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寒食節的由來與傳說

本文已影響 2.91W人 

導語:寒食節,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孝節義名臣介子推而設,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比端午節早200年左右。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寒食節的由來傳說,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寒食節的由來與傳說

緣起:寒食文化發軔於介休嗎?

相傳在春秋時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子推輔佐晉文公重耳回國後,功不言祿,與母隱跡綿上(今山西省介休市)。晉文公求之不出,無奈之中三面放火燒山,想逼他偕母出山,但是趙衰、狐偃這兩個也曾經隨重耳逃亡的大臣,自知自己的功勞比不上介子推,暗中使人四面舉火,終於將介子推母子燒死在綿山上。後來晉文公爲悼念他,禁止國人在介子推被焚的那天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後相沿成俗,這一天定爲“寒食禁火節”。

寒食節爲介子推而設的記載可見於《後漢書·周舉傳》、魏武帝(曹操)《明罰令》及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等著述中。更早一些的記載則見於兩千多年前經學家桓譚的《新論》,該書中講太原郡風俗,不僅提到了“隆冬不火食五日”,還提到這是“爲介之推,故也”。

如今清明節俗中的掃墓、插柳、踏青、含淚祭奠親人等等都源於古代寒食節日活動的內容。寒食節是古代專爲紀念介之推而設的節日。節日內容開始只是要求大家禁火吃冷食。漢魏六朝時期,寒食節被確定在寒冷的冬季,禁火冷食時間又相當長(有“一月寒食”及“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等記載),結果出現了“老弱不堪”(《魏武帝禁火令》語)、“殘損民命”(《後漢書·周舉傳》語)的嚴重後果。爲革除此俗,官府在這一時期曾實行過多次禁斷措施。爲適應生存,寒食節在南北朝時期逐漸避開寒冷的冬季,基本上固定在冬至以後的第一百零五天。這個時間正好是二十四節氣的清明節時期。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曰:“去冬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曰:“煮醴而食之,名曰寒食,蓋清明前一日是也。”

寒食節儘管選擇了在清明節令期間,但直到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無論從內容上或是時間上都有着明顯的劃界與區別。這一劃界與區別主要表現在寒食節要禁火,清明節則要改火;寒食節爲冷竈熄煙,清明節這天則重燃新火。這一現象,古代文人和詩人多有表敘。大文豪蘇東坡被貶黃州後,關注着一年一度的清明改火,曾寫出:“一別都門三改火”,“三見清明改新火”及“且將新火試新茶”,“已改煎茶火,猶調入粥餳”、“貴從活火發新泉”等大量詩句。對於兩個節日中的冷與熱食品,詩人們則是這樣描述的:南宋詩人陳允平《應天長》詞曰:“又見杏漿餳餳粥,家家禁菸食”;韓淲《謁金門》詞句曰:“榆火新煙還熟食”。唐代詩人杜甫也曾把清明後改爲熱食寫作熟食。其《熟食曰示宗文宗武》詩中曰:“幾年逢熟食,萬里逼清明”;我國古代先民還利用清明寒食之間的改火創造出許多奇特的名堂,如爲了滿足朝貴們用清明新火煮新泉新茶的風俗,民間也產生出許多奇特產品。明代的《五色線》記載:龍安(今四川)有“騎火茶”之說,該茶的奇特處就在於“不在火前,不在火後,故也。清明改火,故曰騎火茶”。這種茶最貴的記載,《北京歲華記》中講,清明日“新茶從馬上至。至日宮價五十金,外價二三十金不一。二日即二三金矣。”

寒食節得益於演變到冬至後的一百五日期間,加之得益於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等生存環境的改善,寒食節很快成爲唐代最大的民俗節日之一。寒食節日中活動內容很快又增添了鬥雞、插柳、掃墓、踏青、鞦韆、饋宴、賜火、品新茶、飲酴醵酒、鏤雞子、蹴球等諸多內容。其中掃墓(又曰展墓、拜掃)到唐代中期已成爲皇家認可的禮節,唐明皇開元敕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祭,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禮。”經過皇家認可,寒食節掃墓當時已成爲全國上下普遍看重的禮節。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在廣西柳州不能回山西老家掃墓,寫信給丈人許孟容說:“近世禮重拜掃,每逢寒食,看着田野士女遍滿,皁隸乞丐皆上父母丘墳,勞作病死在田間的野鬼都能享受子孫祭養。可我四年過寒食不能回鄉展孝,每到此刻只有北向長號,以首頓地……”唐代對朝官有關寒食拜掃“假內往來,不限日數”及“以申情禮”的敕令很多。五代時期的幾任帝王則更是每逢寒食,親自出祭燒紙錢,名曰“破散”。唐明宗次妃王淑妃直至自己臨刑,口中還念念不忘讓留下幼子李從益,好讓其每年寒食節提一盆麥飯灑在明宗墳前。

由於寒食節日中的活動內容增多,唐代寒食節假日也由兩日增加爲四日,大曆年間又增加爲五日。唐德宗貞元四年的寒食節帝王與近臣在麟德殿舉辦內鞠會,寒食節的五天假用完,擊鞠活動還沒有賽完,唐德宗臨時賜百官假一日。貞元六年三月九日寒食節,唐德宗乾脆詔令全國:寒食節連通清明節,宜照準春節元日一樣,前後各再休假三日。

按《宋史·職官志》,宋代寒食節假日亦規定爲七日。因爲七天假日中要過寒食與清明兩個節,久而久之,從北宋開始,一些人已對寒食與清明區別與劃界不那麼較真了。比如經歷了千餘年、稱謂了千餘年的寒食節禁火,介休綿山這個時期的迴鑾寺碑文中刻寫成了“每節清明,大地禁火”;經歷稱謂了數百年的寒食掃墓俗,南宋時的《夢樑錄》《東京夢華錄》等寫成了“清明日”官員士庶出郊朝陵或省墳。這種張冠李戴現象反過來也有之:如牡丹花中有一名品叫“滿園春”,開花時間因在清明節令期間,而宋代人又給取名爲“一百五千葉”、“寒食牡丹”、“火前花”等。但總體來講,寒食俗稱謂在被清明節逐漸融合和替代已成爲事實。瞭解這一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通過以下幾件事例也不難看出:寒食節在唐代有皇家祭拜祖陵的習俗,之後歷代皇家襲而行之。五代時期,幾朝皇帝的`這種“破散”活動文獻中皆用“寒食祭拜”。遼代帝王致奠也用“寒食”。元、明、清時期基本上都使用了“每歲清明”;再看一看詩人對同一件事、同一個題目的表述。唐詩人白居易詩作《何處難忘酒》,詩中難忘酒時刻爲“寒食月明前”。明代詩人周憲王也仿照白居易詩韻和作《何處難忘酒》,可詩中把難忘酒時刻變爲“清明卻已過”;唐詩人張籍《北邙行》詩作中有“寒食家家送紙錢”句,明代詩人張楷也照此韻作《北邙行》詩,然對韻句卻成了“愁殺清明二三月”。

再如鞦韆戲爲古代寒食節較爲普及的女子游樂項目,唐代的《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的是“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宋代爲“寒食宮中也禁菸,鬱金堂北畫鞦韆”,文彥博向朝廷獻成都所織錦緞也是爲了“宮中寒食所需”。然而到了明代,《酌中志略》中則變爲“清明則鞦韆節也”,明詩人朱日藩詩句說的也是“水國人家種楊柳,清明士女競鞦韆。”

元代以後,寒食節主要的節日內容即禁菸冷食開始逐漸淡化。寒食稱謂也漸漸被清明所替代。然而,清明俗節的活動內容源於寒食節的事實並沒有被人們淡忘,直至清代,一些詩人每到寒食節照例要吟詩抒懷(如康熙帝《過固關》作);寒食節掃墓的活動依然寫入了帝王的重要敕令(如《清通禮·乾隆敕》等);一些明清時期撰修的地方誌書(如西安、重慶、杭州及安徽等地區的府志中)記載當地清明節俗的活動時,無不說明這是“存寒食禁菸之意”;一些民俗專著甚至直言不諱告訴人們:“清明即寒食”(滿族民俗家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語)。

時至今日,寒食節俗已基本上被國人遺忘,而清明節俗則依然爲國人尋根祭祖,追魂思親的重要傳統節日。清明節掃墓俗雖然不是當年寒食節的標誌節俗,但追根溯源畢竟是起自寒食,源自寒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