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成語故事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通用12篇)

本文已影響 1.92W人 

王羲之被後人喻爲“書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之一。入木三分表示王羲之寫的字筆力剛勁有力,現如今也表示文章或見解深刻、透徹。這次整理了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供大家閱讀參考。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通用12篇)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1

成語解釋:本指書法筆力蒼勁有力。後比喻見解透徹;議論深刻。

成語出處:唐 張懷瓘《書斷 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成語簡拼:RMSF

成語注音:ㄨˋ ㄇㄨˋ ㄙ ㄈ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入木三分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補充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三,不能讀作“shān”。

成語辨形:入,不能寫作“人”。

近義詞:力透紙背、鐵畫銀鉤

反義詞:略見一斑

成語例子:我們讀這首詩,尤其有一種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

英語翻譯:written in a forceful hand

日語翻譯:筆力(ひつりょく)が雄勁(ゆうけい),または議論(ぎろん)が深刻(しんく)なとを形容(けいよう)る

俄語翻譯:глуоко <не>

其他翻譯:<法>dessin tracé dun trait ferme

成語謎語:八十八

成語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曆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爲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爲王右軍。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着蒼勁,柔和中帶着剛強,後代的許多書法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學習書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範本。現今在他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等。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係,但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刻苦練習。他爲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裏總是想着字體的結構,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他曾經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裏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在練習書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據說他很愛鵝,平時常常望着在河裏戲水的鵝發呆,後來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悟出運筆的原理,而對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羣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裏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爲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於是王羲之給觀裏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讚歎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2

【詞目】

入木三分

【出處】

唐朝·張懷瓘《書斷·王羲之》:“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詩句:寫人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評價《聊齋志異》

【釋義】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於1釐米)深。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見解深刻、透徹。

【成語故事】

傳說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祭祀,讓王羲之把祭祀的文字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人雕刻。刻字者雕刻時驚奇地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裏面去了。刻字者足足削進去三分才見到底,不禁對王羲之雄勁的筆力驚歎不已。

王羲之的筆力能夠達到這個程度,肯定不是憑空而來或者只憑天賦,每日的刻苦練習是必須的。事實也是如此,史料記載,王羲之很重視練習,每日從不間斷,即使在休息和走路時,也在思考寫字的事情,由此可見他所下功夫之深。所以,我們在羨慕名人的成就時,更需要關注他所走過的路,關注他所付出的努力與辛苦。雖然有可能我們學習了王羲之的勤奮與專注,還是無法達到他的高度,但是相對於之前的我們自己,進步也會是巨大的。

其實,不只寫書法想達到入木三分需要付出辛苦與努力,如果我們想在文章或者見解上做到入木三分,同樣需要勤奮與刻苦,多思考、多總結、多積累,都是必不可少的。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3

出處】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指深刻

相近詞】力透紙背、鐵畫銀鉤

相反詞】略見一斑

成語故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7歲時開始練習書法,他練字十分刻苦,經常在水池邊練字,池水都染黑了。33歲時寫《蘭亭集序》,37歲寫《黃庭經》,後來因更換寫字的木板,工匠發現王羲之筆力強勁,字跡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4

【原文】

晉(1)帝時,祭北郊,更(2)祝版(3)。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南朝宋·羊欣《筆陣圖》)

【註解】

(1)晉:此處所指應爲東晉。

(2)更:改。

(3)祝版:古代祭祀所使用,寫有祭文的木板。

【故事闡述】

東晉時,皇帝在北郊舉行祭祀的儀式,必須更換原本已寫有祝祭文的木板,工人們在削去王羲之寫過的木板時,發現他的筆跡竟然透入木板有三分之深!由此可見王羲之雄厚強勁的筆力。

此事見於南朝宋·羊欣《筆陣圖》。王羲之在三十三歲時寫的“蘭亭集序”,以及三十七歲時寫的“黃庭經”,一向被譽爲書法藝術中最好的小楷範本,後人尊稱他爲“書聖”。

而羊欣用來形容王羲之筆力的“入木三分”,後來演變爲成語,用來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描寫生動逼真。

【討論】

(1)東晉皇帝爲什麼不直接更換一塊新的木板來舉行祭祀,而命人將原本已寫

有祝祭文的木板上的字跡削去重寫?

(2)王羲之的書法能夠寫得很好,而且筆力雄厚強勁的原因是什麼?

【造句練習】

例:書法名家一出手的確是不同凡響,這個“吮字寫得是筆力渾厚,入木三分。

例:她把戲中的悲劇人物演得入木三分,難怪會得大獎。

【相似成語】

力透紙背;鞭辟入裏

【課後時間】

請寫出有關“出”、“入”的成語。

1.出( )入( )

2.出( )入( )

3.入( )( )出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5

【出處】

《書斷》。

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他取衆家之長,創造了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書法流派,被後人譽爲“書聖”。

王羲之自幼就很有書法天賦,七歲時已嶄露頭角,寫得一手好字。王羲之十二歲那年,在父親的書房裏發現了一本講解書法的.好書,就偷偷拿出來閱讀。從此他手不釋卷地日夜攻讀,一絲不苟地按書中講的方法運筆練字,書法水平飛速進步。羲之每天練完了字,就到後花園的池塘邊清洗筆硯,天長日久,整池水都被墨汁染黑了,可見羲之練字是何等的勤奮刻苦啊!

一日早上,羲之獨自一人在山下散步。忽然,他看見一位年老體邁的老婦人拿着十幾把紙扇,要到集市上去賣。每把紙扇只能賣二十錢,羲之見老婦人貧苦可憐,就借來筆墨,在每把扇子上題了字,老婦人哪裏認識王羲之呀,見他在白白淨淨的紙扇上寫了字,心中叫苦不迭。

王羲之見狀笑道:“您只要說這是王右軍寫的字,保你每把賣一百錢!”老婦人接過紙扇,半信半疑地來到市場上,照着他的話叫賣了一番。人們聽了,馬上爭先恐後地掏錢購買,不一會兒工夫,十幾把扇子都被搶購一空,老婦人這才高興地笑了。相傳王羲之曾給朝廷寫過祭祀天地神明、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的“祝版”。晉成帝即位後,就命祝版工人更換祝版上的題詞。誰知工人們在那塊木板上削了好半天,也沒能把王羲之原來的字跡刮掉。工人們拿起祝版仔細一看,都大吃一驚,連聲讚歎。原來,王羲之寫的每個字都入木三分,好像刀刻一般,怎能輕易刮除得掉呢?

釋義

本來形容筆力強勁。後用來比喻見解、議論深刻。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6

【漢字書寫】:入木三分

【漢語注音】:rù mù sān fēn

【成語出處】:唐.張懷瑾《書斷.列傳》:“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成語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多表示見解或人物刻畫的深刻。

【入木三分的意思】:據說過去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後來木工發現墨汁透入木板三分深。原是形容書法筆力極爲遒勁,後來比喻見解議論刻畫分析得非常深刻。

【入木三分的近義詞】: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鐵畫銀鉤、力透紙背、鞭辟入裏、如錐畫沙;

【入木三分的反義詞】:滿紙塗鴉、略見一斑、蜻蜓點水;

【入木三分的故事】

王羲之從小就很愛書,他的基礎好,實踐豐富。十二歲的時侯在父親那得到一本關於書法的書,他天天抱着這本書鑽研着,愛不釋手。他的書法本來不錯,經過這本書的研究,練起來更加有心得了。一個月后王羲之的書法有了非常大的進步。當時著名的書法家衛夫人看了很驚訝,在他的父親面前稱讚道:“王羲之的書法最近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這大概是那本用筆技巧的書起的作用吧。”王羲之保持着這種刻苦勤奮的狀態研究着各種學術,最後終於成了一代宗師。後來晉帝請王羲之在木板上寫祝詞,衆人看了他精妙絕倫的字體和酣暢淋漓的線條後無不驚呼稱奇。到了第二年再看這塊板的時侯,無論怎樣都沒辦法把上面的墨字擦掉,後來用小刀削的時侯才發現那些墨汁滲透到木板的深度有三分之深。

【入木三分例句】

秦牧《手莫伸》:“我們讀這首詩,尤其有一種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

徐鑄成《張恨水與劉雲若》:“(劉雲若)刻畫人物極生動,特別是描寫天津下層社會的生活,真可說是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造句】

很多領域的專家因爲知識豐富並實事求是,因此他們對一些行業的評論分析可以說是入木三分。

藝人們在演藝生涯中不能把每個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那麼他們想成爲一線明星只能是南柯一夢。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7

出處】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指深刻

相近詞】力透紙背、鐵畫銀鉤

相反詞】略見一斑

成語故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7歲時開始練習書法,他練字十分刻苦,經常在水池邊練字,池水都染黑了。33歲時寫《蘭亭集序》,37歲寫《黃庭經》,後來因更換寫字的木板,工匠發現王羲之筆力強勁,字跡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8

曾有同學問“入木三分”的來歷。這是一個比喻分析問題十分深刻的成語,它來自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 功力很深,博採衆長,卻自成一家,數代人都稱譽他爲“書聖”,至今有不少他的書法真跡和拓本流傳世間。

他生活在東晉時代,“王羲之”是他的名,字“逸少”,曾出任過右將軍官職,所以又稱他爲王右軍。談到書法,通常秀麗體以秀美見長,卻不易避免筆力柔軟;而蒼勁體筆力雄渾,卻常顯露粗硬。王羲之的書法卻脫俗得既秀麗又蒼勁,傳爲美談。

王羲之能有脫俗不凡、自成一體的漂亮書法,同他平時的刻苦練習是分不開的。據說,他不僅每日練字,連休息閒坐也不忘揣摩字體結構、間架和氣勢。無紙無筆之時,他習慣在衣服上,用手指用力模仿書寫,竟然把衣服都“寫”破了!

有一次,王羲之揮毫在一塊木板上寫下重筆濃墨的書法,請一位木工雕刻師傅將字雕出來。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裏面去了。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歎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人木三分呢!

木板並非棉花,怎可寫字時墨跡人木三分?傳說本身就很誇張,不過,用來比喻書法 功力好和分析問題透徹卻很貼切!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9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誰?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

入木三分: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王羲之的簡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原籍琅邪臨沂(今屬山東),生長於江蘇無錫,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後官拜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其書法師承衛夫人、鍾繇。王羲之無真跡傳世。著名的《蘭亭集序》等帖,皆爲後人臨摹。

入木三分的典故:

王羲之是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書法家,在歷史上享有很高的評價,被後人稱爲“書聖”。

他寫的字既秀麗,又很蒼勁,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想想看,一般秀麗的字會顯得柔軟,而蒼勁的字則顯得粗硬,但是他竟能脫塵出俗,二者兼善,可見得他書法的功力之深,這恐怕不是天生具備,而是靠後天勤學苦練而得來的.

有一天,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着雕刻。這個人先用刀削木板,卻發現筆跡竟然透進木板裏有三分深度,這件事情可是轟動了整個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語了。用毛筆寫字在木板上,而筆跡還能透進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懷絕技的人還有誰會有這種能力呢?但是,我們也可以想見這位“書聖”所寫的字,筆力非常雄厚,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於是,後來的人便根據這段故事的情節,直接把“入木三分”,用來形容人們寫文章,或者是說話的內容非常深刻。

以後只要說故事的人,把故事的情節說得生動逼真,我們也可以誇讚他說故事說得“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的啓示:

學習王羲之入木三分的精神,持之以恆、孜孜不倦、勤奮好學的精神。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10

成語名稱:入木三分

成語拼音:rù mù sān fēn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指深刻。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補充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形容書法筆力蒼勁有力。比喻分析問題見解很深刻。

成語來源: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成語造句:豐子愷《廬山遊記之三》:“土白實在痛快,個個字入木三分,極細緻的思想感情也充分表達得出。”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曆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爲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爲王右軍。

入字開頭的成語

入室操戈 入吾彀中 入木三分

包含有入字的成語

長驅直入 過門不入 引狼入室 病入膏肓 請君入甕 入室操戈 漸入佳境 不入虎穴 不入虎穴 三過其門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11

成語解釋

出處:唐朝·張懷瓘《書斷·王羲之》:“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詩句:寫人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評價《聊齋志異》

釋義: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1釐米) 深。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見解深刻、透徹。

示例:清趙翼《楊雪珊自長垣歸來出示近作歎賞不足詩以志愛》:“入木三分詩思銳,散霞五色物華新。”

魯迅不但“入木三分”的揭露了舊的“蒙童讀物”對兒童毒害,爲“打掉毒害小兒的藥餌”作出了貢獻,而且對新的兒童讀物的創作,也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同時他自己曾親自蒐集兒歌,翻譯外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科學小說。

爲使孫凱在商海中馳騁起來,在妻子虛稱老闆請自己吃飯、跳舞、送鮮花的一場戲,頗能入木三分地表現孫凱面臨的矛盾心態。

成語典故

晉王羲之①,字逸少,曠子也,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②於其父枕中,竊而讀之。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祕?”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筆法?”父見其小,恐不能祕③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請:“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④兒之幼令⑤也。”父喜,遂與之。不盈期月⑥,書便大進。

衛夫人⑦見,語太常王策⑧曰:“此兒必見用筆訣⑨,近見其書,便有老成⑩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節選自唐朝·張懷謹《書斷·王羲之》)

【註釋】

①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字逸少,琅琊(今屬山東)人。東晉書法家。官至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

② 筆說:論書法的書。

③祕:守祕,嚴守祕密。

④ 蔽:埋沒,耽誤。

⑤ 幼令:幼年時的美好才華。

⑥期月:一整月。

⑦衛夫人(272~349):姓衛,名鑠,字茂漪,河東安邑(今屬山西)人。她是汝陰太守李矩的妻子,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少時曾經跟她學習書法。

⑧太常王策:擔任太常官的王策。

⑨ 用筆訣:論寫字訣竅的書。

⑩老成:老練成熟。

11、蔽:掩蓋。

12、祝版:祭神的木版。

【譯文】

東晉的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曠的兒子,七歲就善於寫字。十二歲時,偶然在他父親的枕下看見前代講述書法的書籍,就偷着讀。他父親說:“你怎麼偷看我祕藏的東西?”古詩^百科王羲之笑了笑沒有回答。他母親說:“你看寫字用筆的方法嗎?”父親見王羲之還小,擔心他不能嚴守祕密,便說:“等你長大成人,我教給你寫字的方法。”王羲之禮拜請求父親:“現在就用這本書。假使等我長大成人再讀這本書,恐怕會埋沒我年幼時的美好才華。”他父親很高興,便把書交給他。不到一個月,書法水平便大大提高。

衛夫人看見王羲之寫的字,對太常官王策說:“這孩子一定看過講述書法祕訣的書,最近看到他寫的字,就有老練成熟人的才智。”衛夫人流着眼淚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會掩蓋我的名聲!”晉代皇帝時,在北郊舉行祭祀,更換祭神用的木版,工匠削木版,發現王羲之寫的字跡浸入木版有三分深。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篇12

入木三分的原文

晉王羲之,字逸少,曠子也。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①其父枕中, 竊而讀之。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祕?”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筆法?” 父見其小,恐不能祕⑧之。語羲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請:“今日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兒之幼令②也。”父喜,遂與之。不盈期( jī ) 月③,書便大進。

衛夫人見,語太常王策曰:“此兒必見用筆訣④,近見其書,便有老成⑤之智。”流 涕⑨曰:“此子必蔽⑥吾名⑩!”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⑦,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三十三,書《蘭亭序》。三十七,書《黃庭經》。 書訖,空中有語:“卿書感我而況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勝鍾繇。羲之書多不一體。

入木三分的文言文翻譯

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字號逸少,是東晉書法家王曠的兒子。七歲就擅長書法,十二歲看見在他父親的枕下的前代的《筆說》,他偷來讀。父親說:“你爲什麼要偷被我祕密收藏的東西?”王羲之笑着卻不回答,母親問:“你看的是用筆法嗎?”父看他年年紀還小,擔心他不能領悟其中奧祕,告訴王羲之說:“等你長大成人我再教你書法。王羲之跪了下來說:“現在就讓兒看看這書吧,長大再看就耽誤了孩兒幼年發展了。"父親很高興,立刻就把書給了他。還不到一個月時間,書法就有了很大進步。

衛夫人知道後,告訴太常王策說:“這孩子一定看過用筆訣竅,最近看見他的書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淚說:“這孩子將來名聲一定超過我。”晉帝時,在北郊祭祀,更換祝版,工匠刻字由羲之書寫,筆法入木三分。三十三寫了《蘭亭序》,三十七寫了《黃庭經》,寫完後,空中有人語說:“卿的書法都感動我,而況世人呢?我是天台丈人”。天台丈人稱王羲之的楷書勝過了鍾繇。(本句意或爲“王羲之自認爲自己的楷書勝過了鍾繇”)羲之書法多數不是一種字體。

延伸閱讀:

【成語名字】入木三分

【漢語拼音】rù mù sān fēn

【成語解釋】

指墨跡深透木板三分,形容筆力遒勁。語出南朝宋.羊欣《筆陣圖》。後用“入木三分”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描寫生動逼真。

【成語典故】

南朝宋.羊欣《筆陣圖》(據唐.張懷瓘《書斷.卷二.王羲之》引)

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三十三,書〈蘭亭序〉;三十七,書〈黃庭經〉。書訖,空中有語:“卿書感我,而況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勝鍾繇,羲之書多不一體。

【成語註解】

1、典故或見於唐.李冗《獨異志.捲上》。

2、晉:朝代名,公元265~420。司馬炎篡魏,吞併吳、蜀而有天下,國號晉,是爲晉武帝。傳至愍帝,爲前趙所滅,史稱西晉(公元265~316)。後司馬睿即位於建康,是爲晉元帝,史稱東晉(公元317~420)。傳至恭帝,爲劉裕所篡。此處所指應爲東晉。

3、更:改。

【成語出處】

1、南朝宋.羊欣《筆陣圖》:“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源)

2、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六.玩具》:“韓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爲右軍真跡。絹素稍黯,字亦慘淡。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虛也。”

3、清.趙翼〈楊雪珊自長垣歸出示近作歎賞不足詩以志愛〉:“入木三分詩思銳,散霞五色物華新。”

【成語用法】

語義說明 形容筆力遒勁。

使用類別 用在“筆力強勁”的表述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