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名人故事

華羅庚:敢於向權威挑戰的年輕人

本文已影響 7.97K人 

華羅庚在近兩年的時間裏,陸續寫了五六篇論文,有的石沉大海,有的退了稿,都沒有發表,但他毫不氣餒,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如飢似渴地充實自己的知 識,勇敢地向數學的高峯攀登。與此同時,他還反覆地把自己的文章和雜誌上的文章進行比較,認真查找自己文章的不足和疏漏之處,總結失敗的教訓。經過一番刻 苦努力,華羅庚的數學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進行了認真研究之後,他又寫了一篇討論斯圖姆定理的論文,滿懷信心地寄給了上海《科學》雜誌社。終於這篇頗有見 地的論文被髮表,刊登在1929年的《科學》雜誌第14捲上,雜誌社同時給華羅庚寄來了這一期雜誌。

華羅庚:敢於向權威挑戰的年輕人

一個只念過九年書,當過學徒的十 九歲的小事務員,居然在國家級的權威科學雜誌上發表了論文,在金壇鎮引起了強烈反響,在金壇中學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校長韓大壽眉開眼笑地看着雜誌,深爲 華羅庚論文的深奧所折服,從此對華羅庚另眼相看。幾個數學教師看了華羅庚的論文,就像是霧裏看花,似懂非懂,有的甚至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原來他們看不起 華羅庚,在他們討論數學題華羅庚插嘴的時候,還多次挖苦華羅庚。這一下可就無話可說了,表面上不冷不熱,但內心不得不佩服華羅庚的才能。

華老祥聽說兒子寫的東西在大上海印成了書,驚訝之餘就是無比的自豪和驕傲。他從來也沒敢想過兒子看“天書”還能弄出個什麼名堂來。他雖然對高深的代數、 幾何、微積分一竅不通,但是也要從兒子手裏要過雜誌,認真地翻看,愛不釋手。兩眼眯成一條縫,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兒子有志氣,算是給我爭來了臉面,好小 子,再也不讓你做買賣了,你就用心鼓搗你的什麼數學吧!”他小心地在賬本上裁下一條發黃的草紙,夾在雜誌裏兒子文章的那兩頁中間,並要求兒子把雜誌給他, 放在櫃檯上。以後,每當有顧客來買東西,他也不管人家急不急着走,總是非要拉着人家聊一會兒。說了一會別的話題,就該上正題了。這正題就是把雜誌推到人家 面前,告訴人家這就是他兒子寫的書,是大上海全國有名的大學問家相中的,是印出來給全國學生看的。每當談起這個正題,華老祥的臉上就泛起了紅光,格外精 神,滔滔不絕地向人家講這書的偉大之處。客人們當然是吃驚的,都是着實恭維華老祥幾句:“沒想到你華老祥的兒子有這麼大的能耐,我們看他從小就迷上了那些 ‘天書’,我們就知道日後定有出息。今天,果不其然,這不是成了大氣候了嗎?”“你華老祥教子有方,能有這樣不簡單的兒子,真是光宗耀祖了。”華老祥每次 都要等到顧客說完了上述意思的話,這才肯放顧客們離去。人越是上了年紀,越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比別人家的孩子強。孩子能夠像個樣兒,有點能耐,是對 自己的最大安慰。何況華羅庚還是個獨苗呢?華老祥內心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自己的兒子是個瘸子,似乎低人一等,如今有了成就,就更希望人們羨慕,以爭回面 子。這種反差使華老祥尤爲驚喜。

王維克老師當然也知道了自己的學生髮表了有價值的論文,心裏十分高興。等到細心閱讀了弟子的文章以 後,有些感到驚訝。他想:平心而論,自己是寫不出這樣好的文章來的。華羅庚的知識水平,絕不在自己之下,甚至比自己還要高出一等。王維克真心誠意地爲華羅 庚高興,也爲自己有這樣的弟子而自豪。之所以說教師偉大,就是教師都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沒有任何保留,沒有任何嫉妒。王維克乘着這個高興的興頭, 提起毛筆,給華羅庚寫了一封信:

華羅庚吾弟:

欣聞大作發表,仔細拜讀,其立意之深邃論證之精確,文筆之簡練,愚 兄深爲所動,頗感自愧不如。吾弟學識之進展,真乃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者也。愚兄爲有吾弟而自豪,爲吾弟高興,亦爲自己高興。學海無涯,數學尖端之奧祕, 想吾弟於不久必有所突破,有所成就。萬望不可沾沾自喜,必要持之以恆,不負愚兄之切望,亦不負父老鄉親之厚望焉。今寄1926年上海《學藝》雜誌一冊,所 載文章似乎對吾弟有所裨益……

華羅庚讀着老師的信,情不自禁熱淚盈眶。是王維克老師引導自己走上了攻讀數學的路,是王維克的耐心指 導,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能有如此成果實應歸功於恩師的教導,理應有恩師的一份功勞。特別對於“吾弟”的稱謂,更是感激涕零。雖然王維克老師只比自己 大了十來歲,但畢竟是老師,又當過校長,在金壇鎮是一位名人,如此稱兄道弟,着實有些愧不敢當。華羅庚深深地體會到恩師對自己的愛重之情。

在王維克寄來的雜誌裏面,華羅庚看到了一篇署名蘇家駒的文章,題目叫做“代數的五次方程式的解法”,這篇文章引起了華羅庚的興趣。蘇家駒是一位國內著名 的數學家、大學教授,在數學的許多領域裏都有所建樹,已有十幾本專著問世,在國內數學界影響很大。華羅庚也看過蘇家駒的書,對蘇家駒頗爲尊重。知名數學家 的文章當然會引人注目。文章的題目也很有新意,因爲五次方程的解法早有定論,蘇家駒又提出了新方法,這無疑是數學界的創舉,華羅庚怎麼能不注意呢?原來, 只知一般三次以上代數方程的根是不能用係數的四則運算及根式來表示的,這已由大數學家阿貝爾於1816年證明。蘇家駒是知道這件事的。由於他自己以爲得到 了一個可解的“證明”,又未發現錯誤而發表了這篇文章。

華羅庚仔細研究了蘇家駒的文章,對他提出的方法反覆加以演算。華羅庚當時已經 知道阿貝爾定理,而蘇家駒的方法和阿貝爾定理是不吻合的。因此,華羅庚爲了學習蘇家駒方法,而用心研究。可是,他在反覆研究和演算推理之後,卻意外發現蘇 家駒的理論存在着嚴重的錯誤,華羅庚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得到的結論。這麼知名的數學家的文章怎麼會有錯誤呢?是自己的推演出了毛病嗎?科學是來不得半點馬虎 的,向來嚴謹求實的華羅庚,又加意慎重地加以論證,最後他確認蘇家駒的理論是錯誤的。自己是個初出茅廬的不知名的小人物,指出鼎鼎大名的數學家的錯誤,是 否妥當呢?這件事應該怎麼辦?華羅庚思想鬥爭了好多天。

這時,華羅庚的倔強勁又上來了,他想:科學是嚴肅的,無論是誰都可能出現錯 誤,大數學家也有思慮不周之處,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指出大數學家的錯誤,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於是,華羅庚開始構思反駁蘇家駒的論文。 不到半月時間,寫出了一篇名爲“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尖銳地指出,蘇文中有一個12階的行列式計算錯了,因而導致整個方 法不能成立。這篇向著名數學家挑戰的文章得到了《科學》雜誌的重視,迅速在1930年《科學》雜誌篇15卷第2期上發表出來。

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華羅庚就有兩篇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這無疑在金壇鎮和金壇中學引起了轟動。而對華羅庚來說,最有價值的是,這篇指出蘇家駒錯誤的文章,有幸被清華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著名數學家熊慶來先生看到了。

在清華大學數學系教研室裏,熊慶來正在批閱研究生畢業論文。學校的事務員把一本《科學》雜誌送到了他面前。熊慶來對每期《科學》雜誌都要細心閱讀一遍。 他見來了新雜誌,就放下手裏的論文,順手拿過雜誌,翻閱起來。一個醒目的標題躍入他的眼簾,“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是誰對蘇家駒 的觀點提出質疑呢?頓時引起他的注意,不禁細心看了起來。熊慶來是認識蘇家駒的,對蘇家駒的研究成果頗爲了解,二人都是在國內有影響的數學家。讀着讀着, 熊慶來被文章的縝密、確鑿、明晰所折服。他認爲文章的觀點是正確的,這篇文章的作者的數學水平應該是相當高的,敢於指出名家錯誤這種科學態度和勇氣也是令 人欣賞的。熊慶來這樣想着,便急於看作者的署名:華羅庚。華羅庚!華羅庚?他是哪個大學的教授呢?是哪個數學所的研究員呢?怎麼一點印象也沒有呢?在熊慶 來看來,能寫出這樣文章的人,絕不是等閒之輩,應該是早就聞名於世的數學界大人物。作爲全國數學界老前輩的熊慶來,對國內數學界的知名人士都是熟悉的,爲 什麼不知道這個華羅庚呢?他認爲華羅庚這個人不僅有非凡的天才,而且有極爲紮實的功底,是大有造就和前途的人物。華羅庚的名字,深深地印在熊慶來的腦海 裏。

熊慶來拿着雜誌,到別的教研室去問有沒有知道華羅庚這個人的,在座的幾位教師都說不認識。第二天他又去問別的教師,恰好有一位來 自金壇鎮的教師唐培經,他知道金壇鎮有個華羅庚,還聽說過華羅庚刻苦自學、被人取笑的事。唐培經就把他所知道的有關華羅庚的事向熊慶來一五一十地說了。熊 慶來深深地被這個小夥子刻苦鑽研學問的精神所打動,也爲華羅庚的遭遇深表同情,更欣賞華羅庚的數學天才和敢於向大人物挑戰的勇氣。直覺使熊慶來確認這是一 個可造之才,是個定會有所成就的年輕人。

一向愛惜人才和注重培養後起之秀的熊慶來,當即給華羅庚寫了一封信,誠懇地邀請華羅庚到清華園會面。

一位堂堂有名的清華大學教授的信,在華家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年邁的華老祥知道這封信的分量,樂得不得了,雙眼含着熱淚注視着兒子,心裏別有一番滋味。華 羅庚久聞熊慶來的大名,熊慶來早已經是他崇拜的對象。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篇文章,竟能引起大數學家的重視,興奮和欣慰無以言表。他早就渴望當面聆 聽先生的教誨,只是因爲自己是小人物,沒有資格去見大教授。這次天賜良機,一定要去北平的清華園見識見識,向先生請教一些自己還弄不明白的問題。但是,華 老祥似乎不太相信小門小戶的窮人家裏會飛出一個金鳳凰,從沒出過達官貴人的落後的金壇鎮會出現一個大人物。何況囊中如洗,哪有一筆北平之行費用呢?華羅庚 也深知家裏拿不起這筆路費,一心一意想去拜會大學教授的美好願望,就像肥皂泡一樣,很快就破滅了。華羅庚只好含着眼淚給熊慶來寫了一封因籌不到路費而無法 赴約的致歉信。當信投到郵筒之後,華羅庚心裏嘀咕:拜訪名師的機會永遠失去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