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成語故事

兼聽則明的成語典故大綱

本文已影響 2.65W人 

兼聽則明

兼聽則明的成語典故

【釋義】

同時收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明察秋毫。

【典故】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天問宰相魏徵:“我作爲一國之君,怎樣才能明辨是非,不受矇蔽呢?”

魏徵回答說:“作爲國君,只聽一面之辭就會糊里糊塗,做出錯誤的判斷。只有廣泛聽取意見,採納正確的主張,您才能不受欺騙。那樣的話,下邊的情況您也就瞭解一清二楚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魏徵接着說道:“歷史上堯帝和舜帝善於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所以國家興旺發達。

反之,秦二世偏信趙高,慘遭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自取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導致彭城閣之變。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唐太宗覺得魏徵的話很有道理,自此很注意聽取下面的諫言,時常鼓勵大臣們直言進諫。

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悲痛地說:“用銅作鏡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齊;用歷史作鏡子,可以明辨各個朝代爲什麼興起和沒落;用人作鏡子,可以看清楚與別人的差距和自己的得失。今天魏徵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鏡子啊!”

【出處】

《新唐書·魏徵傳》:“君所以明,兼聽也;所以暗,偏信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