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史部舊唐書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本文已影響 3.12W人 

  ◎隱逸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王績 田遊巖 史德義 王友貞 盧鴻一 王希夷 衛大經 李元愷 王守慎 徐仁紀 孫處玄 白履忠 王遠知 潘師正 劉道合 司馬承禎 吳筠孔述睿 (子敏行) 陽城 崔覲

前代賁丘園,招隱逸,所以重貞退之節,息貪競之風。故蒙叟矯《讓王》之篇,玄晏立高人之傳,箕、潁之跡,粲然可觀。而漢二龔之流,乃心王室,不事莽朝,忍渴盜泉,本非絕俗,甚可嘉也。皇甫謐、陶淵明慢世逃名,放情肆志,逍遙泉石,無意於出處之間,又其善也。即有身在江湖之上,心遊魏闕之下,託薛蘿以射利,假巖壑以釣名,退無肥遁之貞,進乏濟時之具,《山移》見誚,海鳥興譏,無足多也。阮嗣宗傲世佯狂,王無功嗜酒放蕩,纔不足而智有餘,傷其時而晦其用,深識之士也。高宗天后,訪道山林,飛書巖穴,屢造幽人之宅,堅回隱士之車。而遊巖、德義之徒,所高者獨行;盧鴻一、承禎之比,所重者逃名。至於出處語默之大方,未足與議也。今存其舊說,以備雜篇。

王績,字無功,絳州龍門人。少與李播、呂才爲莫逆之交。隋大業中,應孝悌廉潔舉,授揚州六合縣丞。非其所好,棄官還鄉里。績河渚中先有田數頃,鄰渚有隱士仲長子先,服食養性,績重其真素,願與相近,乃結廬河渚,以琴酒自樂。嘗遊北山,因爲《北山賦》以見志,詞多不載。

績嘗躬耕於東皋,故時人號東皋子。或經過酒肆,動經數日,往往題壁作詩,多爲好事者諷詠。貞觀十八年卒。臨終自剋死日,遺命薄葬,兼預自爲墓誌。有文集五卷。又撰《隋書》,未就而卒。

兄通,字仲淹,隋大業中名儒,號文中子,自有傳。

田遊巖,京兆三原人也。初,補太學生,後罷歸,遊於太白山。每遇林泉會意,輒留連不能去。其母及妻子並有方外之志,與遊巖同遊山水二十餘年。後入箕山,就許由廟東築室而居,自稱"許由東鄰"。調露中,高宗幸嵩山,遣中書侍郎薛元超就問其母。遊巖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謂曰:"先生養道山中,比得佳否?"遊巖曰:"臣泉石膏肓,煙霞痼疾,既逢聖代,幸得逍遙。"帝曰:"朕今得卿,何異漢獲四皓乎?"薛元超曰:"漢高祖欲廢嫡立庶,黃、綺方來,豈如陛下崇重隱淪,親問巖穴!"帝甚歡,因將遊巖就行宮,並家口給傳乘赴都,授崇文館學士,令與太子少傅劉仁軌談論。帝后將營奉天宮於嵩山,遊巖舊宅先居宮側。特令不毀,仍親書題額懸其門,曰"隱士田遊巖宅"。文明明中,進授朝散大夫,拜太子洗馬,垂拱初,坐與裴炎交結,特放還山。

史德義,蘇州崑山人也。咸亨初,隱居武丘山,以琴書自適。或騎牛帶瓢,出入郊郭廛市,號爲逸人。高宗聞其名,徵赴洛陽。尋稱疾東歸。公卿已下,皆賦詩餞別,德義亦以詩留贈,其文甚美。天授初,江南道宣勞使、文昌左丞周興表薦之,則天徵赴都,詔曰:"蘇州隱士史德義,志尚虛玄,業履貞確,謙沖彰於里閈,孝友表於閨庭。固辭徵辟,長往嚴陵之瀨;多謝簪裾,高蹈愚公之谷。博聞強識,說《禮》敦《詩》,繕性丘園,甘心畎畝。朕承天革命,建極開階,寤寐星雲,物色林壑。順禎期而捐薛帶,應休運而解荷裳;粵自海隅,來遊魏闕,行藏之理斯得,去就之節無違。風操可嘉,啓沃攸佇,特宜優獎,委以諫曹。可朝散大夫。"後周興伏誅,德義坐爲所薦免官。以朝散大夫放歸丘壑,自此聲譽稍減於隱居之前。

王友貞,懷州河內人也。父知敬,則天時麟臺少監,以工書知名。友貞弱冠時,母病篤,醫言唯啖人肉乃差。友貞獨念無可求治,乃割股肉以飴親,母病尋差。則天聞之,令就其家驗問,特加旌表。友貞素好學,讀《九經》皆百遍,訓誨子弟,如嚴君焉。口不言人過,尤好釋典;屏絕亶味,出言未曾負諾,時論以爲真君子也。

長安年,歷任長水令。後罷歸田裏。中宗在春宮,召爲司議郎,不就。神龍初,又拜太子中舍,仍令所司以禮徵赴。及至,固以疾辭。詔曰:

敦夷齊之行,可以激貪;尚顏閔之道,用能勸俗。新除太子中舍人王友貞,德義泉藪,人倫茂異,孝始於事親,信表於行己。富有文史,廉於財貨,久歷官政,累聞課績。有古人之風,保君子之德。乃抗志塵外,棲情物表,深歸解脫之門,誓守薰脩之誡。頃加徵命,作護儲闈,固在辭榮,累陳情懇。堅持淨義,不登於車服;惟悅禪綱,味靡求於珍饌。朕方崇獎廉退,懲抑澆浮,雖思廊廟之賢,豈違山林之願,宜加優秩,仍遂雅懷。可太子中舍人員外置,給全祿以畢其身,任其在家修道。仍令所在州縣存問,四時送祿至其住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