度過了漫長的春秋,他死了,留下三個兒子。但是孩子們看到,他們要靠魚網來養活就免不了窮困,而且他們也瞧不起父親這門本領,他們動腦筋從海里撈取另一種貢品,不是魚,而是珍珠;他們不但會游泳,而且還會潛水,於是他們立即改變舊行當,親自動起手來。但是,這三個人的成就可大有差別,有一個要比其他兩個懶惰,他一直在岸上奔來奔去。他甚至不想弄溼自己的雙腳,於是他只好耐心等待。波浪把那珍珠打到他的跟前,他這樣懶惰,要養活自己就比較勉強。第二個,他一點不害怕艱苦勞動,而且善於憑氣力挑選深水區游去。他潛游到海底弄到許許多多珍珠,他的財富越來越增長,生活富足。然而老三卻受到追求財寶的貪婪念頭所折磨,他這樣同自己計議盤算:‘儘管靠近海岸地方就能找到珍珠,但是看來,不應當等待財寶自己上門,如果我能夠一直潛到海底最深的地方,結果會如何呢?說不定那裏的財寶多得像山一樣不可數計。珊瑚、珍珠以及天然寶石,這些東西就等你去採集。’這個瘋狂傢伙被這種念頭迷住,他就跳進那汪洋大海里,而且,他挑選的是黑漆漆的最深水域,他落進了漩渦裏;但立刻被漩渦所吞沒。他並沒有潛到海底,因爲他目空一切,他付出了他的生命作代價。啊,皇上!”這個哲人說,儘管在學問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幸福的來由,然而狂妄自大的智慧只能在其中找到漩渦,以及自己致命的毀滅。這和採珍珠只有一種差別,他的毀滅常常造成其他人同歸於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