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成語故事

大義滅親和克己奉公範例

本文已影響 8.14K人 

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會有它蘊含的故事,相信廣大讀者對大義滅親和克己奉公這個兩個成語並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來吧,下面就讓本站小編帶領大家來了解。

大義滅親和克己奉公

  (一)大義滅親

春秋前期,朝歌(今淇縣城)爲衛國都。

石碏,春秋時衛國大夫。衛莊公有三個子,大姬完、次姬晉、三州籲。州籲最受莊公寵愛,養成殘忍暴戾的性格,無惡不作,成爲朝歌大害。

當時,老臣石碏,爲人耿直,體恤百姓疾苦。他幾次勸莊公管教

大義滅親約束州籲,但莊公不聽,州籲作惡日甚,且享受過程。

碏子石厚,常與州籲並車出獵,爲非作歹。石碏大怒,用鞭子抽打他五十下,鎖入房內。石厚越窗逃出,住州籲府內。不回家,仍天天跟着州籲胡作非爲,禍害百姓。

莊公死後,姬完繼位,稱衛桓公,石碏見他生性懦弱無爲,告老還鄉,不參朝政。此時,州籲更加橫行霸道。

公元前719年,州籲聽計石厚,害桓公奪位。州籲、石厚爲制服國人,立威鄰國,就賄賂魯、陳、蔡、宋待國,大徵青壯年去打鄭國,弄得勞民傷財。當時,朝歌有民謠雲:“一雄斃,一雄尖,歌舞變刀兵,何時見太平?”

州籲見百姓不擁戴自己,甚憂。石厚又讓州籲去請其父石碏出來共掌國政。州籲派大臣帶白壁一雙、白粟五百鍾去請。石碏拒收禮品,推說病重回絕,石厚親自回家請。

石碏早想除掉禍根,爲國爲民除害。他趁石厚請他參政,假意獻計說,新主即位,能見周王,得到周王賜封,國人才肯服貼。陳國國君忠順周王,周王很賞識他,你應該和新主一同去陳國,請陳桓公朝周王說情,周王便會見之。石厚十分高興,便備厚禮赴陳,求陳向周王通融。

見此,石碏割破手指,寫下血書,派人事先送到陳國。血書寫道:“我們衛國民不聊生,固是州籲所爲,但我逆子石厚助紂爲虐,罪惡深重。二逆不誅,百姓難活。我年老體衰,力不從心。現二賊已驅車前往貴國,實老夫之謀。望貴國將二賊處死,此乃衛國之大幸!”

陳國大夫子針,與石碏有深交,見血書,奏陳桓公,桓公命將州籲、石厚抓住,正要斬首,羣臣奏:“石厚爲石碏親子,應慎重行事,請衛國自己來問罪”。

石碏知二賊被捉,急派人去邢國接姬晉(州籲之兄)就位(即衛宣公),又請大臣議事。衆臣皆曰:“州籲首惡應殺,石厚從犯可免。”石碏正色道:“州籲罪,皆我不肖子釀成,從輕發落他,難道使我徇私情,拋大義嗎?”從默然,石碏家臣羊肩說:“國老不必怒,我即赴陳辦理此事”。

羊肩到陳殺石厚,石厚說:“我是該殺。請將我囚回衛國,見父後再死。”羊肩說:“我奉你父命誅逆子,想見你父,我把你的'頭帶回去見吧!”遂誅之。

石碏爲國大義滅親之事,史學家左丘明記之,衛民傳頌至今。 石碏的這種做法得到後人的讚許,後來人們稱這種行爲是 “ 大義滅親 ”。

[-(@_@)-]

  (二)克己奉公

“克己奉公”這則成語的克己是剋制、約束自已;奉公是以公事爲重。約束自己的私慾,以公事爲重。比喻一個人對己要求嚴格,一心爲公。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祭遵傳》,遵爲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

祭遵,字弟孫,東漢初年潁陽人。祭遵從小喜歡讀書,知書達理,雖然出身豪門,但生活非常儉樸。

公元24年,劉秀攻打潁陽一帶,祭遵去投奔他,被劉秀收爲門下吏。後隨軍轉戰河北,當了軍中的執法官,負責軍營的法令。任職中,他執法嚴明,不循私情,爲大家所稱道。

有一次,劉秀身邊的一個小侍從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後,依法把這小侍從處以死刑。劉秀知道後,十分生氣,想祭遵竟敢處罰他身邊的人,欲降罪於祭遵。但馬上有人來勸諫劉秀說:“嚴明軍令,本來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堅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對。只有像他這樣言行一致,號令三軍纔有威信啊。”

劉秀聽了覺得有理。後來,非但沒有治罪於祭遵,還封他爲徵虜將軍,潁陽侯。

祭遵爲人廉潔,爲官清正,處事謹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劉秀的賞賜,但他將這些賞賜都拿出來分給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儉樸,家中也沒有多少私人財產,即使在安排後事時,他仍囑咐手下的人,不許鋪張浪費,只要用牛車裝載自己的屍體和棺木,拉到洛陽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死後多年,漢光武帝劉秀仍對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懷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